读后随笔

《立》

《立》是著名作家池莉写她女儿的成长过程的一本书,书中记录了从孩子的由来到孩子二十三岁参加工作期间的所有成长故事,这里面写出了一个伟大母亲对于孩子教育所经历的一切欢喜悲忧。最触动我的是什么呢?是和作者一样做到了在大众追随早教、培优班的晕染下,屹立于巍然,从没报班参加过任何早教(虽然体验过几次,虽然也在上幼儿园的兴趣班,为的是填补早放学和晚下班期间家里没人接孩子的时间空白);还是我羡慕人家现在家有小女初长成,且长成一个大众意义上成功的典范?我扪心自问,都不是,我最赞赏的是作者那种抵御外界不良教育风气的勇气,始终无私无条件溺爱孩子、相信孩子能力的蕙质,秉承了一种首先让孩子健康、快乐、感受幸福,并智慧地引导、身教,那是需要极大的信念、执着才能带来的持续力量。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望子成龙原本是父母对孩子爱的心意,应该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用自己爱的举动和行为,用自己的品格和德行,去启蒙、引导和树立一种标准和理想,同时还需要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并慢慢转化成为他们自己的主观意识,真是写进心坎去了,这其中首先对父母提出了要求,所谓言传身教,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能手,这也是我一直秉着身教远大于言传的育儿观念的原因所在。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并转化为自己的主观意识,其基础就是在父母的身教已经深得孩子心的基础上,让孩子能够将言传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标准和理想。父母是应该通过和孩子相处的每一个阶段和时刻,要带着一颗纯净的不功利的心去悉心观察、发现孩子的性格和潜能,在与孩子建立一个互相尊重和平等的平台上,带领和帮助孩子完成一种生活方式的创建,使孩子健康成长,感到发自内心的愉悦。

为什么是不功利的心呢?这尤为重要。这就要求父母是纯粹地以人看人,而不是带着有色眼睛去看。何为有色眼镜?将孩子视为自己的财产,动辄呵斥、打骂;将属于自己的一切意愿强加于孩子,把孩子当成完成自己人生未了心愿的工具;以为孩子“好”为名,在不考虑孩子自身需求的条件下,要他扬名立万或者上个名牌学校、进个世俗意义上的好单位,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更或者以爱为名,无微不至,剥夺正常生活技能的培养。以上这些都是有色眼镜。所以要做到纯净的心不功利的心,该是有多困难?那真的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异常顽强的精神动力。因为人是群居动物,既然群居,难免遭遇外界的侵袭,让自己军心不稳的几率就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多,那稳定军心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自我持续不断的修炼。对!修炼而来。得修炼一双看穿各种诱惑的慧眼;得让自己有拨开层层阻碍的强有力手臂,这个过程会有痛有泪,更有甚者会带血;得抵御并学会品尝万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修炼的过程要以自己为主,那么理想、标准和生活方式就会像春雨润物一样慢慢侵入孩子心扉,使之自然耳濡目染地感受到、领悟到,直至运用到。

对待一切有慧眼、慧心,炼就生活的智慧,就像作者说的“懂得敬重生命是世间最大的物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后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