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世界来说,一个有趣的人,多么重要

一瓶好的红酒,味道要有层次感,这种层次感是一种重叠协调的复杂感。其实好的艺术作品,也需要具有这种层次感,不会一望即透,要耐得住品,经得起推敲,很多人都爱,但说出来的好却不尽单一。

比如为大家所爱的长期排在IMDB top1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就是一部典型的层次感非常强的作品,抛开纯熟的节奏感掌握和优质画面声音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这部电影带给观众的感受是复杂,细细品味,它探讨了友情、自由、希望、改变、坚持、热情等许许多多的主题,像一瓶老酒,回味不尽,常看常新。这样的作品很多,经典的,能流传下去的作品,大都具有这种品质。今天讲一本小书,就有很多的层次,值得细品。

一个叫吉兰的年轻男人,每天过着从一家书籍化浆厂到住处两点一线的生活,乏味而孤单,但他有个癖好,每天从书籍粉碎机里随手拿出几张没有被碎掉的书页,第二天早上6点27分准时在列车的车厢里大声的朗读。直到有一天,他在那个座位上发现了一个优盘,优盘里是另外一个有趣的姑娘写的日记,然后他开始每天念这些日记,生活轨迹慢慢发生了变化……

这本书叫《6点27分的朗读者》,作者是法国的保尔迪迪耶洛朗。和那本很出名的德国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不同,这本书没有把读者引入沉重的历史中去,反而像是一股清流,流入了现代社会普通人乏味而无法改变的生活。

马克思很早就指出了资本主义对人的异化,在这个全球一体化,扁平化的时代里,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趋同,在个人身上很难抗拒时代的席卷,梭罗那时还可以在瓦尔登湖边生活两年多的时间,二十一世纪,瓦尔登湖怕是也很难找到。人工智能时代已然到来,这引起很多的担忧,人工智能会不会有一天超出人类的控制,带来威胁,我还是很乐观的,人类所有发明的工具都是自身器官的延伸和加强,车是腿的延伸,望远镜是眼的延伸,挖掘机可以看作是手的延伸,那人工智能当然是人脑的延伸或者是人脑控制下各器官综合的延伸。人工智能的高超之处在于其超快的计算能力带来的无限理性,而这种理性是人类科学文明积累下的逻辑与推理的结果,人工智能可能通过越来越快的计算逼近人类向往的理性的极限。这种理性,是现今社会保持发展和稳固的基石。但这样的世界有序可控,却也必是乏味和无趣的。但人的奇妙之处是不仅有这种严丝合缝逻辑推理的理性一面,还有那用逻辑解释不通,不合常规的非理性的另一面。

所以,每天在地铁里读书的化浆厂工人,每天对着来访的人来一大段古典戏剧诗歌的门卫,每天在工作之余窝在凳子上用文字吐嘈生活的厕所保洁员,每天活着的目的就是寻找那批由掺杂着自己被机器吞噬掉的双腿的纸浆做成的书的碎纸机操作工,正是他们的存在让这个世界变得有那么一点点不同,他们也一直活在矛盾与挣扎之中,但他们自己有趣的一点点小坚持小乐趣,不仅仅调剂和支撑了他们自己的生活,也感动和温暖了周围的人。

而这种一般观念里的有点怪的,有点反常的人的行为,也永远是人类智能所不能代替的,因此也会显得更加的可贵。他们的这种行为,有类似于人类发展某阶段的艺术所达的效果,但又超出了现今艺术的范畴,这是一种无法解释,更无法批量生产的一种行为,他更像是人类在抵抗某些东西而形成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应该一直存在人类的活动当中,当被某些机械无趣无情的生活状态所挤压,就慢慢蜿蜒生长出来了,被我们看见和珍视,我相信这样的类似的早已存在却从来没有被我发现的东西会越来越多的生长出来,给这个平淡沉闷的世界带来一点点的情趣。

我一直相信,《摩登时代》里拧螺丝的卓别林可以被人工智能所代替,但《城市之光》里每天去买盲女花的那个卓别林却是永远无法被替代的。

                                                                          东湖的尾巴
                                                                           2017.8.16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这个世界来说,一个有趣的人,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