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9“过敏”道岔

5月9日,天窗点内,孝感北站,13#X1旁。

“2、4毫米试验4毫米都压下了,这个要加压力。”设备包保人李厚洪说道。

“这个不能加,以前加过压力,第二天就出故障了,不能加。”工长付战军说道。

“不加怎么行,机械强度都不达标。马上就要电务段一体化检查了,到时候检查出来了又要扣钱。”

“13#进6道,常年就用一边儿,还是个液压道岔,本来劲就不大,你现在加了,明天温度升高,压力大过不来就麻烦了,以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出过故障的,不能加。”

“那机械强度不达标怎么办?我必须要保证它的2、4毫米呀,我是设备包保人,出了故障我负责,加!”

最终,“不加肯定不达标”还是战胜了“加了可能出故障”,所以

“加了0.4毫米,试验2.4毫米都压下了,没问题的。”

早上10点,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彻综合工区:

“起床起床,13#出故障了。”

登记要点,10分钟处理完毕,影响一趟高铁,晚点31分钟,定局况。

事后,李厚洪也很委屈,自己都是按标准,按规定作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难道是《技规》错了?

事实上,《技规》没错,但这就好像医生开药一样,一副治感冒的处方药,对绝大多数感冒患者都是有效的,但如果给所有感冒患者都开这一副药,而不问他们是否对某一类药物过敏,就可能让那些人的病情更严重。

《技规》就好像处方药,它适合99种道岔,但是对于最后一种“过敏”道岔,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0509“过敏”道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