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迷思》读书笔记(3)-同辈群体对孩子的影响以及我们能怎么做

《教养的迷思》读书笔记(3)-同辈群体对孩子的影响以及我们能怎么做_第1张图片
作者:朱迪丝-哈里斯

《教养的迷思》作者朱迪斯-哈里斯认为除去基因遗传外,父母这个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影响,远不及孩子从其他生活环境中,尤其是同辈群体中受到的影响大。这些环境对孩子来说更重要。

(忘记前期观点介绍的请出门左转,重新温习以下两篇:
《教养的迷思》读书笔记(1)你是否认同“教养假设”?
《教养的迷思》读书笔记(2)-究竟是什么因素在影响孩子的性格和心理?)

要证明这一观点,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同辈群体?

在我们的认知中会不自觉地区分“我们”和“他们”,即人们会根据不同的情境把自己归类到不同的群体中。但这个归类的界限是十分模糊的,并不存在一个客观的标准。比如在不同的情境下,一个小姑娘可以把自己归类到“孩子”、“女生”、“漂亮的女生”、“聪明的孩子”、“喜欢弹钢琴的孩子”等多个不同的群体中。

按照澳大利亚社会学家约翰-特纳的观点来说,他认为“我们采用哪一种分类、不采用哪一种分类,取决于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哪一种分类具有相对的显著性。”而所谓的显著性,只有在存在对照类别时才能看的出来。比如说在一个都是大人的房间里,“成人”这个社会类别是没有显著性的,但当有一些孩子走进这个房间时,“成年人”这个社会类别就具有显著性了。

所谓的同辈群体,就是那个你把自己归类到其中,认为自己是它的一份子的群体。当你将自己归类到某一群体中后,你就会寻找该群体中其成员的认同,并从群体中学习到行为规则和思想信念。

那么家庭是否为一个群体?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群体的特性。群体的特性有两个,第一群体因为有对照类别才存在,对一个群体来说当它受到外部威胁时,该群体的显著性就会增强。第二当群体没有“共同敌人”或共同目标时,通常会分类成为更小的群体。比如说在举家去陌生的地方旅游时,一家人就会相互照顾,相互体谅,其乐融融一片温馨。而当旅行回家后平日的柴米油盐生活中却很可能各居一室,或因小事而争吵。因为它是唯一的家庭。当孩子在家时,大家庭会分为大人和孩子,小家庭会分为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个体都寻求认同、寻找私人空间。

2、同辈群体如何影响孩子?

还记得上一篇文章最后提到的小男孩唐纳德和黑猩猩“瓜”的例子吗?为什么19个月大的唐纳德能毫无障碍地同瓜交流,却只会说三个英文单词?因为在他的家庭里,他感知到从年龄上来看,他和黑猩猩是在同一个社会类别中。孩子学会依据群体其他“像我”的成员的行为来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行为。当唐纳德同瓜交流时,他会认为同黑猩猩讲的话语才是他们这个群体认可的话语,而英语是“大人”这一群体才使用的语言。

在孩子的群体中只有一条游戏规则,那就是“多数裁定原则”:当某人的行为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行为不一致时,那么这个人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否则会被群体取笑。

研究孩子间表现出来的群体现象最著名的实验,要数罗伯斯山洞实验了,本书中第七章有详细讲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一下。或者也可以看一下平克的《白板》一书中对这个实验的描写。

3、文化是由父母传承给孩子的么?

态度、信念、知识和技能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不能借助基因代代相传的。文化是习得的。那文化是由父母传承给孩子的么?如果是,那么如何解释移民的孩子会说父母不懂的当地语言,思想上更像当地的原住民而非他们的父母?生在听力正常家庭中的聋哑孩子为何最后仍然是以手语为母语?

作者的观点是文化是从父母同辈群体到孩子同辈群体,而不是父母直接传递给孩子的。

孩子最初从父母那里习得文化,但他们并非是全盘接受父母的文化,而是将该种文化尝试性地、小心谨慎地带到学校,他们需要知道这是否是他们的朋友们都在学习的东西,如果是,那么就可以将这种文化纳入到自己的文化中,如果不是,那就需要再三掂量了,是完全舍弃,还是选择保留却不在集体生活中表露。孩子的文化其实是父母文化的变体,这也是文化代代传承,却仍有变迁的原因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孩子更多是通过网络了解世界,无论父母如何阻止孩子上网、都不能保证他不受网络的影响,因为这些影响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个群体。

4、如果说孩子受同辈群体的影响更大,那么如何解释孩子会长大?

有人会问,既然孩子是向同辈的孩子学习,既然行为规范是群体中大多数人定的,那么孩子如何成长?为什么他们的行为会不再像小孩子而开始像大孩子?他们的行为规范是如何改变的?

即使在同辈群体中,孩子在身体和心理方面的成熟也是不同步的。在这些群体中,比较成熟的孩子地位较高。成熟意味着有地位,因此,小孩子希望在行为、说话和衣着等方面都像大孩子一样。小孩子不会像大人寻求这方面的指导,因为在他们看来,大人属于另一个不同的社会类别,有着不同的行为准则。小孩子想要有更高的地位,想像大孩子一样,因此而长大。

5、如何解释青少年的犯罪行为?

既然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同年龄段的其他孩子,那么怎么解释青少年犯罪事件呢?在我们的日常观察中少年犯很多都是来自父母中有罪犯,单亲家庭,父母离婚家庭等,难道这不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好证明吗?作者对此的解释是以上提及的情况不会对孩子造成显著影响,对孩子造成影响的是:

  • 父母收入低,导致所居住的环境和周围的社群文化相对较低,对孩子有负面的影响。
  • 父母频繁搬家,导致孩子必须不断地去适应新的群体的行为规范,从底层混起。因在群体中地位低而受到影响。

身为父母我们能做什么?

《教养的迷思》一书是对“教养假设”的挑战,但父母们千万不要因“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影响来自基因遗传”、“父母的影响远小于孩子的同辈对他的影响”等结论而觉得这下可以两手一摊,不用管教孩子了。“反正我怎么对待孩子都不会影响他的性格塑造,我的言行举止对他都毫无影响。”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就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

否认教养假设并非否认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本书的观点更像是一道松动了了“教养假设”这个扣在父母头上的紧箍咒的咒语,让父母不再因孩子行为上的不合时宜、性格上些许的特立独行而深深自责,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让父母不再抱有必须要将孩子塑造成自己期望的样子的想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本书批判的是“将教养假设作为武器来指责普普通通的父母,因为他们的孩子长大后没有如父母的愿。”这件事情,对于那些极少数特别可怕的家庭(比如存在虐待孩子的情况)教养假设可能仍是成立的。

那知晓了以上观点后,父母能做什么呢?以下是几点建议:

  • 首先,父母有选择孩子同辈的权利,这是他们决定孩子未来生活的方式之一。虽然父母对孩子友谊的影响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缩小,但至少在孩子童年时期,父母可以决定孩子的同伴是谁。
  • 其次,若孩子在一个群体里所处的地位最低,会受到地位高的孩子的欺负,父母可以采取行动来改变这依情况,比如说换个学校或搬家。
  • 再次,父母会影响孩子在家里的行为,为孩子提供知识和训练,从而让孩子走出家门后能应付外面的世界。至于孩子最终会保留哪些行为这就不由父母说的算了。
  • 最后,父母虽然没办法决定外面的世界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但是却有很大的权力决定他们在家里是否快乐。

爱你的孩子,因为孩子很可爱,不是因为你认为他们需要爱。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教给他们你所知道的一切。放轻松点,他们将来如何并不能反映出你对他们的照料,你既不能使他们变得更完美,也不能毁灭他们。他们是属于明天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养的迷思》读书笔记(3)-同辈群体对孩子的影响以及我们能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