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自卑与超越》

读书笔记《自卑与超越》_第1张图片

虽然已在社会上历练好几年,可是在工作场合演讲时,还是会不自然的紧张,讲解过程中会语速很快,原来这是一种自卑情结。

1.自卑与超越

阿德勒定义自卑情结:一个人在意识到他要面对一个他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表现出的无所适从。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人的一生就是由自卑向优越地位的运动,只有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前进的人和为了社会发展而奋斗的人,才能超越生活,获得优越感。阿德勒的自身经验也是这样:先天发展不足、患有佝偻病、中学时数学很差等。一开始他存在着强烈的自卑感,但他没有让自身的身体缺陷压倒自己,反而激发了他的上进心。

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却因为自卑而变得懦弱呢?因为我们在有自卑感时,寻求优越感来释放压力,不断从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可以避免失败的事情寻求安慰。这样导致在面对困难时,因为没有真正的解决问题,导致没有作为。

2.合作

阿德勒在文中一直在强调“合作”:职业上需要合作、夫妻之间需要合作、父母与孩子之间也需要合作。这是因为人是社会属性,社会分工不同,每个人擅长的也不同,拥有的资源等也不同,为了实现目标,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

人类价值和成功的判断最后总是要以合作为基础。

这确是我们从小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缺失的。我们从小教育中,最关注的是成绩,只要成绩好就好。上个礼拜上班的路上,与一个中科大毕业的同事聊天,聊到中科大少年班时,她说那些孩子们高中暑假就学完了大一课程,大一入学第一天就在挑灯夜读,可是这些孩子最后却有些无法毕业。我想主要原因这些孩子一个个都有些傲气,太注重学习而忽略了如何与他人合作,生活不能自理,出现一些打击时就容易走向极端。

3.三岁看到老

经验并非成功或者失败之母。我们的生活经验对我们没有太大用处,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赋予经验的认识和意义。

阿德勒在文中不只一次提到:四五岁时一个人的心智模式和对人生的态度已经基本形成。两岁之前,母亲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合格的母亲:真正对孩子感兴趣,并给予关爱,而且时刻为孩子利益着想。母亲应该让孩子信任自己,并将信任延伸到与他人关系中。

养育养育,自己当了妈妈之后,才懂得教育宝宝是一项工程,且是一项照镜子工程。看了本书,这部分最大的感触是:

(1)要有热情,对他人和事务保持着兴趣和热情。工作后的自己,忙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班住宿两点一线,而这样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宅。

(2)拓展自己的接触范围,除了自己感兴趣的要了解外,之前自己不感兴趣或是未接触的,也要去试着了解和学习,多学习和接触文学、科学和艺术类的知识。只有自己想去了解了,才能影响宝宝。

(3)拿出自己12分的耐心。宝宝在哭闹时,要尽自己最大的耐心安抚宝宝,同时了解宝宝的诉求,而不是以暴制暴。

(4)做宝宝最信任的人。不欺骗孩子,承诺了的就要做到,不刻意回避孩子的问题。

(5)以后要二胎时,要对两个宝宝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修炼的路还很长,一步一步的与宝宝共同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自卑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