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进入大峡谷,天色已经完全黑透,只有车灯扫出路面的那一抹光亮,像深海里的潜艇在游。
对讲机里时不时传来前车弟弟兴奋的叫声。“哇----!”、“注意大拐弯!”“路面有石块!”……
都是上山的陡路。那些个弯弯曲曲,随着车灯光亮的前行没完没了地延伸,像有精灵隐在黑夜里,跟我们在比拼着意志。
小平在副座不停地叮嘱。“慢点!开慢点!”为了让我集中注意力,她对对讲机里唱歌的弟弟大声说:“别唱了!及时通报情况!”
拐弯一个连接一个。一个大拐结束后,勉强出现了直行,悬着的心刚有所放松,可新的弯道又毫不留情地来了。而且比之前的更弯,更陡,近乎360度的大回旋。心,不由得又提了起来。
“这就是传说中的----”对讲机里传来了弟弟滞后的调皮的声音,“发卡弯!”
逼窄的视线中突然出现一根黑线,直直垂到路面。
我的第一反应是通往山里的电线断了。
第二反应,千万别触电!
赶紧踩刹车,慢下车速,转动方向盘。
绕过去以后,发现手心里竟有些湿,是冷汗!
跟后车由于没有对讲机联系,只好不时打转向灯,提醒他们注意。
终于抵达目的地。
“峡谷第一家”农家乐的灯光,此刻,给被兴奋、紧张折磨得疲惫不堪的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安宁和温暖。
晚餐的地点从屋内移到院子的木棚下。热情的主人端出早就备好的饭菜。啥也不说了,先填肚子吧。土香的菜肴,把一个一个盘子塞得满满的。一边不停地夹菜,一边惬意地喝着继军带来的黑啤。
主人的脸,一直是笑眯眯的,时不时过来问:“够吧?不够再加。”
大人小孩陆续歇息。“夜猫子” 的继军和我,在三楼阳台打开躺椅。喝酒,抽烟,欣赏山里的夜色。
人声安静下来,屋边山溪湍流的“哗哗”声大了起来。
对面的山上亮着几盏灯,不知道是路灯,还是人家。
看得见的,是那几点湿湿亮亮的灯。此外,眼前一团黑。
听得到的,是越来越响的溪流声。除此,凉凉的山风一次又一次的拂面。
继军在微博发了一张此刻的相片,名之为“深夜深山里”。那黑色的画面,让我想起了曾经一休的画作。
和了他一句,“春溪春水喧”。
之后,打油了文字两段。
“夜到深山里,不知山形状。酒向黑里喝,闻溪一夜响。”
再一是,“夜卧听山雨,哗哗真热闹。细听不象雨,春溪涨不少。”
后半夜山里下了雨,雨声,溪水声,润湿了山人的梦。
二
山人的梦是被清晨小逵的尖叫声敲碎的。
起床,想看看山景的模样。拉开窗帘的一瞬间,铺天盖地的白色,顿时让眼睛充满了惋叹!
浓浓的白雾,把眼前的山遮得严严实实的。
想想昨夜的黑,现在的白,此次山居,还真的是还原了生活的本色。
简单,也好。不是一直的向往吗?
祝立提议去天池。他们家把这里当作是自家的后花园,几乎每年都来,对这里的情况已经不是一般的熟悉。
他说车子直接可以开到景区门口。剩下的路,上去再下来,步行约三小时。
三部车子,四个家庭,大小十二人,从浓雾中出发,沿着弯曲的山道,又进入了浓雾。
柏油路面在山里蜿蜒盘旋,路旁时不时可以看到伐下的竹子堆成堆。车队穿村过户,慢慢爬行着。
摇下车窗呼吸山里的空气。山风裹挟着水雾狠狠地灌进来,劲很大,吹得身子发冷。
山路越来越难开。
后来,柏油马路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土石路。
再后来,土石路变成了不是路。
小平冲着对讲机大声喊:“这路,开得真心疼啊!”
对讲机里传来前车凌娇的笑声。“就是宝马,祝立也会当成越野车开。他一点不心疼。”
继军的车插到我们前面,停下来。他钻出车子,大声说:“这路,怎么能开?!”
继军把车停在了路边,拿着相机步行拍照。山人的车子载着小逵和他外婆、妈妈继续沿山道爬行。田田和小平也一道下车,走路上行。
途经一个峡谷水库。雾色笼罩下的水库,白茫茫一片。尽管看不见任何景物,却让一个在此钓鱼的念头在山人心中生起。
到景区门口后,大家会合一起向天池进发。山人则驱车往下到水库,选好位置,打好窝,支起了钓竿。
安安静静地做个山间垂钓人,等他们下山。
水至清则无鱼,这话是对的。近两个小时,别说鱼咬钩,浮标,一点动静也没有。
唯一见到的生物,是只青蛙。
它从水库深处缓缓上浮,快到水面时,往上一跃,带出一片水花。
山人怀疑它是在好奇地打量自己。
之后,青蛙快速地下沉,不见了踪影。
山风吹拂着山雾,一会浓,一会淡。雾气渐渐淡去的时候,山影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慢慢变得清晰的青山、水面、树木、山花,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让人恍惚间如同处在仙境。
傻呆了一阵后,山人的心思就不在钓鱼上了。
他赶紧取相机,构图、光影都不用再考虑,直接就摁快门。
随便怎么拍,画面都是美的。
山人担心慢了,山雾袭来,眼前又是一片白茫茫。
因为有小孩,加上山路实在难行,大家没到天池,就陆续下山了。
继军拍照,总会找地方。他甚至离开山路,下到水库边。
风光总在险绝处。
大老远,他在冲山人喊:“哇!美啊!你到这边来拍。”
小平、珊珊和山人,小心翼翼地来到继军“先前战斗过”的地方。
淡淡的薄雾轻如白纱,将水库对面的山遮掩得若隐若现。
近处的长在水中的树木,已经发出青绿的嫩芽。
树影静静地倒映在水面,清晰的如照镜子。
“张家界的风景也不过如此了。”山人说。
小平说:“是。真美。”
田田、弟弟、绿野三个小孩在水库边的马路上,拿着细竹竿玩游戏。
面对如此美景,小逵的心情也出奇的好。本来见山人就躲的,这时山人叫他,他眨巴着小眼,脸上挤满了笑。
下雨,山风,湿冷。午餐从半露天的木棚搬回到餐厅。
鸡汤是事先就订好的,主人熬了一上午,很香。这一顿,吃得浑身暖乎乎的。
问主人:这里有鱼钓吗?
主人笑答:山上没有。山下水库里有。
主人还热心地建议:你们去钓,钓回来晚上烧给你们吃。
雨一直下,雾气淡去,但没散开。村边的竹林郁郁葱葱,连绵成片。主人家路旁的桃树,粉色的花瓣沾满了雨水,在风中摇曳。
小逵睡了。田田、弟弟、绿野在一起做作业,他们三个最辛苦。继军在三楼阳台躺椅上继续看风景。
闲不住的祝立问:钓鱼去吗?
早有此心的山人立刻回答:走。
开着车,与祝立两人沿盘山路往下行,终于看清了昨夜上山路的模样。
又到了那根电线垂落的地方。祝立说:这是网线断了。所以昨晚上网信号不好。
山下的水库比峡谷中的水库面积大很多。支了两根钓竿,钓了会,没有动静。祝立有些着急。
山人把车钥匙给他,对他说:“你开车到山里兜吧。到时来接我。”
雨越下越大,水面腾起了一层又一层的薄雾。
渔获多少,不是山人的目的。
静静的立在水边,与青山静静的相对,与清水静静地触摸,呼吸天地间纯净的气息,让灵魂安宁下来,这才是山人深山垂钓的本意。
此刻,山人不仅是山中人,而且是画中人。
等吃晚饭之前,继军和山人坐在木棚里,打开红酒,把山核桃当作下酒菜。
到真正开饭的时候,红酒已被两人喝了个光。
饭后,一行人乘着夜色在村间山道散步。可还没等走出竹林,一场忽至的大雨,让大家狼狈逃回店家。
主人热情地拿出瓜子、花生招待,还有自家采摘的茶叶,泡给大家喝。
夜话地点自然是在木棚下。黑夜的深山中,深山的风雨里,大家说说笑笑,逗逗小孩,温馨惬意,宛如一家。
山人在灯光中发现,木棚边的大石头前半部很像一只狗的长鼻子。再发挥一下想象力,那石头就是一只趴在木棚边的山犬,忠心地守护着主人家。
山人突然叹了一句:咳,明天走啦。
继军笑着说:你这语气,是想赶紧走,还是表示留恋?
众人听了,笑。
三
小逵的“起床号”奇怪地没有响,大家因此都睡了懒觉。
自然,早餐吃的也有些晚。
祝立安排大家挖芹菜去,小孩子们一起雀跃。主人指了挖山芹菜的地点,并说,你们多挖些,他们也要。
雨时断时续的下。除小逵一家留守外,其他人撑着伞,带着塑料袋,还有割芹菜的刀,出发。
空气透明度非常好,只有雨,没有雾。
沿着山路往上面的村庄方向行,时不时为路旁的几丛鲜花而欢呼。小平拿手机不停地拍照。
拐过一道弯,到一处山口。山人抓起一根断竹竿,冲上去,挥舞竹竿做出占领状,让小平拍照。
清流从细窄的溪谷间飞流而下,发出清脆的筝响。
再过一道弯,从更高处可以看到“峡谷第一家”。远远的三楼阳台上,小小的继军似乎还躺在躺椅上。
这时雨停了。四周的山色更加美。
几个小孩扯开嗓门大声喊:“珊珊——!珊珊——!”
绿野妈妈说:“可惜他们要照看小逵,不能来。”
找到了主人指的那处芹菜地。
密密的芹菜一起舒展着蓬勃的绿色,看着就喜人。
祝立、凌娇和绿野妈妈开始了辛勤的田间劳作,有的拔,有的割。
小平带着几个小孩,把芹菜装进塑料袋中。
山人刚拔了几把芹菜,鞋子突然陷到污泥里,找溪水冲洗鞋子去了。回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根从土里挖出来的竹鞭。
“这玩意,放到土里,就会长出竹子来。”山人说。
小平惊奇地问:“真的吗?那带回去,种家里的阳台上。”
山人把竹鞭递给跑过来的田田,说:“给你当玩具。”
返回的路上,看到路边有许多山核桃壳,堆成小山的模样。祝立说:“这东西做花肥,很好的。”于是,把芹菜交给店家后,山人与祝立立刻开车重回堆山核桃壳的地方,装了满满一蛇皮袋。
继军望着前面的山,问:“很奇怪,那里怎么有一股一股的白雾升起?”
这问题,之前祝立也问过了。
山人先是自作聪明地回答:“因为那里的地气跟周围其他地方不一样。”忽然,他觉得自己这样解释也说不明白,就开玩笑说:
“那就是《西游记》里描写的妖雾。”
妖雾,跟这深山的背景,倒是蛮协调的。 山居大峡谷
拿着相机,跟祝立到店家屋子后的山上拍照。
青青的麦苗,黄黄的油菜花,粉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树和草和菜的花,点缀着雨中的青山。青山深处,竹林旁边,时不时现出几处黑色的屋檐、白色的砖墙。眼前的景象,宛如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炊烟袅袅升起,在提醒是吃午餐的时间了。
小孩们大声呼喊我们,快点回去吃午饭。
因为知道吃罢午饭后,就是离开。所以,返回店家的路,反而走得更加慢。
雨滴在溪水打出涟漪,可以感受到那种细细的清凉,和微微的振颤。 山居大峡谷
“峡谷第一家”的主人是对热情和蔼的山民夫妇。他们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在新浪开设了博客推荐父母开在深山里的农家乐,孝心可鉴。
祝立一家这里已经来过几次。山上虽然农家乐不少,但比较下来,他们还是最喜欢这一家。
我们虽然是第一次跟着来,但对店家的热情、环境的整洁、菜肴的丰盛,还是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午饭后,上车与店家挥手道别,说到了他们儿子的博客,表达我们是慕名来的。
山民夫妇听了非常开心。他们说:“那你们也写写文章,给我们做做宣传。”
言语中看不到丝毫的做作,只有诚恳。
我们答应了。
车队盘旋出深山后,一路上车子越来越多,车速也逐渐奔到了百公里朝上。
山人不停地回想山居时的感受。他对自己说:
回去后一定要整理此行的记忆碎片成文字。不仅仅是为了兑现那个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