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发展心理学 - 第七节 - “环境场”原理:让新行为变成新习惯(2018-11-19)

『见:如实描述看到、听到的现象、内容、观点』

场到底是什么呢?“场”其实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会刺激你做出特定的行为。

『感/想:“见”后,情绪、思想上的变化』

有所谓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的讲法,还有联想到有个心理学实验叫破窗实验,并有应用在美国纽约地铁,讲的就是坚决与脏乱差,结果治安大大好转。人受环境影响比我们感知到的要大很多。

『思:发掘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何启发』

学习、工作都需要营造场域,场需要“养”。我之前不太重视这个问题,我给自己的不作为找了很多借口,今天我得到的启示是:做对的事,神明都会给你让路;做错的事,空气都是障碍。

『行:具体怎么做』

我在家里一向没有效率,有很多障碍,但实际上只要刻意,就一定能找到一个场域,养起来,从收拾卧室的窗台和床头的柜子开始,分一系列小目标,不断逼近目标,给予自己目标和奖励,在一周时间里把场域建设出来。

立下一个FLAG,今天是十七日零点五十五分,七日后搭建我的学习场。


『见:如实描述看到、听到的现象、内容、观点』

所谓“场”,就是我们心中的一个关于“空间功能”的假设。

『感/想:“见”后,情绪、思想上的变化』

微言大义,还是过度解释?不考虑,不论对错,只管是否有在思考。
之前理解“场”,那就是一个空间,更多一点的理解就是场中包含了种种诱因,让做某些事情更加容易,而其他的事情相对更难。但这样的理解不够深刻,今天偶然和朋友聊起归纳法、演绎法,是不是从这个角度可以打深一些呢?

『思:发掘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何启发』

关于“空间功能”的假设,这句话点拨了我,智人不是最善于想象吗?不仅仅用想象共识其他人,连自己也是一样用想象来约束的,打破束缚也是通过想象,凡是破旧立新的思想者都必是有超越同时代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先在头脑中建构一个世界,再通过调用现实的资源构造一个实体的世界。
不仅“场”用空间功能来定义,其他一切都是这样,比如野外生存者能吃生肉、昆虫,而我们即便无所选择也会对这些纯粹的蛋白质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有生物进化历史中写入基因的原因,但这中间有多少想象的成分呢,怕是不少吧?
想通这一层,那改变想象也许就对如何“养场”就多了一个更深刻的工具吧。

『行:具体怎么做』

尊重环境的力量,维持一个环境不容易,不轻易的破坏它。
认定一个假设,信以为真就真的成了,关键是行动符合假设。


『见』
消费型快乐和创造型快乐。
在消费型快乐里,你消费的是别人创造的产品,满足的是表面上的感官刺激;
而在创造型快乐里,你在创造自己的产品。你在发挥自己的才能,辛苦地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体会到一种深刻的成就感,一种自己正在变得更好的感觉。

养育“创造型快乐的环境场”

『想』
读书用纸质书优于手机,在于没有网络,网络上时时刻刻有带来类似遥控器效果的诱惑,人性的弱点就在此刻结束。

〖见〗如实描述看到的现象、内容、观点。

场到底是什么呢?
“场”其实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会刺激你做出特定的行为。

所谓“场”,就是我们心中的一个关于“空间功能”的假设。

感性的大象对“场”很敏感。它总是比理智先感受到“场”所暗示的行为线索,并照着这个行为线索行事。环境中所包含的行为线索越多,场的力量就越大。

生活的乐趣分为两种:消费型快乐和创造型快乐。
在消费型快乐里,你消费的是别人创造的产品,满足的是表面上的感官刺激;
而在创造型快乐里,你在创造自己的产品。你在发挥自己的才能,辛苦地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体会到一种深刻的成就感,一种自己正在变得更好的感觉。
如果说消费型快乐是酒肉朋友,那么创造型快乐就是良师益友。

养一个自己的“场”

“场”的第一个来源:别人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如果在一个空间里,别人都在埋头工作,它自然也会暗示你努力工作。

“场”的第二个力量来源:我自己以前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

工作和娱乐的距离只有关闭Word和打开浏览器的距离,要抵制这样的诱惑,就太难为大象了。

就是你在一个空间里的做事习惯,习惯会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进而又会巩固习惯的行为。你在这个空间里做的事情越纯粹、越持久,这个空间“场”的力量就越大。

〖感/想〗记录下情绪/思想上的变化。之前没看到这个观点是怎么想的,得知这个观点后又是怎么想。

〖思〗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给你带来的启发是什么。

〖行〗具体怎么做。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我发展心理学 - 第七节 - “环境场”原理:让新行为变成新习惯(201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