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林读《诗境浅说》十二

檀林读《诗境浅说》十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送杜少甫之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首句言所居之地,次言送友所往之处,先将本题叙明。以下六句皆送友之词,一气贯注,如娓娓清谈,及行云流水之妙。大凡作律诗,忌枝节横断。唐人律诗,无不气脉流通,此诗尤显,作七律亦然。

后半首言得一知己则千里同心,何得伤别?推进了一层,不作寻常离别语。故三四句言送别而况同是宦游,极堪伤感,正以反逼下文,乃开合顿挫之法也。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千古传诵,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写这首诗时,作者正在京城长安沛王府任修撰之职。约作于乾封元年至总章元年(666—668)。豪气满怀、积极向上、努力求仕是王勃此时的思想核心。杜少府,王勃的好友,姓名不详。少府,是当时对县尉的通称。唐代县令称明府,县尉为县令之佐(助手),遂称少府。此时,杜即将赴任蜀州(亦称蜀川,今四川崇庆县。唐初本无“蜀州”,垂拱二年,即公元686年始设蜀州,时王勃已死。故本诗亦称《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设宴为他送行,写了此诗,作为临别赠言。送亲朋好友出远门,即使对方是前程似锦,双方都是不好受的,其中有留恋、伤心、惆怅等。江淹《别赋》中说道:“黯(àn·难过的神色)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就是说人生只有因各种原因的离别,最能使人 产生凄清悲凉的情绪。柳永与红颜知己告别:“执手(拉着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泣不成声),就连王勃也曾在送好友时有:“穷途(送到最后了)唯有泪,还望独潸然”(还依依不舍望着对方,独自泪涟涟的样子)。而此时的王勃与这位杜姓好友,很可能都是一个正当新近科场的得意青年,锐意进取和强烈自信,加上春风得意的兴奋之情,冲淡了离别带来的失落感,因此,这首诗的主调一反常态,情绪开朗、精神振奋,以高屋建瓴的气度,志存高远的胸怀,与友人变临别黯然伤神为心心相印、互勉共进。鼓励朋友眼向前看,面向未来,去掉儿女情长,能以事业为重,敢于披荆斩棘,勇创锦绣前程。真是情深意切,友谊真挚感人,意境壮阔,心胸旷达,催人奋进。

王勃真不愧“诗杰”的光荣称号,此诗的确是开创了千古送别诗的一个新的风范。实在是唐诗中千山独秀、五岳独尊之五律杰作。

全诗音律抑扬顿挫,开合自如,韵味无穷,为人所称道。故能穿越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时空,流传至今。

你可能感兴趣的:(檀林读《诗境浅说》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