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诗歌短评

二重奏:栅栏与灌木丛

程一身

走在栅栏的影子里,

栅栏的尖锐并未把我伤害。

一切皆可转化,

只要高处的光芒还在照耀。

我们爱美丽往往胜过爱真实。

灌木的影子落在石板路上,

比灌木(土绿色)还美:

温柔的黑夹杂纯洁的白(像气孔在呼吸)。

我踩上去,它们却跳到我脚上,

迅速闪过鞋子的斜坡。

而栅栏长长的影子

像慈爱有力的手掌把它们笼罩。

两首诗歌短评_第1张图片

这首诗是我的老师程一身在归家途中所作,借用了简单的两种事物:栅栏和灌木丛,显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第一段是写栅栏的,栅栏是马路上常见的事物,它实际上并不具备攻击性。但在晚上,栅栏变得模糊,已看不清楚其本质,似乎像枪矛一样矗立在马路上,这只是诗人的文学想象,这一隐喻也显示了回家路途的漫长以及诗人内心的焦虑和缺乏安全感。然而只要“高处的光芒还在照耀”,一切都是可以“转化”的。诗人用“光芒”代替路灯作为意象,使诗的意蕴变得更加深广,可以让人联想到希望,光明之类积极的事物,这归途也就不再是普通回家的道路,而是变得更加丰富起来了。

人都是爱美的,真实的事物往往也不是美的。作者在这里用一个结论性的话语不仅是为前面栅栏和影子的叙述作了应和,也是为接下来接下来对“灌木”的叙述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将两不相关的事物串联起来。

灌木的影子同样落在石板路上,但黑色的棺木影子却比土绿色的灌木还美,诗人对这个奇怪的现象作了一个有趣的回答,影子和光的间隙的“白”像气孔一样在呼吸。诗人抛开真正有生命力的事物来赞扬灯光和灌木共同创造的白色的“气孔”。在这里实际上并不是价值判断,而只是作者内心的直观感受罢了。

“我”踩上去,灌木的影子到了“我”的脚上,而栅栏的影子重叠到灌木的影子上,栅栏的影子“保护”着灌木的影子,而灌木的影子则“保护”着我的脚。实际上在这里都是对第一段“一切都可转化”的应和。害怕真实的或者说白天的世界的伤害,从而求得美的事物的抚慰,这是诗歌的底蕴所在,但是太过客观的叙述也一定程度上消解的诗歌的美感,变成了诗人的独语。

“与这个锐利的世界达成和解”(陈词语),而非似摇滚般呐喊和质疑,是作者想要达成的境界,也是作者个性使然。

《母亲的灯》

刘向东

那灯是泥的那灯

是在怎样深远的风中

微微的光芒

豆儿一样

除了我谁能望见那灯

我见它端坐在母亲的手掌

一盘大炕几张小脸儿

任目光和灯光反复端详

夜词多么富裕

寰宇只剩了一盏油灯

于是吹灯也成了乐趣

而吹灯的乐趣必须分享

“好孩子 别抢

吹了妈再点上

……点上 吹了

吹了点上

当我写下这些诗行

我看见母亲粗糙的手

小心地护着她的灯苗儿

像是怕有谁再吹一口

她要为她写诗的儿子照亮儿

哦母亲的灯

豆儿一样在我模糊的泪眼中

蔓延生长

我看见茫茫大野全是豆儿了

金黄金黄金黄金黄的

涌动的乳汁啊

我今生今世用不完的口粮

两首诗歌短评_第2张图片

这是一首写母亲的诗。写母亲的诗浩如烟海,车载斗量,虽都是真情实感,但难免良莠不齐。这首诗全篇没有一个赞美的词,也没有激情澎湃的呐喊,围绕“灯”这一意象展开诗歌的叙述和抒情,可谓匠心独运。

全诗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四节,第二部分是后两节。第一节描述“灯”的形象,是泥的,微弱的,从灯的勾勒,一个贫穷而坚强的家庭也呼之欲出。接着叙述转向了小时候的回忆,母亲拖着油灯,几个孩子围绕着母亲,在“富裕”的夜晚玩起了吹灯的游戏。“任目光和灯光反复端详”,这一句可谓神来之笔,不着一字,母亲宠溺的目光就这么展露出来。这与第四段母亲的朴实话语形成了一种应和,其形象也就变得丰满而感人起来了。

第二部分转向了抒情。“我”写下诗行的时候,是母亲为“我”照亮,是虚实结合的,“油灯”在这里象征着母爱,也象征着“我”即需要母亲爱护的孩子。在这里“我”与母亲的形象融为一体了。在最后一段,把“油灯”比作“豆儿”,是很精妙的写法。豆子在这特指黄豆,是随处可见的食物,它金黄的颜色和油灯灯光相似,这是对第一段的应和。又写了乳汁,其实豆子磨成豆浆和乳汁相似,在这里,“油灯”、“豆儿”、“乳汁”三个意象融为一体,共同象征着伟大的母爱,是作者对母爱的热烈颂歌。

就这样,虽然没有一个爱字,没有一个赞美的语汇,但诗人用普通的三个意象织成了一幅歌颂母爱的感人篇章,读来引人深思。是啊,只要母亲还在,我们都还是孩子,还是能看见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首诗歌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