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伟大的博弈3》

领读—《伟大的博弈3》_第1张图片
伟大的博弈

第二章:区分好人和恶棍的界限1789年~1807年(22页-45页)

1.美国第一轮牛市

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新生的美国进入了欣欣向荣的历史时期,汉密尔顿大规模发行债券,直接导致了纽约资本市场的活跃。

其中美国银行,因为其庞大的规模和作为联邦财政独家代理的垄断地位,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蓝筹股”

该股票正式认证的一个小时内,全部卖光,随后股价一路攀升,由此启动了美国的第一轮牛市


2.经纪人的出现和《梧桐树协议》

美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催生了第一批经纪人。

发展一般的经纪人聚集在咖啡厅,有买卖就干活,没买卖就插科打诨,互相吹牛。

发展不错的经纪人,整合资源,建立交易场所。意出售股票者把想卖的股票放到交易所,经纪人根据交易量收取佣金。

但是发展一般的经纪人会听墙脚,在场外进行交易,同样的股票,收取较低的佣金,以争夺市场。

就好比你去商场买衣服,服务员跟你说,别在商场买,她开了一家淘宝店,衣服跟这一样一样的,价格只是这的一半。

为了防止场外交易,经纪人们互相杀低佣金,发展比较好的经纪人们签订了《梧桐树协议》约定佣金率不低于0.25%,会员具有优先认购权。

《梧桐树协议》被认为是纽约交易所的起源。

事实上,这是一个操纵市场价格的卡特尔——它是一个封闭的俱乐部,只吸纳纽约最有钱的经纪人,外部人排斥在外。


3.股市操纵者的鼻祖

杜尔——钻石王老五,迎娶了富家女凯蒂小姐。这不仅实现了杜尔财富的进一步积聚,而且还令他和权势搭上了关系。他和汉密尔顿成为了表连襟。

杜尔利用亲戚关系成为了财政部部长助理,获得大量内部消息,凭此在股市进行投机。

这就好比你家有亲戚在城市发展委员会工作,如果他告诉你本市北区在5年之内开发,那你就可以去那边赶快囤地皮了。

杜尔虽然后来辞职,但是却成为了“上面有人”的代言词。“有人“的人投资股市那便利是极大的,所以杜尔的投资成为了股市的风向标

1971年,传闻美国银行即将收购纽约银行,如果传言是真的,股价一定上涨。

于是杜尔携手纽约最有钱的人——麦克姆进行投机。

方案:

麦克姆的钱+杜尔的内部消息(收购会发生)=做多纽约银行股票=一旦上涨大赚一笔

杜尔四处宣扬自己在大举买进纽约银行股票,民众看到”有人“的人在做多纽约银行股票,也一股脑涌了进来,进一步抬高了股价

但是杜尔对自己宣扬的”内部资料“并不确定,所以他制定了方案二。

方案二:

杜尔自己的钱+杜尔借银行的钱+杜尔的”内部消息“(收购不会发生)=做空股票=一旦下跌大赚一笔

按道理来说,杜尔是无论如何都会大赚一笔的。

但是杜尔在方案二种把权势家族——利文斯顿拉下了水。

利文斯顿家族看到股价一路攀升,很是不开心,因为他们在做空,想看到股价大跌啊。

于是一生气,把存银行的钱都取了出来,导致银行没钱了,无奈只好强制收回借给杜尔这样的投机者的钱,并且大幅度提高了借款利率,利率飙升到日1%。

杜尔股市的钱收不回来,于是债台高筑,而且被发现挪用公款,因此锒铛入狱。


4.官商勾结——自来水厂变银行

杜尔破产案件尘埃落定之后,纽约仅存两家银行,而且全部是汉密尔顿创建的

汉密尔顿的政治死敌——伯尔,为了将强他和政治同盟的地位,打算筹建一家银行。但是立法机构不允许他这样做。

同为政党,为什么汉密尔顿可以创建银行,而伯尔不可以,本书未给出解释。

于是伯尔采取迂回策略,决定以“开自来水厂”为幌子,来办银行

自来水厂原本是政府的事情,但是伯尔通过贿赂和巧言等手段,拿下了建立纽约自来水厂的项目。伯尔在提案审查的最后一阶段悄悄地加了一句话,翻译成人话就是——

自来水公司在创建一个供水体系的同时,实际上,可以从事任何他想金鹰的业务,当然,也包括开办一家银行。

仅仅5个月后,远在供水系统建立之前,甚至连一根水管都还没有铺设,这家公司就开设了一家银行。而这家银行,从此一直是纽约金融界的参与者。实际上,它现在是美国最大的银行——曼哈顿银行。


结束语:

投资和投机就是一对双生花。华尔街的美国政府的精英们一致在竭尽全力的试图找到一条分界线,区分像杜尔和伯尔这样的恶棍(投机者)和受人尊重的好人(投资者)。

但是3个多世纪以来,他们的努力,充其量是不过是一个喜忧参半的结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领读—《伟大的博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