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朋友看《血战钢锯岭》回来,对于这部电影想表达的历史人道以及宗教的思考他到没看出来,只说了一句,日本人打仗真是太凶残了。
是的,这基本是很多国人的认知,即使面前有很多的抗日神剧,但是我仍然看过《风语者》《硫磺岛来信》和《细细的红线》,事实是:
日本军队在军队素质,战斗意志,战斗力,数量,技术装备上在二战的所有军队中均排在前五。
我们可以事后诸葛亮的说,日本人敢和美国人开战真是脑袋秀逗了!或者说清政府腐败无能活该输了甲午!
但是事实是,这两次日本都是以倾国之力参战,如果输了就会很惨,只不过一次赌赢了,一次赌输了。
但是在输给美国之前,这个经历了明治维新的赌徒还从未赌输过,他和所有的赌徒一样以为自己下一次也会赢。
没错,在20世纪,日本就是太平洋和东亚那个最大的赌徒!
有时候看着二战的地图,可以想象,这是件多么恐怖的事:中国整个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都是日本人的殖民地,庞大的关东军团在这里为所欲为,从华北到东南的大半国土沦丧,直到1944年正面战场都在苦苦支撑,整个东南亚都在日本南方军手下颤抖,日本联合舰队将印度尼西亚上千的岛屿纳入实力范围......日本一直不是龙或者虎,它一直想做一头吞天蟒。
这支军队进攻过印度本土,轰炸过澳大利亚的港口,甚至占领过美国的岛屿,而他们,仅仅来自于一个东北亚地区的小岛。
我想如果没有美国全力的进攻,如果没有最后那两颗末日般的核弹,日本人还会把所有国民都放在赌桌上,用所谓的一亿玉碎去转动那颗世界的骰子。
1858年,黑船撞开日本国门。
1868年,幕府被推翻,明治维新开始。
1874年,日本第一次对台湾下手,但实力不足。
1895年,甲午战争,日本拿着改革不到三十年的钱和人上了赌桌,腐朽的清帝国让出了台湾和朝鲜,日本人赌赢了。
1900年,日本在八国联军侵华时分到了一块蛋糕。
1905年,在一年多的苦战下,日本在崩溃前击败了老牌资本主义帝国俄国,双方在中国东北先后动用兵力临近100万,而且对于双方来讲这都是不可失败的战争。日本这回又赌赢了。而输了的俄国加速了国内形势的动荡,10多年后罗曼诺夫王朝就灰飞烟灭了。
1914年,一战爆发,日本在一年多以后加入协约国一方,抢占德国在山东和太平洋的殖民地,这次和辛丑年那一次一样属于趁火打劫。
1931年,进攻东四省,当然又赌赢了,中国中央政府首领蒋正在忙于国内战争,东北军政首领张对形势估计错误并且没有拼死一战的勇气。日本人赌到了白山黑水。
1937年,扬言“三个月灭亡中国”,但是陷入战争泥潭。
1941年,日本人扔了自己的筹码,扔在了珍珠港。
一个弹丸岛国,将整个战线拉的无比之长,而且在无法对美国本土造成有效威胁时仍然发动战争,这份魄力这份计划---如果在苏军或者德军的参谋部这样的计划和军事行动一定会被视为脑残,但是日本就是这么做了。在战争后期,联合舰队一次次惨败失去制海权制空权,本土和东南亚被切开,日本人在中国近乎疯狂的“一号作战”也没能打通大陆交通线,战线过长兵力不能用于一处的恶果也显现出来。
有人说山本五十六是个赌徒,将日本拖入台平章战争,最后看到大局不利将要失败,自己选择死在南太平洋。
当然以上说法是在扯淡,真正决定全局走向的永远是最高层,军人们只能执行这所谓的“圣战”。当然,战术是赢不了战略的。
日本人可能是赌赢的太多了真的将自己当成了赌神,他们以为这次美国会像俄国一样对他们妥协,但是这次不会。
日本人够凶残,他们有神风特工队,有人肉鱼雷,他们可以把十几岁的孩子送上战场也能把最后一扇铁门融了铸枪,但是他们还是打不垮拼死反抗的中国人,打不过用钱堆出来的美军。
历史上中途岛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但是即使没有中途岛,日本也终将失败,因为这不是局部战争而是全面战争,东南亚的占领,珍珠港的“虎虎虎”不过是战术胜利,日本却没想过真正的战略布局:如何面对欧美资本的冲击?
二战前,欧美的资本势力在当时亚洲最发达的日本一直处于真空,而日本反而想终结欧美列强在东南亚乃至西太平洋所有的收益,当这股欧美资本势力变成真正的战争潜力,就相当于在《红色警戒》或者《星际争霸》中用10矿打1矿,多少个珍珠港都改变不了结局。
二战时期日本只生产了十几艘航母,而美国则生产超过100艘......
这头吞天蟒最终赌输了,在史书上不过是贪心不足蛇吞象的一笔而已。
然而现在的日本,仍然强大并具有威胁性,值得我们的提防。
或许,从秋山真之打出,“皇国兴废,再次一战”的信号旗时,日本就已经无法收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