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金融的逻辑》札记

【原创】《金融的逻辑》札记_第1张图片
The logic of Finance

引语:@本子 的《金融的逻辑》读书札记,金融存在于历史中,同时也在实践中获得发展。整个人类社会不过就是一部金融史,因为资源的跨期配置最终归结于“金融流”。

【这是《金融的逻辑》读书札记的“第一部分”,第二天将会刊登“第二部分”】

  • /1/

不经意间,翻开一本叫《金融的逻辑》的经济类书籍。其创作者不是他等鼠辈,正是有着独特思维视角的陈志武教授。

当我在就读大一下时,就已经拜读过他的诸多对中国经济评论的力作。当然,对其思想的理解自是有独到之处,也对其新的研究领域甚是兴致勃勃。

对其本人,就不再做过多引荐,心想经济学子都略知一二。在阅读此书之前,幸运地是,我正对“家庭”着手经济范畴解读。

此文主要算是金融的逻辑》阅读札记吧,以飨读者。

  • /2/

《金融的逻辑》是通过在社会历史变迁中“家庭单元”的变化,以及国家兴衰更替这两个主要方面,阐明金融的普遍存在性、发展必要性。

将金融与文化进行了有机地融汇贯通,驳斥民粹主义宣称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必定优于美国的物质文化的激进观念。

在下面的写作中,我不会自己去组建体系进行发挥,只想把书中的理性的亮点挖掘。


【原创】《金融的逻辑》札记_第2张图片
  • /3/

第一,《金融的逻辑》书中亮点之一,在于作者对于历史社会中“家庭单元”的变迁进行了金融范畴的解读。

自原始社会起到现代社会,家庭经历了原始部落的公有制、奴隶封建社会宗族家族关系、资本主义下的纯感情交流三个大的阶段历程。

但具体是怎样发生的呢?中间又与金融有何相干?这就不得不回归历史,且从原始公社时期说起。

①原始社会由于社会分工不发达,生产工具落后,生产资料有限,导致它的落后状况。

在那样的状况下,人们的生产活动范围几乎还完全被束缚在原始的自然中,只能依靠自然的恩赐来维持生存。

当然,你可以想象在如此恶劣的环境状况下,完全地靠自己养活自己是多么的渺茫和荒唐。

如果某天自己没能够采集到维持生存所需要的物品,可能还有更糟糕的,如果连续几天自己都没能采集到生存必需品,将是多么不堪设想,多么令人恐惧!

因此,没办法,原始社会的人都被迫组成一个个部落群体。里面大家还是有分工的,男女之间的分工相对比较明显——男子负责狩猎,女子负责采果。最后,部落里的所有劳动成果将平均分配给每个人。

这也就不至于某个人因自己连续地采集不到劳动果实而忍受挨饿甚至饿死的悲惨局面。

类比金融的资源跨时间、跨空间的配置,调剂余缺功能,原始的部落的组织形态不也能达到资源的跨时间、跨空间的配置吗?

具体的是,某些人如果一旦加入此部落,当起初自己没有取得任何劳动果实时,就能够先享用其他人的劳动成果,等到以后自己获得劳动果实时,就再放到部落里来。这就是一种明显的资源跨时期配置了。

置于跨空间配置,可以这么理解。原来是分散的独立个体,因为彼此的需要而进行跨地域组成一个大的部落。

当然,我认为在原始社会,这种古老的公共所有、平均分配的模式毕竟不可能与理想的共产社会相匹敌的。

一个是生产力不发达的被动选择,一个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主动选择。

②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历史进入封建社会。

农业开始出现,人类社会不再被动地从自然界取得生存必需品,而是通过对自然的改造和驯化,主动地获得生存必需品。

同时,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改变了原始社会时期的那种部落制。

取而代之的是更小范围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制。她是怎样维持社会的高效率连续运转的呢?

正如华夏子女几乎都清楚的,血缘关系在我们的观念中地位之高几乎无可取代之物。当然,血缘关系只是为此种制度提供可能,并不构成充分条件的。

这时,一种叫文化的伦理道德体系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现在都牢牢地占据核心地位。

影响中国最深的伦理价值文化非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莫属,如今似有复兴重头再来之势。

从小受此熏陶的中华儿女,对诸如“孝文化”“伦理观”都应该是无比熟悉的吧。正是因为有这种软性的文化约束,让中国2500多年的封建制度得以持续。

现在我们设想,如果当一个人年事已高,不能靠自己维持生活,应该怎么办?

那个时代,可没有什么金融概念,也不可能有先进的金融工具进行投资、理财以备退休养老。

奥妙就在于他们的后代(尤其是儿子)受到孝文化的灌输,而待其父母年事已高时,就受到内心驱使去承担赡养他们的义务。

因此,也不要怀疑“多子多福”“嫁出去的女就如泼出去的水”等言语的片面性。

封建时代,父母一般会选择多生几个孩子(最好是男孩),来为将来年老的自己提供最大程度生活保障。这就是现代所谓的保险了,如果觉得投在一个保险公司不保险,那就把资金分散投在多个保险公司吧。

既然生一个孩子,不能很确切地保证自己年老时的生活(无论是夭折还是没有赡养能力),那就只好选择在数量上的增加来尽可能规避风险。

养儿防老,其实意思很明确,养儿子的目的不为其他只为能够防老。

这样的出发点,看起来难免有点太突出经济利益,怎么解释那纯之又纯的母爱呢?

爱你是希望你能够更加爱她,既然是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理所当然,父母自小也被灌输了那些孝文化,等级伦理道德。至少他们应该作为你将来行为的标杆,才能让你铭记文化的内涵,不至于将来发生道德风险啦!

不信,作为知识分子,当你看见报刊媒体上的新闻,出现一则虐待父母,不孝敬父母的报道。

一般的直接反应,是愤慨万千,真想狠狠教训不孝子一顿,方解心头只恨啊。这不是保证金融配置、金融交易的安全的良方吗!

③历史轨迹到了18 世纪,来到工业革命起源地英国。

这次工业革命摧毁旧的生产方式,把社会制度最终引向资本主义。这个时代,不仅之前的隐性金融交易存在(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而且显性的市场金融交易出现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

它彻底颠覆了几千年的传统,重新塑造着家庭成员之间的行为方式。

可以说,自从真正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登上历史舞台后,每个人(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都开始真正地当家作主,做自己的主人了,获得彻底地解放。

进入这个时代,我想这更多的是福音而非噩耗。

人们不再为自己的养老问题发愁,只为有养老金、退休金金融工具;人们不再为自己的生病治疗发愁,只为有医疗保险金融工具;人们也不再为自己的失业找不到工作发愁,只为有社会救济、消费信贷金融工具。金融资源的跨期配置表现的更加明显,金融交易成本更加效率和低廉,金融保障更加高级和全面。

年轻时的收入大于支出所结余的盈余,可以用于购买有效的投资理财组合,待年老时的入不敷出所需的赤字,就可以通过前面的投资得以弥补。

因此,可以说这个阶段的人们不再固执地坚守“养儿防老”的观念,绝大多数将把养儿当成纯属感情方面的事宜。

所以,就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中国是崇尚精神文化,外国人崇尚的物质文化。

推导出中国是伟大的民族,是最有内涵的民族;而其他的民族是肤浅的民族,没有风韵的民族。

想说出此事之前,请必须记清楚,中国传统文化是把养儿当成为获取未来自己经济利益的保障;外国现在更多的是把养育子女当成纯属感情方面的付出。


【原创】《金融的逻辑》札记_第3张图片
  • /4/

通过上面的回味,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的。

如果依靠传统的文化进行约束子女来保障年老父母的隐性金融方式,那将扼杀子女的创造性和个性,让子女失去更多独立自由空间。

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道德体系,讲究长幼有序,不能跨界和越级,否则会被冠名为“逆子”“叛臣”。

这种可怕的行为,让因为先天自然原因——父母生育子女可不会知道谁先生水后生导致的兄长次序,我们也必须听之受之,不能做出任何选择。然后又得以礼貌敬畏之心对待兄长,否则将不为社会所容的。

想象下,此种状态下,你能自由选择,自主坚持自己想法吗?

相反的是,通过现代的显性金融市场进行资源跨期配置,不仅能够在广阔的社会边界内自由选择,而且也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回归到最真实状态。

父母选择生育子女,不再以防老为目的,这里面的经济利益消散了,更多的是两代人平等交往的感情需要体现。


【这是《金融的逻辑》读书札记的“第一部分”,第二天将会刊登“第二部分”】

引语:@本子 的《金融的逻辑》读书札记之二,请将第一、二部分连起来阅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理解金融的奥秘。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很大意义上是由其金融业的实力所决定的,资本流动是所有市场交易的起点更是依归。

【这是《金融的逻辑》读书札记的“第二部分”,前一天已经刊登“第一部分”】

【原创】《金融的逻辑》札记_第4张图片

  • /1/

第二,《金融的逻辑》亮点之二,在于它对货币、资本、财富三个概念的更清晰地解释,并且解释了在整个历史过程中,为什么钱多了那么多?

货币,就是现在我们市场谈论的“钱”。它是一种流动性最强,变现能力最高的用于支付结算、价值储藏的价值载体。

资本,就是经济学中所定义的,是能创造价值的价值。当然,我们可以看出,资本具有增值性,而且它也具有流动性,只不过敌不上货币而已。

财富,是个很宽泛的概念,既包括流动性的物质,也包括非流动性的物质。比如一个企业在没有公开发行股票时,它的未来收入流就只是财富。

这三者并非无关联和交集,最能说明三者边界的当属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如果属于国家,不能转让交易,那土地只不过是以堆死的财富;如果土地资源产权明确,私人能够自由交易,那土地就是资本(能够增值);如果已经在交易双方达成交易,那土地就成为货币(换回钱)。

如此看来,中国的财富是巨大的,开发空间是广阔的,只不过很多资源属于国家或者产权划定不明。

考虑下,当你把企业的未来收入流进行贴现到现在,通过金融市场上的金融债券、股票、信贷等方式,将其转化成资本或者货币,以更大规模扩大再生产。

市场上的个人把其将来的个人劳动收入、财产收入,通过消费信贷、金融票据方式,转化成现阶段的收入,将来再慢慢分期还款。

现在的政府可不是省油的灯,他们也把将来的税收收入、投资收入,以发行国债、特别债等形式,贴现代现在使用,赤字规模不断增加。

可这都不过是将死的不能流动的财富,用合理的贴现率转换成现阶段的资金,以更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效率。

因此,前面的钱越来越多的成因自然清楚了。不是国家用大肆发行货币的办法增加通货膨胀税收,而是市场通过金融工具把将来的预期收入,变成现金用于现阶段的支出。

就是所谓的“钱化”,市场中很多东西都能够用货币进行估量、交易,不只是现阶段的东西,也还包括未来的。

当在市场上未来的收入流估值合理,贴现率水平适中情形下,转化成现金所增加的货币不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

这就是市场的力量,是金融的力量,能够把未来的资源现在使用。

一句话,透支没什么可怕,至少是有保障的透支啦!


【原创】《金融的逻辑》札记_第5张图片
  • /2/

第三,《金融的逻辑》亮点之三,在于从历史实例中论证负债国家发展远快于货币库存丰厚国家,主张国家负债是与民主、自由、法制正相关的。

美国建国历史,就是国家通过负债支持建国的历史。现阶段美国仍然是全世界国债规模最大的国家,其落脚点还是在于通过负债支持国家发展。

英国在18世纪末之所以能打败王牌大陆国家法国,很大程度上的归结于英国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

国家能够通过国债在较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募集到低息的大规模资金,支付军费开支,为战争做后备保障;

法国的金融市场却不太顺畅,对国家发行的国债,人们参与购买的积极性很低且高利息,导致其很快战争军费枯竭,败给了“日不落”帝国。

公元1600年时,库存金银前三甲的国家——中国、印度、土耳其,到后来都变成历史被创造者,国家并没有强大;

同时期,负债最多的如英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却都成为历史的缔结者,国家获得飞速发展,国力强盛。

只因负债能改变政府作为,约束自己行为,有压力。一个负债累累的国家,政府有什么资源搞投资、搞集权。

无论怎样,此刻纳税人可是占有优势的,如果政府行为不得到约束,违背纳税人意愿,纳税人不会轻易买单的。

这样的政府能够有什么能力搞集权,在需得还债时,毕竟还得规规矩矩向纳税人协商。

纳税人当然也会争取到监督、管制政府的权利,最终完满结局是民主、自由、法制得以贯彻。

与此不同,一个库存充裕的国度,政府有大量资金,可不会向国民哀求诉苦的。

很多事情,政府都自己作出决定,然后不太顾及效果地执行下去。集权化趋势必然是此类模式的结果,个人主义根本就得不到照顾,大政府时代即将来临。


【原创】《金融的逻辑》札记_第6张图片
  • /3/

第四,《金融的逻辑》第四大亮点之处,在于它合逻辑地解释中国人现在有钱却不那么幸福的起因。

以广义货币M2衡 量,其与GDP的比例一直在上扬,2010年其数值为1.8,远远高于美国。

这也昭示着现阶段我国金融深化的推进,货币程度化加快,俗称“钱”化。当然这能看出中国国内的钱是何其充足,人们手中的钱也大大膨胀。

货币可只是人们幸福的必要条件,有钱并不一定能够让人们一定拥有幸福。不然阿玛蒂亚.森也不会在其福利经济研究领域,开创性地提出“人类幸福发展指数”概念。

我们可以依照地域,把我国的人口划分为三大层次:>一是,居住在较发达的大城市人群,那里人口相对较集中且相对富有;

二是,居住在偏僻落后的农村人群,那里人口相对分散且相对贫穷;

三是,居住在农村与大城市中间梯度的小城市(欠发达的地级市)、县、镇人群,那里的人口及其富裕程度处在大城市与农村的过度段。

我已经说过,在农村中仍然普遍传承着传统的儒家文化,讲究血缘关系、人际关系,奉行“孝文化”。

这样的隐形金融交易方式存在于乡间每个角落,父母养育子女,在他们身上投资,待自己无收入能力时,就依靠子女生活。

当然,并不会影响他们的幸福程度,因为一贯传统使然,从未变更过。大城市跟进世界潮流,接受大部分资本主义文化。

那里的金融体系完善程度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金融市场的建设力度史无前例,金融工具的开发和引进,正不断解构传统的思想观念。

“养儿防老”已不敌养老保险、退休金、医疗保险、投资理财产品的威力。人的生老病死几乎能够通过显性的金融交易方式解决,养育子女更多的是一种感情需要。

当然,也不能说这些富有的人群,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资源跨期配置获得更多自由空间,是不幸福的吧。

最后,关键的是第三类人群的不幸福感很强,已经让国家感觉到明显压力。

定居在农村与大城市过渡关口的中小城市、县、镇得人群,既不能像农村人口那般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来安排老年的生活(脱离农村,代价是传统的血缘关系、人际关系开始疏远),更不能像发达的大城市那般通过现代化的金融体系来规划自己的生活(金融体系根本不可能像发达城市那样发达,况且人们本身也不甚富裕)。

货币多了,幸福感却下降了,处于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

第三类人群在中国总人口中的占比也是最大的一块,他们的不幸福必定引起整个国家整体上的不幸福。

因此,居住在中小城镇的居民的担忧绝不是空穴来风,是疏远传统然现代解决机制未跟上之缘故啊!

为避免此类状况的恶化,需要做的是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开发金融产品,向第三类地方搞点金融倾斜。


【原创】《金融的逻辑》札记_第7张图片

注本文系原创,转载请联络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金融的逻辑》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