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改志愿被判七个月,丑恶行为背后的几点剖析

文/小辉

图/来自网络

根据新闻报道:近日,山东菏泽单县高考志愿篡改案正式宣判:被告人陈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被告人陈某对判决没有意见,不上诉。

被告陈某由于篡改了别人的志愿,被判定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在审判那天,他的母亲,当着记者的面像受害人的父母下跪。这一个画面,充满了心酸和无奈。我认为这一跪,最应该的是陈某。

篡改志愿被判七个月,丑恶行为背后的几点剖析_第1张图片

根据记者询问,四位已经到被篡改志愿后的高校就读的学生表示,无法原谅陈某对自己造成的身心影响。也有家长反映判得太轻了。

关于这件篡改志愿的判刑时间长短,网友们议论纷纷,都在指责。有人感慨道:“判的太轻了,要是以后这种风气盛行那还得了?虽然说现在大学与大学之间差别不大,成才与不成才与学校关系不大,但是每个人的命运道路都想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岂能让别人随意更改,真叫人气愤。”(图为部分网友评论)


篡改志愿被判七个月,丑恶行为背后的几点剖析_第2张图片

篡改别人的志愿,由于认罪态度好,只被法律判决了7个月。我想很多的网友看到这个结果,都质疑判得太少了。其实,我也是这样认为的,篡改志愿判的太轻,的确弥补不了受害者的损失。

别人因为他的篡改而影响了一生的轨迹,在被篡改的四个学生里,我不知道他们的成绩怎么样,但是无论他们是学霸也好,学渣也罢。他们都有自己选择学校的权利,而这个权利,被陈某“剥夺”了。

受害的学生,上了自己不想上的学校,被选了自己不想上的专业。这样的大学,上了还有什么意义呢?大学四年,就被一次篡改而毁得面目全非,对大学的美好憧憬化为了一场噩梦,这是用金钱无法挽回的,也是被告人判刑7个月无法弥补的,对受害者的父母的损失也是无法挽回的。这是我也认为,篡改志愿判得太轻了的缘由。

篡改志愿被判七个月,丑恶行为背后的几点剖析_第3张图片

这样的恶性行为已经发生,被告人陈某离开审判庭,现在已经在冰冷的监狱里。从这个角度出发,也给广大的学生敲响了警钟,凡是违法,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十七八岁的美好年纪,给别人带来了伤害,也给自己打上了阴影。我们除了指责,表达自己的愤怒外,还能看出什么端倪呢?他为什么要篡改?动机是怎样的?

在我们的常识里,被人篡改成绩的学生,往往是因为成绩好而招人嫉妒。陈某是具有很强的嫉妒心的。他篡改别人的成绩,无非就是看到了自己的成绩比不上别人,心态失衡,于是心生邪念。

其实轻微的嫉妒能使人意识到一种压力,产生一种向他人学习并超越的动力。但是重度的嫉妒,扭曲了人的心灵,成为人际交往中的阻碍,导致很多悲剧的诞生。当然了,嫉妒心特别强的人心理素质也很差。

在陈某产生强烈的嫉妒心的背后,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篡改志愿被判七个月,丑恶行为背后的几点剖析_第4张图片

第一,学校依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现状。

我们中学教育虽然开展“素质教育”许久了,但实质还是“应试教育。”我们的教育还明显的体现出:脱离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机械化教育方式培养学生;以升学率高为奋斗目标;低检验学校教育质量、教师工作成绩及学生学业水平;忽视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发展等。

应试教育虽然能保证每一个考生在成绩上的公平性,但是忽视了学生的其他发展,例如心理健康、综合素质、思考能力等。在高中,似乎所有的学习活动,都离不开考试,都离不开大纲,都离不开教材。

著名作家郑渊洁认为:"应试教育"要求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备考"这个中心而展开,要求学生积累与考试有关的知识与应试技能考取高分,要求老师将分数作为教学的唯一追求,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和老师水平的唯一尺度。为了应付各种统测统考,领导卡教师,教师又卡学生。学生一旦考不好,教师待遇立即受影响:在"末位淘汰"的变态考评模式下,不但职称泡汤,还可能发配到偏乡僻野。于是教师"死教"学生"死学",周末没了,法定节假日没了,寒暑假也没了,每天要"摧残"到夜里十一、二点甚至次日凌晨。违规补课屡禁不止,恶性循环。”

陈某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做出这样举动,再加上他心理出现问题,也没有及时的引导和发泄,导致了事情的恶化。

篡改志愿被判七个月,丑恶行为背后的几点剖析_第5张图片

第二,家长重视成绩,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在高中有一句名言,那就是:“一切为了高考!”“为了高考一切!”在老师、家长的嘴里时常这样念叨:“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家长只是固执以为,只要孩子成绩好了,才是硬道理,他们更多的只是关注儿女的成绩和排名,而不是其他方面。正如高考,他们只知道儿女考得好不好,但是他们从来不去问儿女高中三年过得辛不辛苦。

作为一名在高中时期的学生,在那种特定环境下,几乎成为了”考试的机器“,机器会发生故障,何止一个活生生的高中生呢?

篡改志愿被判七个月,丑恶行为背后的几点剖析_第6张图片

结语:

篡改志愿判的太轻,可能影响人家一生。可是恶果已经产生,陈某被判了七个月也显示了法律的尊严和违法的必然。在唏嘘和感慨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会反思,这样才能为以后提供借鉴和更好的生活。

我希望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把坏情绪能及时的调控。不要为了自私之利,做出违法犯罪、伤人害理的事情;

我也希望学校、父母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有时间跟他们多谈谈心,不仅要关注成绩,还要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

最后,对篡改了志愿的学生说:“不要荒废了大学,无论你在哪里,你都能发光。”

篡改志愿被判七个月,丑恶行为背后的几点剖析_第7张图片

我是小辉,精彩待续,与你待遇......

你可能感兴趣的:(篡改志愿被判七个月,丑恶行为背后的几点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