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论证的逻辑

《学会提问》:论证的逻辑_第1张图片

前几天逛98(浙大校内论坛),看到十大又出现撕逼贴,作为一个无所事事的文科生,很矜持地点进去围观了一切。扯皮的主体无非又是些学生之间的小事,某某某占了好多座位,某某某怼了巴拉巴拉。

如果又是一起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也没有什么看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一方用于支撑自己的理由,竟然是对另一方的人身攻击。

前段时间回看并整理了自己近两年来收藏的知乎,在整理的过程,不断感激有这么多优秀的灵魂在分享自己的体悟、在鼓励像我这样总是迷茫的人。

就像这篇,这是一篇关于“如何进行讨论”的文章。

关于争议性话题讨论的几个小建议

网络上的讨论,常常会从对事情的讨论扭曲到对对方阵营里那些猪队友的猛轰。结果就是,场面上很热闹,但双方都几乎没有针对对方的主要论点进行反驳,甚至连对方到底在主张什么都不屑于了解,而是双方「默契」地交换「猪队友」,然后各自体验一把超神的感觉,之后带着优越感该干嘛干嘛去。

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提出直觉启发法的核心观点:当面对难题时,我们往往会对相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回答,却忽视了自己已经置换了原始问题这一事实。

对于事情(观点)的讨论总是显得目标虚无缥缈,可是人却是活生生的(有着许许多多的偏好)。不管是在讨论抵制乐天,还是上面所提到的占座之风上。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在一些程度上,是为了克服人类固有的短期思维的基础上,让我们能够提高综合更多信息的效率,从而从长远的角度去思考和规划。

批判性思维就是其中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它让我们更加系统全面的看待面对的问题,以期得出更加合理的结论(或为了得出让自己更信服的答案)。上过大学的人,应该常常会在课堂上听到老师提到“批判性思维”这一个词。可是什么才是批判性思维,却显得十分抽象,貌似就是针对问题多提出一些延伸的问题,但这些延伸的问题是什么?应该在什么时候提出?为什么需要提出延伸问题?却鲜有人回答。

上个星期刚刚看完的《学会提问》一书,就十分系统地解答了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提出了针对一个观点进行讨论的有效路径。

写这篇推文,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想要加深自己对于《学会提问》这本书的印象;第二个目的是想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我们时刻都应该记得没有一个推理是完整的,也没有一个观点是永远正确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的去拟合这个世界,以期窥到一隅。

下面是《学会提问》的总结。

《学会提问》:论证的逻辑_第2张图片
学会提问
《学会提问》:论证的逻辑_第3张图片
《学会提问》思维导图

海绵式和淘金式:备择的思维风格

《学会提问》:论证的逻辑_第4张图片

一种思维方式类似于海绵和水的相互作用,海绵不断地吸收着水分,不管水质好坏,照单全收。作者将这种思维方式称为海绵式思维风格

但当我们希望自己决定应该选择什么、应该忽视什么,要做出这个决定,就必须带着一个特定的态度来阅读——一个提出问题的态度。淘金式思维风格:频繁的问问题,并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思考,这些问题可以帮助读者发现最有意义的论点或观点。

通过提出问题,我们告诉对方:我很好奇;我想知道得更多;请帮助我。这些问题显示了对他人的尊重,并为听到问题的人提供了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批判性思维是从提高我们思考问题的愿望开始的。

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你知道什么时候问问题,怎样问才能帮你确定你应该相信什么。

下面是一些可能会使用上的批判性问题。在评价或接受一个论证的时候,我们都应该系统性地去思考,尽量形成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
1.什么是论题?什么是结论?
2.理由是什么?
3.哪些词句有歧义?
4.什么是价值观冲突?什么是价值观假设?
5.什么是描述性假设?
6.推理中存在谬误吗?
7.这些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
8.你发现干扰性原因了吗?
9.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
10.哪些重要性息被遗漏了?
11.什么结论可能是合理的?


证据+结论=论证

论证包含两种基本的、显而易见的成分——一个结论和证据。无论是确定结论存在失误还是确定证据存在失误,都会影响对这项论证的评价。关键的一点是,当你准备评价一项论证时,一定要直接标明证据和结论。在我们对某一观点进行评价之前,花时间来寻找论证只是为了公平地对待提供论证的人。

批判性评价的第一步就是找出结论。结论就是演讲者或作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作者或演讲者着力证明的是什么?”或“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一旦你找到了结论,就要把它作为评价的焦点。

用充分、适当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信念是一个理性者的标志,尤其是当他的信念有争议时更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因此,需要继续注意的问题是:根据证据,我是否应该接受这个结论?这不仅仅要分辨是否有证据,还要明确证据的说服力强弱。

在以下三种情况中,我们就倾向于认同一项声明:

  1. 声明是众人一致认同的常识,如“举重能练出肌肉”。
  2. 声明是某一个有充分理由支持的论证。
  3. 传达信息的人为其声明提供了可靠证据,或我们知道的其他证据能支持该声明。

证据的类型:直觉、个人经验、他人证词、权威的意见、个人的观察、案例、科学研究、类比。

直觉
  • 是否有其他类型的证据来支持直觉?
权威
  • 权威人士在某一特定问题上具备多少专业知识或接受过多少专业训练?
  • 权威人士具有发现事实的特殊方法吗?
  • 是否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权威人士具有歪曲影响的相对自由?
  • 该权威是否常常作出可信的声明并由此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 以前我们有没有相信过该权威人士?
他人的证词
  • 可能对一个人的证词产生影响的偏差或兴趣有哪些?
  • 这个人具有支持他的判断的专业知识吗?
  • 这个人的价值观假设如何影响他的证词?
  • 谁的证词有利于评价这个人的证词?
  • 这个人的证词中遗漏了什么信息?
个人观察作为证据

个人观察的不足:人们倾向于看到或听到合乎自己意愿的东西,倾向于选择并记住某一事件中与自己的经历和背景最一致的部分。观察者不会为我们提供“原模原样”的观察资料,我们“看到”的和报道的东西,都经过了一系列的价值观、偏见、态度和期望的筛选。(实施观察和报告观察结果之间的时间间隔越久,观察结果出现的问题就越多)

科学研究作为证据

科学研究是一种以大量观察资料为依据,并且常常具有特殊分量的一种权威意见,一般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研究人员系统地收集观察资料而进行的研究工作。

需要关注的地方是:

  1. 研究的质量有天壤之别;我们对科研结果的信任应当是有选择的,不是所有的研究结果都值得信任。
  2. 研究结果常常是相互矛盾的。多去关注不同研究者的研究。
  3. 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结论。最多只能说,研究结果支持结论。当你遇到诸如“研究结果表明……”这样的描述时,应当把它理解成“研究者认为,其研究结果表明……”
  4. 研究者的期望、态度、价值观和需要等使他们的提问、操作研究的方法以及解释研究结果的方式存在偏差。
  5. 演讲者和作者经常歪曲或简化研究结论。研究者可能会在它们的原始研究报告中对结论进行仔细限定,而其他人在引用这些结论时却毫无限制。
  6. 研究所得的“事实”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尤其是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
  7. 不同研究的人为性不同(研究的基本假设的强弱影响研究的可推广性)。

对于研究中的抽样人群,我们要时刻考虑样本容量的大小、样本多样性以及样本的随机性。(抽样存在局限性,在结论是否存在过度泛化要警惕)

坚持对调查数据和问卷可能存在的偏差进行检查。

只要我们保持谨慎的态度,并且不泛化结论,调查证据就是可信的。

典型案例作为证据

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通过对一个或几个特殊的个体或事件进行详细的描述来支持结论。

由于案例是生动、详实的,这使得它们易于形象化,这样的案例更应当被看作是动人的事例或轶事,而非证据。

时刻需要提醒自己“案例是否典型?”“能不能找出有力的反面事例?”“该案例在表述上有没有偏差?”

类比作为证据

传达信息的人常常将他们熟悉的东西与相对不熟悉的东西进行类比,依靠两者之间的相似点来证明某个结论。

前提假设:“假如这两者在某一方面是相似的,那么,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是相似的。”即有类比得出的结论是指以两个事物间已知的相似性为基础,得出关于另一方相对未知的特点的结论。

评价类比的好坏,你需要抓住两个因素:

  1. 从多个方面比较两种事物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
  2. 相似性与差异性之间的关联。

当被比较的两种事物之间存在与论题有关的相似之处,但没有与论题有关的差异时,这样的类比才是强有力的。一切类比都试图阐明事物潜在的原理。

如果要检验自己的观点,对于与我们持不同观点的人所提出的理由,必须一直保持开放的态度


关键词句的界定

在确定论证的结论和理由之后,就需要去关注论证中关键词或句的准确含义。

决定是否赞成某个观点的根本一步在于确定关键词或关键句的准确含义

  1. 关注多义词。我们常常误解我们所看到、听到的事情,因为我们认为某些词汇的含义是明显的。所以对于多义词的观察和思考就显得十分重要。

  2. 寻找关键词句。根据论题,找到关键词的明确定义。有人希望你接受一个结论,所以,你要寻找那些影响你作出决定的词语,即一定包含在理由和结论中。

通过以下做法你可以确定自己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歧义词:即如果你能为一个词语说出两个或更多含义,并且觉得每一种含义在文章中都讲得通,但是其不同含义会影响理由对结论的支持程度,那么,你就可以确定自己发现了一个明显的歧义词。

不同于严谨的科研论文,一般的文章和演讲极少对他们所用的词语进行定义。因此,确定词语是否有歧义的唯一线索就是考察这些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上下文”在这里指的是作者或演讲者的背景、某个词语在某类观点中的通常用法、在歧义词句之前或之后的词语或句子。

判断定义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它是否使用了明确标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歧义词句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情绪包袱。任何试图运用语言来引导我们情绪的人都可以利用这些可能的情绪。


假设:论证的基础

要理解一个论证,起码要知道作者掩藏的或没有明确表达的观点是什么。在作者的推理过程中,隐含着一些作者承认、却没有清楚表达的思想,只有当你赞同这些思想时,这项推理才具有说服力。我们将把这些没有明确表述的思想看作是一些假设。为了充分地理解一个论证,你必须确定这些假设。

一个论证的表面结构由理由和结论组成。你只需要对影响推理结构的那些假设感兴趣就够了。一是寻找理由所需要的假设,有了这些假设,理由才能支持结论(这种假设叫连接假设);二是寻找能证明理由的真实性的假设。

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从原因中得出结论的假设是什么?→是否有依据接受这个假设?

在寻找假设的时候,所要寻找的就是信息传递者需要确认的那些让原因能够支持结论的观念。

坚持思考原因和结论之间的差距,即去寻找原因对结论的支持度到底有多大。因此要找出为什么作者或演讲者把这些原因和结果结合起来的依据。“你是怎样从原因中得出结论的?”/“如果原因是正确的,还可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假设原因是正确的,那么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否存在着错误的可能呢?”

价值观假设(作者希望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

堕胎是一种谋杀Vs堕胎是一种仁慈的行为→价值观假设不同、价值观冲突(起源于参照点不同的价值观)


《学会提问》:论证的逻辑_第5张图片

价值观是人们认为值得为之努力、却没有明确表述的观念。这些观念为行为设立了标准,并通过这些标准来衡量行为的质量。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价值观假设是一种内隐的偏向,它代表着某种价值观胜过另一种价值观。价值观假设是情境性的;它们可能适用于某种情况,但当具体的论题发生改变时,我们可能做出相当不同的价值观偏向。


《学会提问》:论证的逻辑_第6张图片

确定个人的价值观假设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检验作者用来支持结论的理由,然后,判断什么样的价值观偏向使作者认为,这些理由比支持相反立场的理由更有可取之处。

当价值观不同时,明确的列举结论与理由,以此判断价值观假设。

《学会提问》:论证的逻辑_第7张图片
描述性假设(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观念)

价值观假设代表了作者希望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描述性假设则代表了他对于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看法,也就是作者对世界的认知。

那个水果是苹果,吐痰是不对的,社区附近的垃圾焚烧场是有害的等等表述,都属于作者对世界的认知。但往往在论述中作者不会将假设公布于众,需要我们细心去发掘。

有时候一个理由并没有得到明确的支持,那么它的合理性就依赖于人们对那些被认为是想当然的观点的接受程度。


推理谬误

基于假设,由理由推出结论,我们仍需要关注其中的推理过程,特别是一些常见却不易发现的思维陷阱。

谬误是作者为了说服你接受一个结论而可能使用的一种推理“骗术”。

谬误1:人身攻击;不直接阐明原因而对一个人进行攻击或者侮辱。
谬误2:滑坡谬误;当存在一些方法能阻止一连串不可控的、不必要的时间发生时,采取某一措施会引发这些事件。
谬误3:妄求完美;如果使用一种方法不能使该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就不采用这种方法。
谬误4:移花接木;一个关键词在一个论据中被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一旦意义被确定转变了,这一论证就没有意义了。
谬误5:诉诸公众;试图通过偏爱多数人一致赞成的观点使某个观点合理化,错误地认为多数人支持的就是合理的。
谬误6:诉诸权威;通过引入在一个问题上缺少第一手专业知识的权威来支持结论。
谬误7:稻草人;歪曲对方的观点,使之易于攻击,因而,我们攻击的是一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观点。
谬误8:虚假的两难困境;当可能存在不止两个选择时,就假定仅存在两个选择。
谬误9:一厢情愿;做出错误的假设,即因为我们希望X是真实的或者错误的,那么X就是真实的或错误的。

《学会提问》:论证的逻辑_第8张图片

除了从作者提供的论证中进行思考之外,我们还应该去思考从文本中所获得的信息是否完备。


一个事实(结论)可能是由许多的原因导致的。

干扰性原因:相关不等于因果,思考结论与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强弱

干扰性原因是指在说明事件发生的原因时,与作者的解释不同的一些解释;是一个看似合理,与作者的解释不同,但能说明一个已知的结果如何发生的解释。干扰性原因越多,对作者给出的原因的确信度就越低。

当我们在寻找干扰性原因时,任何我们所找到的单一原因更有可能是事件的促进因素而非真正原因。(因果关系过度单纯化:根据一些不够充分的因素来解释某事件,过分强调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对事件的作用。)


同样的,根据作者的理由,也可能可以得出好几个结论。

所以必须确保的是,最终采纳的是最合理的、与你的价值观偏好最一致的结论。

为理由限定场景,经常使用“何时”、“何地”、“为什么”这些问题来帮助你产生多个结论。


论证过程遗漏重要信息

你必须记住,你遇到的信息几乎都带有某种目的。即这些信息是被作者有选择地组织在一起的,组织这些信息的人希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你的思维。推理中所用的证据可能都没有错,但是却通过遗漏信息来误导你。

当你发现那些你认为具有说服力的理由时,明智的做法是想想作者没有告诉你的信息是什么。可能存在某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即会影响推理的信息)。

对意义不明确的地方、作者使用的证据是否恰当、对假设的质量提出批判性问题,常常能确定被遗漏的有关信息。

其中强调关注作者所提倡的行为的消极作用,是一个发现遗漏信息的较好方式。

《学会提问》:论证的逻辑_第9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会提问》:论证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