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叶苦艾
打小时候起,每逢重要的节日,爷爷、父亲都会带着我们兄弟去祭祖。
每个地方的风俗可能会不一样,我们那里祭拜祖先的日子主要有四个,即农历春节、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
春节在吃团圆饭前,就已经准备了各种祭品,有猪头、猪尾、豆腐块、刀头肉、酒、香、纸、火炮、灯笼等。
上山去祭拜祖先的时候,主要携带后面的四种祭品,也许是为了方便吧,因为有时候要走好几里蜿蜒崎岖的山路。
最初是由爷爷带着我们去祭祖,在路上老人家会讲有关家族的轶闻趣事、传承渊源,并一一介绍各个祖辈墓地的具体位置。一般祭拜的祖辈上至三辈,不会再往上了。我们家从曾祖父、曾祖母开始祭祭拜,还有爷爷、奶奶。到这里读者有点懵了,你爷爷不是活着的吗,干嘛还要祭他?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亲爷爷、奶奶逝去的很早,那个时候我们的父亲才几岁,父亲成了孤儿,现在的爷爷、奶奶收养了父亲,而现在的爷爷、奶奶没有他们自己的孩子,所以我父亲就是他们的亲生儿子,他们就是我们的亲爷爷、亲奶奶。
每到一处墓地,先简单清理一下现场,然后开始烧纸钱,这种纸钱实际上是一种比较厚而粗糙的草纸,是最原始造纸厂纯手工制作的纸,纯竹原浆纸,A4纸大小,在家里已经在纸上打出了铜钱的印痕。
铜钱模,是铁制品,外面一个圆圈,里面一个方孔,其它部分都是镂空的。将铜钱模压在一叠纸上,用重物击打铜钱模的顶端,每击打一下,换一个位置,横成排竖成列,这样一个个外圆内方的铜钱跃然纸上了。
一到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户户都会传出击打铜钱的声音,叮叮梆梆,此起彼落,印象深刻。
焚烧纸钱的时候晚辈是一定要跪在坟前的,烧完纸钱后,要点几炷香插在坟头,然后再磕头许愿,都是爷爷在那里在念叨,聊些家常,祈求保佑平安、健康之类的,祈求发财的话倒是没有。象是与先辈们隔空对话,是那么亲切,如逝者就在眼前,仿佛他们从未离开。
许完愿,就要开始燃放鞭炮,这个才是我们的最爱,个个抢着去放鞭炮,年幼家穷,没有余钱买鞭炮,那时我们不懂祭拜的意义,很多时候就是冲着鞭炮的诱惑才与爷爷一道去上山的。在空旷的山谷中,炮声清脆幽越淡远,寄托着后人无限的追思。
最后挂上纸糊的灯笼,那都是自己纯手工制作的,用几根竹条扎成灯笼的骨架,外面再用浆糊将皮纸(我们那里就是这种称谓,类似于现在写毛笔字的宣纸)粘在框架上,上下各留一方孔,下面有一方木块,用细铁丝穿过方木块,做成提手,穿过灯笼中心直达上面的方孔,以便提携。灯笼里面放一小瓶煤油灯或者一支蜡烛。
拜完已逝的先辈,回家吃年夜饭,饭菜上齐后,还得烧纸、焚香、放鞭炮,这个时候全家人围坐一桌,笑语欢声其乐融融,过年从年夜饭那一刻开始渐入高潮。
大年初一,最隆重的日子已经到来,每个人脸上洋溢出对新年的期盼。天刚刚麻麻亮,全家人都起床了,洗漱完毕,换上新衣。这个时候要进行最隆重的祭天仪式,将一张方桌搬到屋前场地上,对着当年利的方向(老黄历上都有,每年会有不同,有时东西利,有时南北通),预示当年大吉大利心想事成。
方桌上摆的祭品,有猪头、猪尾(猪尾放在猪嘴里咬着,看着很是怪异,表示一整头猪的意思吧)、豆腐块、刀头肉(与豆腐块大小相当),一个木制的升子(一种量具,十升为一斗)里装着或玉米或大米,上面插着香。方桌前沿放三只酒杯(整个祭祀过程中要分三次将酒杯里倒满酒),三双筷子,两边点两支蜡烛或两个煤油灯。
准备就绪后,开始烧黄表纸,它与粗糙的纸钱不同,金黄色,手感细腻,不打铜钱印,祭天与祭祖用的是不同的纸,里面有什么讲究,现在也没明白。香表烧完以后,也是最后一道程序----燃放鞭炮。那时候,家里再穷,祭祀天神与先祖的一应祭品无论如何也是要想法买回来的。
人们对先祖与神灵的敬畏由此可见一斑。
三月三在我们那里定义为鬼节,主要祭祀认识的不认识的已故之人,祭祀仪式比较简单,祭品只有纸钱和鞭炮,另外三月三这一天,家家都炒爆米花以驱恶鬼。
清明节,主要是挂坟、扫墓,这天要将先祖坟头上的杂草去除再添上新土,挂上清明吊,焚香烧纸燃放鞭炮。
农历七月十五,我们那里也是一个鬼节,祭祀与三月三一样,不同的是不再炒爆米花了。
爷爷逝去以后,就由父亲带着我们去祭拜,程序永远不变,年年往复。
再后来,父亲也去逝了,我们也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这个时候就由我们带着我们的孩子去完成这一神圣的祭拜仪式。
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在潜移默化中我们受到了熏陶和感染,我们必须对天地、对大自然、对先辈时刻抱有敬畏之心,正是有了先辈们无私的付出与养育,人类才得以健康地繁衍,得以继续探索生命的真谛。
中华文化中敬老爱糼是亘古不变的传统,知道自己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绝对不能背祖忘宗、背信弃义,那会留下千年骂命而为人所不齿!
要看作者其它文章,请猛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