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上如何让思维朝着深处发展(一)

阅读课上如何让思维朝着深处发展(一)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许多时候,我感觉课堂很难推进,学生就在文字的表面上滑行,难以深入文字里,与作者贴心的交流,课堂陷入一种没有波澜的乏味里。

渴望着课堂的生动,课堂的兴奋。于是思考、学习。

今天来说说王君老师谈到的散文文本解读方法之一----发掘支柱词语法。

一堂课也是一篇文章。碎问碎答的课就像是流水账,板块式就像有小标题的"文章","支柱词"串起,支撑全课就像一篇有文眼,线索清晰,中心突出的精心布局谋篇的"文章"。

一个文本就像一个题材库,你选哪个词作为"支柱词",阐发成一篇,这个切入点的寻找考验设计者的眼光。这个词不但要串起课堂,还得是突破文本内涵的抓手,由这个词带领着,牵引着课堂上孩子们一遍又一遍从文本中发现,句子里思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渐走到思维深处,文本的深处。

例如:王君老师教《老王》一课,抓住的"支柱词"是"活命",由"老王的活命状态"到"杨绛的活命状态"再到""'活'出高贵的生'命'"。"活命"这个词串起文本,串起课堂,将孩子们带到字里行间,带到思维的深处,孩子们不再是一种在字的表面滑行的状态,而是处于一种思维的兴奋、活跃状态,主动思索状态,这个有"支柱词"的课,多像一篇好文章,标题是"活命",围着"活命"写三个板块,第一、二板块成并列式的关系,最后一个板块是主旨的升华。这样处理,将文本中所有关于"老王"的信息整合在"老王的活命状态"里,其实就是分析"老王"这个人物形象,但这个整合就比分析"老王"有意思多了。这个"支柱词"就成为一匹高效驱动思维的发动机。最后"高贵的生命"既升华了文章的内涵,又对学生进行的情怀教育。

每一个文学文本里都藏着一个生命的密码,作者都希望读者通过认识这个生命,挖掘这个生命的密码,提升人的生命质量。

《老王习这个文本的生命密码:两个都处于活命状态的生命(物质的底层),却有着最高贵的灵魂(精神的最高层),文本的光芒就这样自然的闪射出来,不是通过教师反复宣讲给学生听的,而是课堂走到这一步自然呈现出来的。

所以利用好手中的文本,写好"支柱词语法"这篇文章吧|它会让思维朝着深处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课上如何让思维朝着深处发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