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糖产品分析报告

堆糖成立于2010年10月 ,主题是收集发现喜爱的事物,以图片的方式来展示和浏览。堆糖的目标是链接人的兴趣和事物,重新组织信息流动的方式。 堆糖提供超快捷的图文收集工具,一键收集分享兴趣,还有各种兴趣小组。本文将从一个体验者的角度,对堆糖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堆糖产品分析报告_第1张图片

一、产品概述

1. 体验环境

机型:华为荣耀8

系统:Android 7.0.0

APP 版本:堆糖V 6.17.1版本

2. 产品slogan

美好事物研究所

3. 产品定位

堆糖是一个以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图片分享社区,在这里,发现感兴趣的内容,收藏喜爱的事物。

堆糖早期定位在有关物品的兴趣分享,类目主要集中在生活、设计和时尚。随着社区的发展,用户逐渐自发拓展了领域,内容逐渐多元化,除了上述主要类目,也分布在一些长尾兴趣,例如:电影、宠物、艺术、建筑、摄影等。

堆糖推送给用户首页的内容不多,但都极为优质,与用户浏览习惯相关。主题大部分是生活、文学相关的类型。内容篇幅不大,适合当今时代快速节奏下人们碎片化阅读的习惯。

4. 用户需求分析

1用户群体

堆糖产品分析报告_第2张图片
堆糖产品分析报告_第3张图片

根据艾瑞APP的数据:

「堆糖」APP的用户主要以女性为主,女性用户占比高达88.95%,年轻人用户比重较高,年龄在35岁以下的用户占比达89%。

由以上数据可倒推出:「堆糖」APP的用户以35岁以下学生和职场人士为主,以女性用户为主力军。

2用户特点

通过对比及分析目标用户的数据和产品内的UGC内容(评论),可以看出「堆糖」的用户偏年轻化与文艺化,更多的是将堆糖作为文艺事物收集工具。不会抽出大量时间在应用上留存,更多的是碎片化的使用。

经过总结,该APP的用户有如下特点:

用户人群较为年轻,以女性为主,年龄集中于20——35岁;

知识水平较高,热爱生活、喜欢文艺,喜欢阅读,情感较为丰富;

闲暇时间较少,碎片化时间较多。

3)用户需求

基于KANO需求模型,可以将用户的需求分为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兴奋型需求。

基本型需求:用户对于优质内容的需求,除图片外还包括优质文章、视频等。

期待型需求:用户在社交以及个性化方面的需求,如:关注、评论、点赞、分享等社交需要。

兴奋型需求:文艺风格且简约的界面以及专题、相关推荐等需求。

4典型用户画像

春,女,21岁,大三学生,性格文艺。

用户需求:她很少看各类公众号文章,对美的需求是高质量和深层次的,所以她比较喜欢「堆糖」这个APP。

场景模拟:每天空余时间,她会打开「堆糖」,随意浏览首页推荐,并把感兴趣的图留存,加入专辑。

秋,女,18岁,高中生,喜欢手工、手绘

用户需求:需要一个资源高度集中且足够丰富的平台满足其收集素材的地方。

场景模拟:在她想创作的时候,会打开堆糖,通过浏览自己关注的手工、手绘达人的文章寻找灵感,或者更直接的在搜索栏进行搜索,学习他人的创作方式。

堆糖的产品概括成四个字就是“女性特征”。用户偏享受型,喜欢享受和交流,会拿出时间漫无目的享受美带给自己的冲击,有时也愿意针对自己某方面去与别人交流,学习别人,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堆糖的定位非常精准,以研究美好生活为主题聚集了大量的目标用户,丰富而细致的内容获得了诸多女性的青睐。

5. 市场现状及分析

(1)堆糖产品总体发展趋势

堆糖在经历15年左右图片社交的爆发期后,搜索指数趋于稳定,与同为图片社交领域的IN相比,没有明显滑坡,在图片社交领域普遍月活降低的情况下值得称赞。图为百度搜索指数。

堆糖产品分析报告_第4张图片

(2)图片社交类APP在前些年为什么能够大火

1.从古至今,图片都作为重要的信息传递载体,直观简洁,承载和传递信息。甚至流传至今的各种远古图腾、古老文字、壁画等等,都是图片形式。

2.充分利用用户的碎片时间。等车,坐车,聚会,甚至是上厕所,都可以随时随地使用。

3.网络通信给力、移动应用的普及和内容的移动化。网速的高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当时人们惊奇于这种形式。

(3)图片社交类APP为什么突然不火了

1.新型娱乐形式的兴起。目前最火的短视频社交APP,是图片类社交的进化体,更直观和更有参与感的内容传播形式,挤占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

2.目标用户群体不够庞大。在中国,一向是得屌丝者得天下,但图片社交平台更偏重“文艺青年”,目标用户范围过于狭窄,以至于大多数非目标用户哪怕下载了该APP也不会留存住。

二、产品分析

1. 产品核心功能结构

堆糖产品分析报告_第5张图片

可以看出,堆糖作为内容类APP,在通过功能上的布局,以优质内容为媒介,达到推广社交(club)以及商城的目标。但正因为如此,内容浏览时大面积的广告投放和商城引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体验,给人竭泽而渔的感觉,引起用户反感。而堆糖要做的,是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点,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同时获取利益。

2. 盈利模式分析

「堆糖」是一个内容类的产品,利用优质的内容吸引了较多的用户,而对用户进行信息流引流,会影响很多。一般来说,靠广告流量获得部分盈利,同时,由内容向商城引流、class的付费课程也是盈利的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数据时代,精准推送是目前购物平台的主要方向之一,而堆糖作为内容类APP,其用户在浏览感兴趣的内容或者关注感兴趣的信息时,就已经向堆糖输送了其兴趣导向,而堆糖可以通过这些信息,为用户输送其最可能感兴趣的商品或者课程。

3. 核心功能及产品使用流程

1核心功能

「堆糖」APP的功能是优质图片收集整理,痛点是帮助用户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高质高效的内容整理。「堆糖」通过每天推送优质的、篇幅较短的文章、图集等内容给用户,让用户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有着沉浸式的深度阅读体验。

除了优质的内容外,「堆糖」精心打磨设计产品,合理且舒服的布局,经过设计者的精心打磨设计、化繁为简,给用户带来极致的阅读体验。

产品核心功能的使用流程如下图:

堆糖产品分析报告_第6张图片

2)辅助功能

产品的辅助功能有两个:轻社交功能、class

4. 产品交互体验

1极简的功能和明确的内容分类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已经了解到「堆糖」的功能并不复杂,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优质内容+轻社交+知识付费三个部分。因为产品的用户是情感细腻、热爱文艺、闲暇时间较少的,而这样简洁的功能是基于用户对产品的需求上做出规划和设计的。

同时产品的内容分类也很明确:美学社、悦食记、小生活、书影音、趣旅行、手作绘和新摄团七大类,内容分类明确且具体,便于用户分类查找内容。这有利于用户形成对产品的依赖。

2 干净简洁的页面

产品的主底色是白色,而主色调是偏暖的红色,主页图文的排版十分美观,阅读起来舒适,体验极好。

3)交互反馈体验

总的来说,产品「堆糖」的页面设计做得足够美观,整体感官的感受是极好的。但是细究细节,可以发现在一些用户交互反馈上,「堆糖」还有一些缺陷。

举例:

评论功能,查看评论放在文章顶部,添加评论在页面低部,操作不够流畅。

退出文章不能右划操作,交互性略差。

图片在专辑之间转换时,操作繁琐。

新版本更新后,部分用户反应存在“当前无网络”现象。

三、竞品对比

竞品的选择标准:优质内容推送平台,产品要日常更新,目标用户相同或相近。

IN「堆糖」的直接竞品,高质量图片内容文化社区。

豆瓣:「堆糖」的间接竞品,高质量内容文化社区,涵盖书影音等内容。

与豆瓣相比:从数据可以看出,与豆瓣相比,在排名、活跃用户人数等方面与豆瓣是有一定差距的。豆瓣在目标用户的范围,内容的范围均比「堆糖」的大,豆瓣成名的时间也较早,产品基础较好,因此豆瓣的综合实力比「堆糖」强一些。

相比于IN堆糖在用户月活和排名上均比IN高,证明堆糖在图片社交领域的地位很稳固。

四、用户意见分析

在华为应用市场,「堆糖」的评分是3.2分,评分较低的原因是有大量因为网络问题给一星评价的用户。对产品数据分析并对用户评价进行汇总,得出一下几方面的情况:

1.产品内容优质吸引用户

很多用户表示,产品的优质内容,吸引了用户,同时也为产品获得了较好的评价。

2.设计简约、页面干净备受喜欢

用户对于产品极简的界面风格评价较高,也较喜欢产品的文艺范,同时对阅读页面的排版评价很高。但是部分用户认为,当前版本的页面没有以前的简洁,出现很多重复的类别划分,需要改进。

3.用户使用不流畅,有Bug

尽管用户对「堆糖」的评价总体是好的,但是不乏一些反面的评价。反面的评价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网络不稳定和Bug太多。

网络原因可能是版本迭代时出现问题,需要解决。

对于bug,笔者在体验产品的过程中也有遇到,而这也是产品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总结及建议

「堆糖」APP的目标用户是在城市生活和工作,比较感性,热爱生活,喜欢文艺,文化水平较高的年轻人,在用户的定位是精准的,由于用户规模不大,所以目前产品的规模量不大是可以理解的。

总的来说,「堆糖」是一个很优秀的产品,目前已经形成了本身差异化的优势,但依旧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以下我将对产品的优劣势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产品的优势

每天更新多样性且优质的内容,深受忠实用户喜欢;同时内容经过多年的沉淀,内容数量已经具有一定的优势。

有文艺范的设计以及极简、干净的页面吸引了用户的眼球。

产品的劣势

整个图片社交领域热度下降,可能是受到其他泛社交社区的冲击。

目标用户总体规模较小,一定程度降低了产品发展的高度。

产品本身开发的基础能力不够,对部分机型兼容性较低,部分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不流畅,同时bug较多。

如果我是PM:改进建议

加大优化产品本身,不断完善产品对系统版本的兼容性,解决产品本身运行不流畅的问题。在产品更新上线前,仔细排查bug,尽力完善产品给用户的体验。

增强产品的UGC属性。如:更加主动的推出各种类别的文艺社区,让有共同兴趣的用户进行交流,增强用户的粘性。

其他的细节方面:文章评论为低部小窗口,但收藏与点赞为图标,与大部分用户习惯不同,可以适当优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堆糖产品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