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中了读书笔记的圈套

你是否还在纠结读书时要不要做笔记?或者纠结笔记该如何做?做笔记要抄书吗?我能用最流行的思维导图代替做笔记吗?我需要照抄书的框架目录吗?还是只需要摘抄好词好句?笔记弄成手账那样好不啦?甚至是:我能做好读书笔记吗?

今天就一起来梳理一下这些常见问题。本文就帮大家梳理这两个问题。建议阅读时间:10分钟。

你可能中了读书笔记的圈套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 https://www.pexels.com/photo/white-printer-paper-85645/

整理房间的时候翻到自己大学时期做的读书笔记,一共好几本活页本,粗算好几万字,用记号笔标划了重点,有些还贴了漂亮贴纸,满满的成就感。可是忍不住有点失落,这些笔记有的已经字迹模糊纸张发黄,到底要怎么处理?丢了肯定舍不得,那毕竟是自己认真勤奋的标志啊!可是不丢就这么放着,明显也不会再翻起,那不就基本无用了?

回想自己当初每次去图书馆都搬回十几本书,每读一本就要动手写笔记,到现在只能纠结该不该丢掉……我开始怀疑自己当初做笔记的动机,为了不忘记书的内容?还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努力?是的,这两点大概就是我当时做笔记的目的吧。但现在,已经对知识和认知更新了几轮的我,对这两个目的有了很深的质疑。

我们为什么要做笔记

在做读书笔记之前,这个问题应该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这背后的逻辑是,只有以目标为导向,才能击中靶,才能有所收获。按我之前的方法做的笔记,确实看出了我的勤奋,但并没有什么用。我也已经记不得这些笔记里面自己看了哪些书,或者说,等我需要知道自己看过的这些书中的细节时,我完全不会翻开这些写过的笔记,而是会直接选择从网上搜索最新的内容。这样就使得做读书笔记就完全流于形式了。

很可能我们一开始就搞错了做读书笔记的目的。在这里建议大家不妨试着问自己几个问题:做笔记给谁用?为什么要做笔记?

首先做笔记应该是给自己的,有的做了笔记想拿出来炫技的可能不是我们要讨论的范围。其次,做笔记是要来用的,不是只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而是为了把书读懂,把知识点用起来,以笔记为工具,梳理自己的实际问题。

我想这才是做读书笔记的目的。任何的知识只静静躺着用不起来,久了就会被淘汰。有了这个清晰的目的,下面就可以来诊断一下自己做笔记的困扰。

我这么做笔记对吗

一种大家常用的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抄书。

你问做笔记是不是抄书?我会说,不完全是。书是要抄的,但要抄的有技巧。如果一字不差的抄书,那么精力就全部花在“抄”这个动作上面了,会影响我们对书的理解。有人喜欢抄书中的词句以及作者一些分散的思考点。这样做完的笔记最多也只捕捉到了细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人会认为,既然不能只抄细节,那么好,不是说读书最要紧的是书的结构吗?那好,为了最大程度get 到作者的思想,那我就一字不差复制或抄写书的框架,甚至第5层级的标题也抄下来。这个逻辑是,这些框架标题是作者花了很长时间总结的,含金量应该是最高的。这总没错了吧?确实,按照书的结构做笔记,能一字不落的 get 到书的框架,但这样做出来的笔记仍然只是作者的思考。

做笔记不代表书读会了,不代表你有收获。那么如何才能把一本书消化掉并做好读书笔记?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

现在引用古典在《跃迁》中论述的观点帮大家理解如何通过做读书笔记来消化一本书。这个概念就是:知识树和问题树。详细情况建议大家购买正版书后认真阅读。

知识树就是以一个个知识点为基础,自下而上构建知识体系。而问题树则是以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为导向,自上而下重新整合。

先说问题树。现在的效率时代,我们阅读一本书不能再从第一页开始看起,而应该是带着问题直接阅读书中的相关部分。这样带着目的读书,才能真正做到“书本为我所用”,而不是一直被动阅读,一味跟着作者走,只记住了作者的思考。所以我们做的读书笔记可以是以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为前提,有目的地摘录或补充。xdite 的快速阅读方法已经介绍多次,在读书前拿一张纸,先记录你的问题,读书过程中再记录书中你觉得有用的16个知识点,最后形成你的感受和收获。具体可参看《100天行动计划#写作010:极速读书法》。

知识树是什么呢?有时候我们说笔记,其实都只是着眼于这本书本身,叫做“纵向的笔记”。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很少会针对这本书来讨论,而是需要解决不一样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可能要用到的是很多本书对这个问题的相同或不同的看法。所以在做笔记的时候,应该多一个维度,我称之为“横向笔记”,这也就是知识树的应用,从知识出发,做一些思考:我这个知识点以后可以用在解决什么问题上?这一问就让知识点和系统立体化了,能从总到分,也能从分到总,双向利用知识点。

比如我在写 git 学习笔记时,一开始也是一个个功能往下抄,但抄到一半我突然问自己,这个笔记难道以后会在无聊的时候读一读吗。肯定不会,而是为了遇到bug时回过来搜索笔记查找解决办法。所以反过来,在做笔记的时候我加入一些关键词,用自己最可能问出的那个词(tag)来备注一个个功能。

所以,好的读书笔记,应该是能帮你解决具体实际的问题,重新整合书中知识,再与其他的知识结合,通过不同的问题调用相同的知识点。同时又能把文章中的知识点打碎进自己的知识库中,形成一个个的双向知识点。

纵向笔记和横向笔记,图中的点代表知识点

如何最大程度利用你的读书笔记?

这又涉及到一个概念:如何最大程度利用你的读书笔记?很显然,手写的笔记有朴素的美感,适合当心情日记一样保存,但现在这种方法已经不适合效率了,一来因为纸张篇幅有限,无法实时更新,知识容易过时;二来非常不方便使用。正如前文说的,做读书笔记是为了能在需要的时候查到这些知识点。如果用手写的,你需要的则是一个好记忆,能清楚记得哪个知识点写在哪一本读书笔记中。

但我们在说效率,我肯定不会赞同这种办法。最有效的办法是电子化。这里涉及的逻辑是:

知识不需要过渡记忆,只需要学会检索。

以前我们总喜欢把东西分类存放,设置很多个分类,大类中又有小类。要找的时候需要回忆一下是属于哪个大类,再到哪个小类。这种依赖人记忆的方式,不但小路极地,更是容易出错。高阶玩法是,把信息查找的方式由原来的逐层查看变为直接搜索。

而E化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全文搜索,这样你的知识点无论是写在哪里,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被翻出来。设想一下如果你还继续只使用手写笔记,那么当记忆出错以后只能慢慢查看,非常不可取。

找一款好的点子笔记能帮我们很多,我自己用yx笔记好几年了,还付费解锁了全文搜索的功能(功能跟年费比起来简直太划算)。平时一些零碎的知识点或者思考,都直接丢到笔记中,设置部分关键词,到了要用的时候直接ctrl+f 输入关键词,马上把所有写过的内容都调用出来,还能自动推荐一些相关内容。

厉害的人物他们不记忆知识点,而是把知识点放着,等需要用的时候去搜索就可以了,那么什么时候会需要用?就是他们有了一个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翻看他们的文章会发现,其实他们所说的例子或道理,差不多是同一些知识点,只不过当他们在说问题A的时候,会组合这一部分知识点,当他们在说问题B的时候,就组合另一部分知识点,并且描述的与所要表达的 B 内容相符。

记录你的收获

这部分应该是最能体现书本知识为你所用的了。如果你暂时没有要解决的问题,那么你可以利用这个部分,写下你读到的知识点以后可以用在什么地方。我做读书笔记还是忍不住会把书中的细小知识点记下来,但同时我尝试列出自己所获得的收获和感想。写着写着,经常能突然想明白之前困扰自己的问题,就像这篇文章一样,也是我在写《跃迁》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时,其中讲到的“知识树与问题树”的观点突然让我对自己如何写笔记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以前的问题所在,所以写下来跟大家分享。

总结

记得许岑的《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中说过,他读书的时候教授让他们必须做笔记,但不单单是抄写,而是把作者的话变成你自己的话,再写下来,这样内容就会变成你内在的东西了。如果说许岑的办法是:调整笔记内容使之更符合你自己的表达,那么上文分享的这些从古典的《跃迁》中悟出来的方法,则让我明白,做读书笔记还可以直接调整结构,使之更符合自己的需要。

当然短期内可能还会困惑于记录书中作者观点无法自拔,但一旦识别了问题,我相信就会有完全解决的一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可能中了读书笔记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