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首场1/8淘汰赛,法国队4:3击败阿根廷队。法国小将姆巴佩成为焦点人物。
足球运动的门外汉的我,也被这名19岁的足球新星吸引了。
吸引我的,是下面这张图片。
据说,五岁时的姆巴佩就在更衣室里与小伙伴玩模仿记者采访球员的游戏,然后思考:“如果是C罗,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
而姆巴佩也承认,自己小时候就常常梦想可以取代那些他在电视上看到的球星,甚至自己的偶像C罗。
偶像的力量
其实在各行各业,由于对偶像的崇拜而走上相似的道路的名人真不少。
足球明星格列兹曼的偶像是法国队,20年后,他与自己的偶像一起出征俄罗斯;而英国队前锋哈利.凯恩的偶像是贝克汉姆。
美国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教授首位华裔“物理学前沿奖”——华人科学家张首晟在接受专访时,还对1992年得到小时候的偶像杨振宁、李政道为自己颁奖的经历记忆犹新。
在心理学研究上,偶像效应也是得到证实的。
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儿童社会行为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现实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完成的。
任何有机体观察学习的过程都是在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相互作用下发生,而前二者是可以通过特定的组织而加以改变的,所以对于儿童行为塑造产生的影响取决于当时这两者的性质。
不同时期,孩子追寻偶像的形式也不同
说到偶像,也许很多人只是想到了现在年轻人们疯狂追逐的明星,类似最近特别火的选秀《创造101》等。
但实际上,孩子心目中偶像的树立,是受到多方面影响的结果。
有理念认为,在大概4-5时,就可以多给孩子念一些关于人物传记、历史上的名人故事等书籍。
在没有特别的引导下,儿童时期的孩子本身就对英雄主义、特定职业特别感兴趣。
像我的小侄儿,每天念叨的就是超级英雄、长大了要做警察。
而我4岁半的女儿悦悦,则常常吵着要买汪汪队里的“天天”(一只会飞的狗狗)的周边。
这个时期的孩子们充满了正能量,多表扬鼓励他们就好。
而用他们喜欢的“偶像”来引导他们做为一个沟通的技巧,有时还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记得有一段时间,悦悦就是不敢爬幼儿园的攀爬架,我不动声色的和她编说了一个“天天”学飞行的故事,也不勉强她,只是时不时会表达对“天天”的赞许。结果过了一周,老师就反映悦悦突然会自己主动去接触攀爬架了。
而少年时期的孩子,对偶像的概念开始更为具化,例如某个明星、群体等。
当然,父母都会或多或少对孩子追星的行为焦虑。
电视剧《小别离》中有这么一幕,朵朵喜欢上了写网络小说,还和爱好音乐的学长很聊得来,海清扮演的母亲焦虑得不行,甚至设闹钟半夜起床去偷看女儿的手机。结果导致朵朵在自我的追求与父母的认可之间煎熬不已,甚至轻度抑郁倾向。
其实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不批判。
剧中黄磊扮演的父亲的做法,则是让母亲去试读孩子的作品,接触她欣赏的学长,发现了其实女儿的想法,也并没有成人想像的那么复杂。
孩子喜欢的偶像,也许并不只是因为我们看到的外表,而是他们身上的某个闪光点,有可能在那个阶段给了孩子需要的支持。
在一期《超级演说家》节目中,选手李程远就以《偶像的力量》为题做过一篇演讲,他道出自己追星的原因,他说追逐一个偶像,其实也是追逐一个渴望成为的自己。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内动力和环境的影响。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一名大学教授,有些学究性格,对儿子却持放养态度。
唯一坚持的,就是从小开始,每到暑假,就会带他去各个国内外的名校参观游玩,逛科技馆、博物馆,别的从不过多干涉。
现在孩子对各事各物都很有主见,成绩优异又开朗阳光,也不会特别沉迷于娱乐和游戏。
最后,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孩子最初的偶像,其实就是爸爸妈妈呀,那可是他们心目中谁也比不上的最厉害的人。
所以,相信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