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的思考之一

七月天津,骄阳似火。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带着一连串关于文化融合发展的问题来南开大学静心悟道。

为何屠呦呦将几千年前道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方子加定量化的技术处理就取得了临床上新的突破?

为何当年莫干山会议推出的价格双轨制对中国改革开放做出巨大贡献,而三十年后的莫干山会议泾渭分明不欢而散呢?

为何我们政府管理中出现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而传统文化中系统观、整理论却没能完全发挥其潜在价值呢?

西学东渐这么多年,中西方文化融合到底处于一个什么状态,我们到底应该往哪里走,对政府管理思维又有何借鉴呢?

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应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应注重“提问、观察、假设”,既要“俯而学”,更要“仰而思”,总局精心安排的南开国学素养培训给了我学习、思考和领悟的机缘。

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周易的《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说人类的精神活动、生产活动、社会实践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互动的,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主观世界。文化的核心就是对人的塑造。《论语•雍也》篇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证明中国古人认为,“质”是自然的、未经教化的状态,所以是“野”;“文”则是经过了教化的状态,二者如能协调合理,比例恰当,才是最好的状态。这也是指明文化应该怎样对人实施教化作用,并规范人在世间的完好走向的最早认知。应该成为我们今天认识文化价值作用的重要的起始依据。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但是,古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印度的哈拉巴文化、古希腊文化毁灭殆尽,唯有崛起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化,在坎坷跌宕中延绵发展数千年,分分合合,却始终未曾中断,成为世界史上“连续性文化”的典范。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但历史上也曾经面临过生死存亡的挑战。

几千年的文化自信,到了晚清被新崛起的西方文明打破,中国过去所遭遇的外敌,一种是像佛教那样有文明而没有实力,另一种是像北方游牧民族那样有实力而没有文明,最终都将其同化。然而鸦片战争之后所出现的西方,既有实力,又有文明,便引发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文明危机。中国社会经历了极为动荡、极为艰难和艰苦奋争的历程。中国的千年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全面挑战,呈现为整体崩解的状态。而重构中华文明,找寻中华文化的新生命,成为我们民族的时代使命。但是,这样的文明重构是伴随屈辱、纷争和探索而推进的,因而其整个过程格外地沉重和艰辛。下边摘录几条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的语录。

陈独秀(1879—1942):“强烈地主张废除汉字,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鲁迅(1881~1936):“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

刘半农(1891-1934):“汉字不灭则中国新文化无望。”

蔡元培(1929─1930):“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

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问题上,以韦伯为代表的近代西方思想家以及中国启蒙运动家一直把儒家文化视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障碍(Weber

1968,1995)。然而近年来世势大变,日益增多的东西方学者把东亚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归因于儒家文化 的价值传统。

民族传统文化,就像一棵大树一样,要继续生长,不能把树根斩断,这样生机和发展就没有可能。各种文化都有其生长和发展的理由,每种文化的具体形态都是历史演进的结果。所谓文化的先进或落后都只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有相对的意义。绝对论是不足取的。传统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基,我们不能轻易把它丢掉,只能在继承中发展它。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的思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