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防守武器假说
我们先从一个人人都听说过的故事讲起。古代的时候,有一个人在街上卖矛和盾。他先夸自己的盾:“世界上没有长矛能戳破我的盾。”然后,他又夸自己的矛:“世界上没有盾牌能抵挡住我的矛。”有人就问他:“要是用你的矛去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这个人回答不上来了。
等等,这个故事还没有讲完。从理论上说,最后的结果无非两种:第一种情况是,他的矛能够戳破他的盾,第二种情况是,他的盾能够挡住他的矛。二者必居其一。
我们再进一步联想一下。矛是一种进攻型的武器,盾是一种防守型的武器。如果世界上最锐利的矛能够戳破世界上最坚固的盾,会怎么样呢?很可能,大家都会去买长矛,拿着长矛去戳别人的盾。这个世界上就会有更多的暴力冲突。如果这个世界上最坚固的盾能够抵挡世界上最锐利的矛会怎么样呢?很可能,大家都会去买盾,谁来进攻了,大家就拿盾牌挡回去,进攻者折腾半天,无功而返。于是,这个世界上就会有一段比较消停的日子。
这种矛和盾的军事竞赛,就是国际政治学中著名的“进攻-防守武器假说”。按照这种假说,当进攻性武器占优势的时候,战争爆发的频率更高。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杰维斯(Jervis)在1978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对“进攻-防守武器假说”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谈到,进攻性武器占上风的时候,首先发动进攻就更有利可图,但如果稍有迟疑,让对手首先动手,代价就会很大。大家都知道这一点,双方会争着开火。防守性武器占上风的时候,谁先开火,谁的伤亡就比较大,谁能沉住气,谁的胜算就更多。所以,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就减少了。进一步引申,我们可以推测:进攻带来战争和帝国,防守支持独立及和平。
马镫、堡垒、大炮、壕沟
马镫出现之后,骑兵的攻击力大增。骑兵的机动性强,借助烈马奔跑带来的冲击力,可以冲到敌人面前,对敌人横劈竖斩。马上的弓箭手更是能够增加远距离的攻击能力。在很长一段历史中,来自中亚大草原的游牧民族的骑兵能够南下西进,如入无人之境。骑兵打法,逐渐也传入了欧洲。在欧洲出现了骑士。十字军东征,主要就是依靠没落贵族组成的骑士团。
十字军东征,所到之处都有劫掠。频繁的十字军东征,使得各国都加紧修筑城堡和要塞。结果攻城变得越来越难,攻下一座城池耗费的时间越来越长。到了中世纪晚期,防守性的武器占了上风。久攻不下,补给就会成问题,到时候自然要灰溜溜地撤军。此外,在这一时期,骑士的铠甲从板甲变成了更为沉重的锁子甲,这大大降低了骑士的机动性。防守方可以摆出长矛方阵,无数长矛像刺猬的刺一样密密麻麻,专等骑兵收不住马,撞到枪头上。英国在这一时期采用了长弓,射程更远,使得敌人难以接近,这也是抵御骑兵进攻的利器。总体上说,在12-13世纪,堡垒和要塞的防守越来越严密,防守性武器战胜了进攻性武器,欧洲出现了相对的和平。
15世纪中期,大炮变成了战场上的主力。重型火炮的发展使得进攻性武器重振雄风。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沦陷是这个时期进攻-防守力量转变的重要转折点。君士坦丁堡号称中世纪最坚固的城堡,但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之内就被土耳其攻陷。土耳其的秘密武器就是匈牙利籍的火炮设计师乌尔班为其制造的威力空前的巨炮。中世纪巍峨高耸的城堡,在新型火炮的轰击下几乎不堪一击。
1419年,在捷克爆发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胡斯战争(Hussite Wars)。胡斯军采用了战车和火炮相结合的战术。战车保护火炮,火炮发动进攻,极大地提高了进攻的威力。在大约两个世纪的时间之内,进攻的优势不断提高。防守一方的长枪兵、戟兵和重甲骑兵都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进攻型武器再度占据上风,于是,欧洲进入了连年征战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威尼斯多次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英国和法国之间也出现了百年战争。
到了16世纪,修筑城堡的技术又得到了提高。为了避开炮弹,城堡不再修筑得高耸入云,而是尽可能地贴近地面。这一时期出现了棱堡,即把城堡修成五角形,躲在城堡里面的枪炮手可以对接近的敌人交叉开火。当时法国著名的军事工程师沃邦,设计并建造了数百座要塞,其精细的施工和复杂的结构至今仍令人叹服。16世纪的城堡和13世纪的城堡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攻下一座城池的时间从几天延长到几个月,甚至几年。只要食物和弹药储备充足,像威尼斯或梅斯这样的城市,几乎是坚不可摧的。正如“进攻-防守武器假说”预测的那样,在这一时期,战争的次数明显减少。
18世纪早期,进攻一方又占了优势。大炮的机动作战能力提高,炮筒长度被缩短,这能提高炮弹的速度,使其能够炸开城墙。火炮的机动性也大大增加。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和法国的拿破仑之所以能够在欧洲开疆拓土,所向披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借助了进攻性武器的威力,当然,也和他们对作战策略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有关。于是,欧洲又一次进入了战乱。
到19世纪晚期的时候,防守的力量东山再起。一开始,这一新的变化出现在美国内战期间。战争开始的时候,南北双方还都能灵活地发动进攻,但到战争后期,基本上就转变成了壕沟战。这一时期的步枪射程是拿破仑时期滑膛枪的两倍,能够在1000米之外射杀敌人。1874年发明的铁丝网能够有效地减缓敌人的进攻速度,躲在战壕中的机枪手和步枪手可以更从容地消灭敌人。如果在进攻方和防守方之间有大片的开阔地带,敌人要想穿越过来,必定付出惨重的伤亡。
最近一百年的攻守之势
遗憾的是,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的时候,大部分将领都相信,机关枪是一种进攻型的武器。在英国和祖鲁人的战争中,美国与西班牙的战争中,以及日俄战争中,机关枪都大展神威。在机关枪的扫射下,战争变成了血腥的屠杀。为什么会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呢?有一种解释就是,当时的欧洲将军们认为,这将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争,最多半年时间就能结束战斗,正好到圣诞节之前回家。结果,这一仗整整打了四年,双方都困守在折磨人的战壕里面。整整四年时间过去了,欧洲的将军们才想明白,机关枪其实是防守性武器。
真正的进攻型武器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的时候,那就是刚刚问世的坦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帷幕是一支德国的装甲坦克部队向骑在马背上的波兰骑兵发起了闪电战。德国军队在“二战”初期同时在东西两翼和非洲战场上迅速突进,靠的就是能够快速发动进攻的机械化装甲部队。交战双方的坦克争先恐后地不断升级换代,潜艇、轰炸机和火炮都是进攻型的武器,雷达、地雷等则是用得比较多的防守型武器。整个“二战”期间,进攻型武器和防守型武器你高我一尺,我高你一丈,但总体来看还是进攻型武器更占上风。
“二战”之后,核武器的出现使得防守力量占据上风。核武器不是为了进攻,而是为了防守。只要不被敌人全面摧毁,能够在敌人的第一波打击之后,具备二次打击的能力,就能和敌人同归于尽。这使得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都不得不三思而后行:在核时代,进攻的成本将带来全面的核毁灭。因此,几乎不可能再发动全面战争了。
到21世纪,攻守之势发生了什么变化呢?“9·11”事件中恐怖分子大约花了100万美元,就完成了袭击美国的计划。仅仅在美国一个国家,为了防止这样的袭击再次发生,在警察、机场安检和其他系统花费的代价大约是每小时100万美元。
2006年,在黎巴嫩战争期间,真主党向以色列海军装备有导弹防御系统的轻型护卫舰“哈尼特”号发射了一枚精确制导的巡航导弹,导弹击中了目标,差点儿击沉“哈尼特”号。以色列军舰的损失为2.6亿美元,而真主党使用的导弹的成本仅为6万美元。
美国士兵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叙利亚等地最头疼的就是简易爆炸装置。制作这些简易爆炸装置并不需要钚或复杂的合金,只要有普通的日用品、农业原料或消费品就够了,这让美国士兵防不胜防。索马里海盗们乘着小船、手持廉价的AK-47步枪和火箭弹,就能劫持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大型船只,而各国舰队居然都束手无策。
攻守之势易矣,进攻的力量再度压倒了防守的力量。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敌人是谁,也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什么时候,会用何种方式进攻。这个世界将不可避免地遇到更多的风险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