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读者》——成语掉书袋

我是从高一开始接触《读者》的。

起初是语文老师时常推荐我们看,说可以培养文学素养,锻炼阅读速度,面对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苦口婆心,我总是充耳不闻,自以为在语文学习方面还算出类拔萃、所向无敌,也算是班上的中流砥柱。曾几何时,初中老师夸我作文写得炉火纯青,多次被评为“优秀作文”,名字也常登校报,也可谓在学校作文界叱咤风云了。自那时起,一种不可一世、所向披靡,好像对写作文已经达到出神入化、气吞山河、登峰造极的感觉油然而生,仿佛整个世界都是我的!然而,直到我步入高中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愚蠢,多么鼠目寸光、目光如豆……班上的同学个个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第一次语文考试我就被伤的体无完肤。于是,我开始另辟蹊径,提高我的语文素养,开始看语文老师推荐的《读者》。

初对《读者》的印象就是觉得封面好看,每一期都有与众不同、匠心独运、可人风味的封面。翻开《读者》浮光掠影,顿时觉得里面的插画真是不胜枚举、无所不包、洋洋大观。每一期的卷首语都向读者传达了一种思想或观念,耐人回味,发人深省。比如2018年第21期的卷首语《长故事的陪伴》,讲的是为什么电视剧越来越长,原因是在碎片化时代,人们更愿意看长故事,因为,越是碎片化时代,人们越渴望完整性,渴望在完整性中找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单是看每一期的卷首语就能获得一定的知识、道理,让我们在阅读中获得金玉良言。不像一些网络小说简直是滥竽充数,不值一文,虚舟飘瓦。

每一期《读者》的内容分为“文苑”、“人物”、“社会”、“人生”、“生活”、“文明”、“悦读”、“点滴”、“互动”、“艺术”十个部分,每个部分都等价连城,具有各自存在的意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人物”。在“人物”中,我认识了弸中彪外、虚怀若谷、外圆内方的张乐平,才高八斗、学贯中西、春风和气的黄永玉,才华横溢、秀外慧中、天真烂漫的林徽因,胸怀大志、碧血丹心、与物天忤的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博学多才、恢奇多闻、克勤克俭的哲学王子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通过《读者》,你不仅可以了解各种各样的名人趣事丰开阔眼界,还可以获得很多的知识丰富精神世界。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读者》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走进《读者》,我将成为读者,度过一段有益有味的时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说《读者》——成语掉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