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德高望重、玉树临风的心理师。为尊者讳,写这个故事时,我需要给他另取一个名字。可我想啊想啊,想破头也想不出比「吴益军子」更为尊贵的名字了。怎么办?那就借他用用呗。
好了,既然他跟我同名,那我就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他的故事吧。
连载中,第五篇;上一篇:[连载·一具心理尸·第二卷④]一个心理师终于在睡梦中明白了「好死不如赖活」的道理......
1.
谁帮得了我呢?我有些绝望了!就在这时,有人跟我讲了个挺有意思的故事——多半是她自己的故事。
她说,暗恋中的人日常有两件大事——一是各种渠道关注对方的动态,二是做心理测试;热恋中的人日常有两件大事——一是粘着爱人,二是做心理测试;失恋中的人日常有两件大事——一是通过各种方式疗伤,二是做心理测试……在她看来,我的情绪问题就跟爱情问题一样棘手,也该去做一些心理测试,还顺手给我推荐了一堆。
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玉树临风的心理师,我早就注意到心理测试,尤其是性格测试很流行、非常流行。
我从网络上那铺天盖地的心理测试能感受到,人人都有了解自己的强烈愿望。他们要的是,给自己贴个标签(是什么类型的),好将自己同别人区分开来(是有个性的人),但又隶属于某个群体(有安全感)。
他们想着,如果还能用这类描述了自己的标签来解释、预测、控制自己或他人的行为,那就更完美了。
得说,千万别小瞧了心理测试,它能满足我们好多个层面的心理需求。
首先,人人都有认识自己的愿望,可认识自己并不容易。就拿我来说吧,在我遭受打击的时候,我常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性格、处事方式;在我受到追捧的时候,我往往又迷失了自我,好像世界都围着自己转,忘了自己是谁了。
我到底是谁?如何知道我是谁?心理测试多多少少可以帮上一点忙的。
再来,大部分人都不希望被看成异类,而希望被分类,贴个标签。当大家被贴上相似的标签,沟通会变得容易——同类人更容易相互理解和相处。
实际上,确实有一些测试给我提供了认识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框架,帮助我快速了解别人和学会如何与别人沟通、相处,比如一些我看不上眼、但还挺管用的职业性格测试。
还有,我们对未知世界总是充满了好奇,还怀有或多或少的恐惧,渴望着能一语道破天机,指引生活。
比如说,我身边就常有人问: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你知道我梦见满嘴牙掉光光预示着什么吗?你知道潜意识里有什么吗?……就这一连串的疑问,诸如罗夏墨迹测验之类的心理测试总是能给出一些蛮有意思的说法。
最后,有些时候,我们不敢相信自己可以应付一些挑战,或者不确定自己还有独特的另一面,对不对?这个时候,心理测试,特别是专业的心理测试就派上用场了。
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说,当心理测试的结果与我内心的期待一致时,是能给我一些积极的暗示和鼓励的。
2.
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相比说教的文字,心理测试对我们的影响会更大一些?对于这个疑问,我的判断是,很多测试都能生成一份看上去挺唬人的报告,以图表和数字描述出一个人的心理状况。
这里一个重要区别是,相比干巴巴的说教,测试报告就显得精确些,是可以把握的,也值得认真对待。
这里会有这样一个疑问:网络上有很多开放的心理测试,大家都可以上网去自测,还很快就能生成一份详尽的测试报告,能直观地看到测试分数;那么,该如何解读这份报告,解释这个分数呢?
在我看来,面对花花绿绿的测试报告,解读者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
首先,对于一份测试报告,非专业人员未必能看明白,就像很多外行未必能看明白一张医学片子一样。
要知道,为对测试报告能有更精确的解读,专业人员除了要看测试报告里呈现出来的信息,他还得了解当事人的相关资料,一如医生在分析片子作出诊断之前,少不了要询问病人一大堆的、能烦死人的、还不得不搭理的问题。
其次,测试报告描述了当前状况是什么样子,但要问这种状况持续多久了、什么原因造成的,就瞎了。
问题是,诊断心理病症只看当前的心理状况哪里够呢?要知道,那是要参考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然后看过去一个月,有的是三个月到半年,甚至两年内的心理状况,才能作出个差不离的诊断。
就说我的情绪问题吧。我一天中大多数时间里,都处在抑郁的状态,而且几乎天天如此,基本不受环境影响,持续至少八年了。
对早年感兴趣的活动,比如抽烟、喝酒、打牌……,我都丧失了兴趣,勉强为之,也体验不到愉悦感。我不是跟很多人说,我把这些「戒」了嘛?那不是真相!
对于读书、写作、跑步……,虽然还在坚持着,但也明显感觉到精力不足。比如说跑步,跑个十几二十公里就累到喘不过气了。
更要命的是,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越来越自卑,还时常无理由地责备着自己,罪恶感更是挥之不去……怎么解脱呢?我冒出了自杀的念头,为此犹豫不决。
…………
看到没?我认定自己得了抑郁症,不是因为它时髦,而是我真的病了!
3.
刚刚说的心理测试,是通过一套标准程序建立测试内容,制定评分标准,固定实施方法,而且具备主要的心理测量学技术指标。目前得到认可的在临床上有着广泛应用的心理测试多得很,比如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90项症状清单(SCL-90)……;这类测试给人感觉很专业。
相比专业测试,趣味性较强的心理测试通常是投射性的——将考查目的隐藏起来,使人不设防地去作答。比如说,列举出一些动物,让我们按照喜爱程度去排序。事实上,这是将我们喜爱的动物所具有的拟人化性格特点进行排序,表现出的便是我们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事的态度。
无论如何,都要引起重视的是,专业测试和趣味测试那三个关键区别。
首先,在信度上的区别。信度说的是一个测量工具的稳定性。比如说,用尺子来测量我的身高,今天的测量结果和一个月后的测量结果大抵是一致的。这也就是说,尺子测量身高的时候,它的信度比较高。
相比趣味测试,专业测试有着更高的信度。
其次,在效度上的区别。效度说的是测量结果和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比如说,拿尺子来测我的体重,肯定是测不出什么名堂来的。这也就意味着,若用尺子测量体重,它的效度是不够的。
相比趣味测试,专业测试有着更高的效度。
还有,在常模上的区别。临床上应用的专业测验,除了都经过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另外特别重要的是,它们都有特定人群的常模。比如说,我们夸一个三岁小孩聪明,那一定是将他和三岁小孩来比较的;在夸一个十岁小孩聪明时,也一定是将他和十岁小孩来比较的;这个比较对象就是所谓的常模了。
事实上,我们只有知道了一般人——作为比较对象的常模群体——怎么样,才能对测试对象做出解释。
可惜呀,有些心理测试可能在国外用得比较多,而在国内却没有经过信度和效度的检验,也没有相应的常模,那么在解释测试结果的时候就需要格外小心了。
因为呀,我们在解释这类测试的结果时,可能是将测试对象和外国人来比较的,而不是将他和他所在的群体来比较的。比如说,市面上非常受欢迎的九型人格测试,它在国内缺乏信度和效度的检验,也没有相应的常模。
说到这,我想起星座。要我说,星座跟心理测试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因为星座是依据出生的月份来划分的,而心理测试考虑的则是心理发生和发展两方面因素——一个是遗传,一个是环境。
照这么说,玩星座、做趣味测试就没什么意义了吧?我猜想,一定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谁要是问我这个问题,我都懒得回答,飞一个白眼,就好似在说:「星座和趣味测试是多么好玩又好玩的东西呀,这个人怎么会问出这么傻的问题来?」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诊断我这样的奇葩,传统的专业测试,无论信度,还是效度,乃至常模,都有硬伤。
或许,真应该与时俱进,把大数据、人工智能之类的高新技术搬出来。
4.
不难想象,冯特早在一百多年前建立他的心理学实验室时,他和整个学科一定都面临了很多的困难。那他是怎么面对的呢?我想象着,为不放弃心理学研究,他选择在研究方法上退而求其次了,或者说,委曲求全了;他有着那么多的不得已。
那么,心理学思维和方法方面的「不得已」,都表现在什么地方了呢?
首先,由于无法搜集或者无法很容易、很快速地搜集到全体研究对象的数据,不得已用样本代替全体。
再来,由于无法很好地在现实生活中观察想观察的现象,不得已在实验室环境中创设各种非真实情境。
还有,由于心理过程和行为的量化缺乏统一标准,不得已由研究者将心理学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概念。
…………
颇尴尬的是,由于先入为主,这些因为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就一点一点地变成学科规范了;更尴尬的是,这些方法已然在心理学研究者的思维中根深蒂固,影响着心理学的实验设计、结果推导、研究评价等方方面面;最尴尬的是,它还制约了我论文的写作、学位的获得,太过分了。
就有人憋不住要作一个反事实的思维——如果冯特他老人能够很容易地测量所有人的数据,他会怎么做呢?不谋而合,我也相信他会去测的,而不是仅仅依靠几个研究被试的数据。
当然,这样说缺乏实证精神,毕竟历史无法操纵。好在,我们迎来了大数据时代,许多问题已经不需要退而求其次了。在这变革的时候,心理学不需要固执于本来便是委曲求全的方式,当换之以本来就应该如是的方式来看待心理学问题。
在大数据背景下,心理学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实体实验室的依赖,不再局限于实验室招募的小样本或问卷调查采集的随机样本,而是最大限度、最为高效地扩充潜在的研究对象,从而面向趋近于总体的样本、尽可能全面的数据。
与此同时,大数据还能够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更为多样、异质的样本,并使研究者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最大程度地规避掉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受到各种复杂、无关的干扰。
心理学有四个基本目标,即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传统心理学多关注描述和解释两个目标,对于预测和控制则明显有些力不从心。在大数据时代,这种状况就有了改观了。
比如说,有关心理健康的预测,可以利用被试的网络痕迹代替通过问卷收集的数据,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基于网络行为的心理健康预测模型,计算被试的心理健康状态评分。
看到没?大数据带来的变革必将使心理学在预测与控制方面大展身手。
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玉树临风的心理师,我需要适应这样的变革, 并将大数据的思维模式有机地融入朴素的认识论。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也许连「大数据」一词都将不再被提起,就像我们只有在停电时才会意识到我们身处一个电的世界,但我们不会时常提起它。
5.
可以预见,大数据来了,人工智能也就不远了,心理健康服务应该也能轻松很多了吧?讲真的,一想到人工智能在心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我就兴奋的不得了!
首先,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心理服务系统结合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加精确地诊断与预测来访者的健康状况。
在大数据平台上,每个案例都可以在保护来访者隐私的前提下成为系统学习的素材。就像AlphaGo可以在一天内学习完100万个棋局一样,每个智能心理服务系统也可以随时从大数据平台上学习无数新的咨询案例。
我完全有理由相信,智能心理服务系统能够通过这样的学习,在常规问题的处理上达到优秀心理师的水平。
再来,我们知道,一个优秀的心理师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督导,才有可能成熟起来的。并且,心理师的成长经历,沉淀后就是他个人的智慧和财富,本人即便再热心也很难学了去,外人即便再眼红也很难搬了走;谁的就是谁的。
与之不同的是,智能心理服务系统能够在一瞬间完成一个心理师数十年的训练,并且能够无限地复制和传播这些经验。
这也就意味着,当社会急需大量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时,智能心理服务系统可以迅速地做出响应,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这种模式下,心理服务成本可以大幅降低,心理服务技术可以惠及许许多多人。
还有,心理服务通常都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比如说,每周不超过三次,每次不超过一小时;诸如此类。这样的设置主要是从心理师的工作节奏出发的,因为心理师是人,需要休息,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受到来访者随时随地入侵性的打扰。
那么,如果发生了突发性的事件,来访者需要在预约时间之外得到心理师的专业陪伴了,可怎么办呢?
显然,人工智能担当的心理师可以满足来访者合理的和不合理的要求,它可以全天候地陪伴来访者。来访者甚至可以订制个性化的心理服务系统,实现终生陪伴。
此外,这种由人-机对话构成的关系还能有效地避免由人-人对话构成的关系衍生出来的难以避免的伦理争议,比如「移情和反移情问题」「双重关系问题」「心理师的工作界限问题」……
可以大胆说,由人工智能代替人类心理师向来访者提供相应的心理援助,在技术上是没有太大障碍的。
正因此,不少人觉着,有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加持,若再有云计算来站台,任什么心理问题,弹指间就解决掉一半了!
讲真的,我,以及我身边的一小波人,是乐观的,但还没有那么乐观。
6.
人们常说,「来访者希望从心理师那里得到的正是『他希望得到的』」。来访者带来问题的同时,也带着某种期待;而他之所以需要得到心理师的帮助,是因为他对问题的理解与自己的期待之间出现了意义的断裂,从而导致某种认知冲突;来访者的期待正是要弥合这种断裂。
在这过程中,心理师所做的工作则是引导来访者改变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或者说改变期待,从而化解认知冲突。这种改变都围绕—个核心,即「生活的意义」。
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的理论都认为,「生活的意义」是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建构」出来的。
比如说,对于嗷嗷待哺的婴儿,所谓「华丽的衣服」「社会地位」「白富美」「尊重」「性」……都是没有意义的,而「婴幼儿奶粉」「妈妈的吻」「玩具车」「奶嘴」「糖」……对他却至关重要;但是对于一个生活在南方小山村里的成年人——比如说,我——而言,前一组概念可能成为我毕生努力的目标,而后一组概念则只不过是某些遥远的回忆。
这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状况:来访者在之前的生活经历中建构了某种生活意义,但这种建构并不能适应他眼前的生活。也就是说,他的建构本身可能发生了某种偏差。心理师的工作就是帮助来访者调整自己的建构,或重构生活的意义。
那么,人工智能又究竟能否帮助来访者建构或重构「生活的意义」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和我身边一小波人的质疑主要出自这样的考量:作为「非人类」的人工智能,或者说「非生命」的人工智能,能否对人类的意义建构产生影响。
在「非人类」的层面上,我们的确能够观察到许多「非人类」物种对人类心理问题的治疗贡献,比如海豚、猫等动物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以及孤独者和某些宠物之间的依恋关系。
这些案例似乎表明,动物甚至包括植物都可以和人类发生互动,并在这种互动中实现生活意义的建构。
在「非生命」的层面上,不可否认,人类也可以通过与各种「非生命」事物的互动而实现自身生活意义的建构:在某些文化背景中,人们面对物质的偶像做祈祷,甚至对某个想象的图腾符号做忏悔;也有人通过对某种物件的持有、收藏或加工,来实现自我精神的养成。
在类似的活动中,某种非生命的「物」为当事人生活意义的建构提供支持,从而具有心理治愈的意义。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在生活意义建构这个心理服务的核心功能上,无论是人类的心理心理师还是动物,甚至某种非生命的存在,都可能为特定的来访者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持,从而实现心理服务的目的呢?坦白说,我不能确定。
我能确定的是,如同人工智能在其它领域的发展一样,它不过是人高效率完成工作的辅助手段——人工智能让人摆脱许多琐碎任务的约束,更加专注于问题本身。
所以呢,我和很多人有着相似的愿景:人工智能心理服务系统帮助资深的心理师完成来访者的初步筛查,对问题诊断给出测量性建议,并帮助心理师形成案例记录,甚至应对一些常规性的问题;而心理师则能够专注于对来访者的困难问题进行研究,并且为人工智能提供「督导」,指导它做出更精确的评估,提升应对技能;同时,人工智能心理服务系统还可以扮演来访者,成为年轻心理师的学习「素材」。
7.
扯这个愿景让我意识到,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玉树临风的心理师,我若想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处理好,还得放下身段、拉下老脸、气下声低去求助别的心理师;太伤人了。我好想骂人啊——如果骂人能让我心情好一些的话!
连载中,第五篇;下一篇:[连载·一具心理尸·第二卷⑥]一个心理师为了让自己痛快一些,想到要找个人痛骂一顿……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