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工信部发布《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 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议书》,倡议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组织科研和生产力量,把加快有效支撑疫情防控的相关产品攻关和应用作为优先工作。
在这一个月中,BAT“大厂”之外,AI独角兽企业和初创公司们都积极加入抗“疫”一线中。与此同时,在“黑天鹅”事件下,新场景和新机遇也在出现。
初创企业的“意外惊喜”
2月19日,在武汉金银潭医院近2000平米的大厅中,YOGO的喷雾消杀机器人只用了3三分钟就完成了它的首次任务。除了消毒之外,医护人员所需的快递物品也可以通过它来递送。
这台多功能喷雾机器人的创造者是YOGO Robot,它是一家致力于无人配送的机器人公司。从2015年创立至今,YOGO完成了技术研发、产品打磨、量化生产等各个环节的突破。在去年1月份,YOGO推出了全球首款群体机器人配送系统,通过智能配送站、配送机器人和IoT系统的分工合作,实现了楼宇无人配送全环节服务流程的闭环。
即便无人配送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用户的对它的体验和“习惯”仍需一段很长的时间。而在疫情之下,无人配送的价值被真正凸显出来,更加快了用户接受和习惯的速度。
在上海中星城写字楼,无人配送机器人从外卖小哥处接过餐食,自动过闸门、呼叫电梯、“搭乘”电梯、躲避人群,最终将外卖交到用户手上,顺利完成任务。
在实际场景中,单台YOGO无人配送机器人一天最高可配送160单,每一次可以配送4单,每趟平均配送时间为5分钟,而人力则需要10-15分钟。机器人要在室内环境里与人共存、自由行走,需要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水平,但不同于马路, 室内没有交通规则,工程师们还需要给机器人制定行为规范。在技术方面,YOGO选择了采取“全栈冗余”的手段来提升安全性,并将其贯穿传感器到AI系统,再到系统测试及复杂场景应对的各个环节。
YOGO的工作人员透露,在整个春节期间,其无人配送机器人订单上涨了2-3倍。但疫情对其供应链厂商的复工带来了较大影响,当下他们的复功率在30%-40%,预计到三月中旬,供应链的复工率会基本恢复正常。面对激增的订单,YOGO的计划是提高第二季度的生产节奏,根据订单具体情况,提前1-2个月进行备料。
YOGO CEO告诉记者,无人化配送将会成为未来十年的刚需,这一特殊时期也成为探索未来服务模式的最佳时期。“过去,培养用户新的消费习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高昂的获客成本。开工后,人们会更加关注写字楼的安全。尽管专家预测这次疫情会影响的时间会在3-6个月,但对人的认知和习惯教育的影响会持续1-2年。人们希望获得更加安全的配送方式,它会加速无人配送的到来。”
事实上,面对此次“危机”,YOGO不仅将无人配送机器人真正推到了日常生活中,更发现了新的用户需求。
针对许多楼宇、园区客户对于“消毒”的需求,YOGO在配送机器人的基础上,参照已有的消毒方案进行优化,研发出一个独立的消毒模块与配送机器人相结合,正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值守的YOGO喷雾消杀机器人也随即诞生。与此同时,YOGO正着手2.0版本智能消毒机器人的研发工作。YOGO的工作人员透露,2.0版本的智能消毒机器人消毒能力将是1.0版本的10倍,预计将在近期上线。
目前,全国已经有6个城市,23个楼宇在使用YOGO喷雾消杀机器人。YOGO还估计,根据当前的市场情况,智能消毒机器人正式推广后,订单量将在千台左右。
AI独角兽们的“加速”
在北京牡丹园地铁站中,旷视AI测温系统“明骥”正在“忙碌”地寻找疑似发热人员。相比较人力测温,“明骥”每分钟就能完成300人次的测温工作,而且不需要打断行人的通行。
“明骥”的基本原理是“人体识别+人像识别+红外/可见光双传感”技术结合。在众多来往行人戴口罩的前提下,“明骥”凭借人脸识别技术优势可以精准迅速找到“额头”部位,再利用热成像摄像机进行快速测温,最后根据黑体校验,使得测温误差在±0.3℃之内。
在旷视看来,在疫情的“危”中,也暴露了真实的需求场景。在解决城市人流密集场所的防疫测温难题方面,旷视其实有着独特的优势。在AI技术应用中,旷视的长项就是人脸检测、图像感知和智能设备,此外,其在“智慧城市”布局方面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旷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实际上,红外测温多用于森林防火和工业,对于温差容忍度比较大,但在人体的测温上对于精度要求就非常高,精度要求在零点几之间。此外,如何识别面部遮挡物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旷视解释,“明骥”不会对过往人群进行人员身份的识别,能搜集分析的数据是每天通过检测设备的人数和疑似发热人数。
目前,“明骥”已经在北京海淀政务大厅、北京市部分地铁站、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部分办公楼宇上线应用。
除了在防疫一线外,AI也被快速应用到了医疗一线中。在疫情中,CT影像分析成为重要的筛查手段之一。在部分医院,甚至有日均CT量超过1000例的情况出现,医生的疲劳程度可想而知。
2月5日,依图医疗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智能影像评价系统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部署,开始工作。
依图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影像系统采取人工智能全肺定量分析技术,通过图像算法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T影像的智能化诊断与定量评价,并对局部性病灶、弥漫性病变、全肺受累的各类肺炎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临床专家可以根据其所提供的信息做决策、实现快速精准诊断和分诊断。相比较传统手工勾画ROI的方法进行量化评估需要约5-6小时的时间,AI系统在2-3秒内就可以完成定量分析。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查云飞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是疫情防控的攻坚阶段,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病例在基层医院或社区卫生中心的检出和隔离事关大局,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不仅在快速分诊和病情定量评估上发挥作用,下一步期待基于5G技术的远程AI系统能为辅助基层防控,夺取战疫全面胜利发挥独特作用。”
AI新起点
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了许多的企业的正常发展,AI和机器人创业公司们也不例外。AI机器人独角兽公司优必选科技的工作人员坦言,就自身来看,国际部分业务受到延期影响,国内业务短期也有所停滞,目前随着复工复产已经开始逐步恢复,长期来看依然向好。
在优必选科技CBO谭旻看来,“在这次疫情中,5G、AI、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开始发挥重要作用,疫情过后社会会重新审视技术的价值。我们相信,未来AI机器人会在公共突发事件、公共安全治理、城市运行、医疗康养等领域发挥重要的实质性作用,协助甚至替代人类去做危险性的工作。”
事实上,优必选科技似乎也在特殊时期中找到了机器人新的落地场景。此前,优必选科技优先开发AI教育、公共安全、党建及政务、商用服务、机房运维等应用场景。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中,优必选科技机器人先后出现在交通收费站、医院等岗位上。2月27日,在深圳新冠肺炎患者唯一定点收治医院第三人民医院,优必选科技室内测温巡检机器人AIMBOT(智巡士)、室外智能防疫机器人ATRIS(安巡士)和医疗咨询机器人Cruzr(克鲁泽)分别在发热门诊和门诊部正式上岗。
在此之前,优必选科技的5G机器人义警“黄田田”也已经在深圳鹤洲检查站24小时执勤,以减少人员近距接触带来的感染风险。优必选科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黄田田”可以节省4名警力,并融入了义警指挥调度系统,能和10万义警队伍实现实时通话,随时沟通当前情况。而优必选科技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联合推出的警用巡视机器人“建国”,则打通了公安部身份证数据库,可以进行远距离、无接触的进行身份证核验。
在此次疫情中,无论是AI医疗影像、算法算力应用于开发医药研究、诊疗机器人辅助等专业应用,还是消毒机器人、AI测温等防疫应用,都表现不俗。对于AI企业来说,这极大拓展了AI的应用场景,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更为有价值的是,这或将推动AI行业更快的发展,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针对疫情恢复后,如何运营与医疗、防疫有关的应用,各家也早有准备。旷视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旷视优先级最高的任务就是进一步提升遮挡人脸与温度的检测精度,接下来会在商厦写字楼楼、园区楼宇、学校医院等需要测温的场所进行覆盖。“经历过非典和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后续对于疫情的防御会逐步常态化——技术的发展让这一切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