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现孩子奋进的心理密码
奥迪里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追求卓越,是人的本性。你的孩子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差生和优生之间的差别,不是能力而是心理。
让孩子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正确的生活态度,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工具。他能够挽回错误,完善缺陷,还能令人种懒信心让消极的影响也具有积极的意义。还能够令人重两芯芯重拾信心,让消极的影响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那么就要培养他积极的生活态度,永远正面看待问题,永远阳光看待事件发展。
2.帮助孩子寻找活着的独特意义
父母可以期望孩子成才,成才,但不要把自己幻想中的人物人生角色强加给孩子。因为孩子已经开始感悟收获,开始触摸自己。他有自己的人生渴望,有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现方式。
父母对孩子的未来充满期待,这是一种正常的态度。但是不要给孩子的未来及早定性,即不要过早给孩子安排一个固定的角色。因为孩子发展的过程中你不知道他擅长什么,也不知道他的潜力正在暗中发展哪一方面的能力。要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让孩子自己掌握自己的未来。
3.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
很多父母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无论在孩子身上发生什么事情,错误的事,失败的事,自己不喜欢的言行或者被众人不看好的言行,父母都不要过度责备孩子。很多时候,孩子可能真是不懂是非,或者能力没有被挖掘出来。父母要有耐心,要能乐观看待孩子的一切,给予孩子指导,对孩子表达自己的信任,那么孩子就会朝着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溺爱是错爱,不让孩子的经历风霜雨雪,孩子就永远长不大,成为寄生虫或者依赖者。如果你想要孩子的内心强大起来,那么首先得能放手做教育,把孩子当成能独当一面的个体。
4. 别让自己成为孩子的阴影
父母和孩子既可以相容,也会相斥。当父母过于关注自己的成功,拿自己的成功来做孩子的标尺时,孩子可能就会受到伤害。
父母可以为孩子制定目标,但这个目标必须要在孩子的内心得到承认,否则这个目标只会让孩子感到压力,也成为两代人矛盾的焦点。
我们常会听到一些优秀父母这样抱怨,为什么我哪儿不好她就学呢?我那些好的地方,你怎么不学呢?心理学家认为学坏很容易,学好却很难。因为学坏不需要克制自己、压抑自己,甚至只需要放纵自己; 而学好,却需要不断思考,不断练习,不断修正。当然孩子小时候学坏只是暂时的,只要父母能够及时予以纠正,那么孩子终究会走到正路上来。
5 别用点滴行为拼凑孩子
一些喜欢唠叨的父母,或者喜欢秋后算账的父母,在教训孩子的时候,总是会列出无数条孩子的错误和缺点,企图让孩子深刻认识自己,这么做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任何孩子都有缺陷,任何孩子都会犯错,在看待孩子的错误时,父母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要引申发挥,唠唠叨叨,对孩子进行过度批评或者对孩子的错误进行深度挖掘,刺激他的羞耻感。这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让他无法全面看待自己,无法找到修正自己的力量。
生活是由点滴组成的,孩子也在点滴的生活中得到启示,慢慢领悟或对或错的生活哲学。一旦发现孩子的理解是错的,就要纠正孩子,这样他才能形成正向的人格。
父母要做细心的观察员,孩子的点滴变化都是有原因的,如果父母不及时纠正这些变化,就可能会成为一种习惯,最后由量变到质变是孩子的人格出现偏差,在寻找原因时,父母要注意方式,不要给孩子压力,也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
6 帮助孩子扫除精神恐惧
帮助孩子找出恐惧,其实很简单,一是锻炼孩子的勇气和自信。二是为孩子正确解读那些让他产生心理阴影的场景。
孩子之所以会自暴自弃,是因为他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尤其是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不信任,如果这种怀疑是可靠的,那么父母要帮助孩子提升他的技能,改变学习方法,如果这种怀疑,这是因为受了外界负面评价的影响,那么父母就要用正面评价给孩子洗脑。
大人都有非故意过错,何况孩子呢?在对待孩子的非故意过错时,父母要采取宽容的态度,认真分析孩子产生错误的原因,把一件不好的事情,用幽默轻松的方式给孩子解读,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同时也可以避免孩子产生心理负担。
对于一点自信都没有的孩子,必须给他一点成功的滋味,尝尝,让他知道自己也是有能力和前途的,这样他的奋斗激情才能被激发。
一次成功,虽然不能治愈孩子长久的恐惧,但它却比心理暗示万人鼓励都有效得多。所以对于那些处于失败中的孩子,父母要给孩子制造成功的机会,而且要持续不断的给孩子成功的刺激,这样有助于他稳固自己的信心,有助于他激发自己的潜能。
不同的孩子面对不同的变故会有不同的反应,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为了让孩子能更好的应对变故,我们要做好预防,增强孩子的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同时在孩子突然遭遇变故时,要给予孩子心理安慰。
7 为有弱点的孩子营造平衡感
任何孩子都有弱点和缺陷,从某种程度上说弱点和缺陷,更能体现出孩子的本性,更能反映孩子对于自己生命意义的解读方式。当然,弱点和缺陷带给孩子的,一定是挫败感、自卑感和无力感,这会影响孩子对生命的解读。父母,我们要让孩子在全面看待自己,满足自己优秀之处的同时,也能接受自己的不足,综合评价自己。
安全感对于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他甚至直接决定孩子对自我潜能的挖掘力度,但如果孩子没有归属感,那么他的安全感也会降低,并影响他的自我塑造。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这个思想已经十分落后了,要知道对内心纯净的孩子来说,仇恨将是最大的成长障碍,它不但会影响孩子对自己潜能的挖掘,会影响孩子与他人之间的相处,还会让孩子的心理变得扭曲。所以如果孩子受到侮辱,那么父母要想办法让孩子释怀,同时不要记仇。
8 让压力成为孩子坚强的筹码
人有自卑感是很正常的,任何人在面对压力困境的情况下,由于看不到自身努力,能改变状态,都会产生自卑感,产生自卑感后,有的人会想办法去改变自己,有的人只会想办法欺骗自己,如果你的孩子是后一种情况,那么你就必须纠正孩子。
孩子不能总以超越别人为目标。
不要过度的夸赞孩子。能得到欣赏的孩子会非常自信,因此孩子缺不了父母的赞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父母的赞扬言过其实或者空洞无物,那么孩子就会产生自负。如果父母的赞扬言过其实或者空洞无物,那么孩子就会产生自负情绪,经受不了挫折。
过于苛刻的要求孩子就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就是在剥夺孩子自我发掘的权利,也是在摧毁孩子自我构建的能力。过于苛刻,还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让孩子随时想要爆发,一旦无法爆发就会自我摧毁。
9 别让“刻苦”二字,把学习弄苦了
苏格拉底不喜欢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更喜欢让学生自发思考、学习。他认为,无论是自然科学的学习,还是孩子的心理和大脑发育都离不开激励。父母如果能更好的激励孩子,那么孩子就能学会自主学习。
成绩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符号,代表着孩子学习某种项目的状态。如果父母过于看重成绩复议成绩很重要的人生意义,那么他就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10 关注孩子的群体生活
为什么教育心理学常说,一定要爱孩子多陪孩子,给孩子心理成长真正需要的东西?就是因为父母孩子之间的关系会影响到孩子对社会情感的解读。如果父母不陪孩子,那么受忽视的孩子就会变得不自信,不愿意与人建立信任关系。如果父母溺爱孩子,那么孩子就会把自己当成法律。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经常闹矛盾,那么孩子可能就会把这种仇恨心理蔓延到社会中。因此,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对教育极其重要。
让孩子自行解决交往中的问题。孩子刚开始和其他孩子交往时,难免会受原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左右,会和其他孩子产生冲突和矛盾,父母这事最好不要插手,孩子会自动调整和他人之间关系的距离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