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是读书,还是表演

写给母亲

前天,在网上买的贾平凹的散文集《游戏人间》到了,急不可待地翻看,第一篇就是《写给母亲》的小短文。昨天,同学在朋友圈转发了《朗读者》第六期,斯琴高娃老师正好朗读的也是这篇散文。我都看了,两者给我的感觉如此不同,我觉得有必要写点东西。

原文中,贾平凹以一贯的质朴、白描、精准的文字再现了母亲虽死犹在的情绪、画面、场景。在作者的情感世界里,甚至延伸到现实世界,作者认为母亲没有死,而且作者觉得母亲也不认为自己死了。

母亲只是睡着了,母亲临终前躺下让妹妹给洗了擦脸的毛巾,梳子放在枕边,钥匙也是系在裤带上没解下来,母亲都没有交代任何后事,母亲怎么会死呢。母亲牵挂着儿子,那种直白的表达爱的语言“谁想哩,妈想哩”不停在作者打喷嚏里的时候出现。作者写作时,母亲不再走动,怕打扰了儿子,看得时间久了,叫儿子一声,“世上的字你能写完么,出去转转么”,有声音,有画面,很温暖,很踏实,很真切。既然如此,母亲就在身边,怎么会有悲伤,只是作者看到了墙上的相片,给香炉里上香,叫妈时,无人应答,有点怅然若失。

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眷恋,母亲对儿子浓浓的爱,跃然纸上。

文章到了最后一小部分,母亲去世的三周年仪式,在老家棣花母亲的坟上,现实告诉了作者,母亲是真的和自己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地下,阴阳两隔,再难相见,巨大的反差,让作者悲从中来,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多么不愿意,可是母亲是真的死了!

再看斯琴高娃老师的朗诵,眉头紧锁,表情凝重,从一开始就渲染了落泪的气氛,接着镜头里董卿哭,观众哭,高娃老师哭,后面表演也越来越夸张,直到高娃老师大哭,董卿背转过身双手擦泪。这与原文那种若梦若醒,甚至还有一层层淡淡的温暖很不相符。

我听高娃老师的朗诵,我大脑里没有了作者和母亲相处时的种种生动画面,文字本身所具有那种律动、气质也消失了。我眼里看到耳朵听到的只是高娃老师那一声高一声低,一声长一声短的表演,而且有点紧张,我担心高娃老师读不下去了。

斯琴高娃老师的朗诵可能是一种再创作,我对朗诵没有什么研究,但是在没有阅读原文的情况下,这种先入形式我觉得会破坏原文传达出来的美和情绪,会干扰了读者自身的体验,缩小读者遐思的空间,觉得特别可惜。

对于优秀作品,读者没有读过的那种干净空白的心灵特别珍贵,它就像一片土地,而作品就是一粒种子,作品种下去,它将和这个土地起化学反应,长出什么品种的苗,开出什么颜色形状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和种子有关,也和土地有关。

当然,从《朗诵者》节目开办的初衷来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去关注、阅读那些优秀的书籍,却是特别值得赞叹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朗读者》是读书,还是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