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思

1.对于教室,大家比较熟悉的往往都是行政班级教室,而语文功能教室与普通教室不同。如果说普通教室是集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科目于一个教室授课,像一个“大杂货铺”的话,那么,语文功能教室更像“专卖店”,“店”里只有语文一个学科,唯一突出的是语文的教学特色,从教室布局到墙面挂设,从课桌摆放到教学互动,从基础训练到素质培养,每个教学环节都与语文密切相关。因此,语文功能教室就是专门教授与中国语言文字、文学阅读有关的学习场所。

语文功能教室按年级划分集中在同一楼层,每个语文功能教室风格各异。我所在的语文功能教室就极具特色,一进入教室就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书香。教室正前方除了标配的墨绿色推拉式黑板外,还镶嵌了一块电视大屏幕,黑板两侧挂有装裱精致的学生书法作品,上面书写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字幅,提示着同学们要静心学习,树立远大志向;教室后方靠墙摆放着四排书架,上面整齐码放着《史记》、《唐诗300首》、《唐诗鉴赏辞典》、四大名著等文学书籍以及各种科幻小说,名家散文集等,粗略估计一下大约有三四百本之多,供同学们博览、交换借阅,形成了一个微型图书阅览区;教室南、北两侧各装裱着一幅名家的墨宝,上书“室雅人和”,给人以雅致大气、心如静水的安宁感。(黄俊尧)

于我心有戚戚焉。

过了年,我也要行动。

讲小古文时,遇到某地名词,常打开电子地图,带学生做地域风情游。学生如沐春风,我也畅然。

语文,本是愉悦身心的科目,即使泪水婆娑吧,也会感到浑身舒坦的。

由语文而历史,而地理,而哲学,而政治,而经济,而风土人情,而盎然生命之觉悟,简直包罗万象,不亦乐乎!

我理想中的教室,大幅世界、中国地图是必备的,这叫心怀天下;学生的优秀作品,悬挂“示众”,这叫榜样的力量;师生间、生生间的真情絮语,“诏告天下”,这叫驯养共情共荣;书报杂志独霸一隅,芳香四溢,这叫销魂的精神之乡。

近了,这理想中的教室!

2.什么是精读?精读的本质其实是学习,是研究,是思考。精读的目的性是比较强的。出手一定要有所收获。但高效精读不大容易。首先是读不懂,其次是不会读,不知道宝物在哪里。所以精读需要有人带领,学会精读。

网校的底层代码系统,主要是解决精读效率问题的。过去我们讲不动笔墨不读书。但很多孩子是茫然的。究竟写点什么,记录点什么呢?完全茫然无知。现在有这个代码系统,阅读就有一定的章法了。(萧愚)

精读的确需要高人带路,否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什么情况下无需高人带路呢?

大概是在个人“悟道”之后,站在新的高度审视所读,当有新领会,新觉解。

其实呢,这也是有高人带路。

这个高人,就是扬弃了昨日之旧我的新我。

底层代码是读书的“大道”。

书,内容上杂七杂八,风格上萝卜青菜,光怪陆离,不一而足。

但这些只是表相。

故事背后的道理,或者说千丝万缕之中的母板联络,才是真相。

无疑,练就一双慧眼,善于捕捉海平面之下的冰山,是读书的“大道”,是读者的大智慧。

越是经典,越是通吃于人类各个部族群落,其底层代码也越显豁。

否则,它难与经典之名匹配,也难击中四海天下的人心。

但又往往隐藏,在常见的皮囊之下,还有更贴身的打扮。

而这更深层的代码,需要慧心领会。

3.佐藤学(Manabu Sato),1951年生。历任三重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东京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东京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现任东京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科长、学部长。同时他还是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学术会议会员、日本教育学会前会长、日本教育哲学学会常务理事、日本教育方法学会常务理事、日本课程学会常务理事、日本教师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日本教育史学会理事、文部科学省学术审议会专业委员、东京大学出版会理事。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他遍访日本全国各地学校,深入课堂,与教师一同研究教学,倡导创建“学习共同体”。三十年如一日,每周至少两天深入学校,扎根中小学实地观察,是日本学校教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日本的佐藤学,是教育界的高山,是教育人不可不攀登的高峰。

4.失败,或曰挫败,从成因上看,有重复性的,有力所不及的,有偶发性的,有低级错误式的。

一在意志,自律;一在修炼,提升;一在天意,无常;一在态度,习惯。

很多时候,我们高估了自己。

觉悟了,与做到了,其间还有相当长的峰峦要你去跨越。

人生路上,豺狼虎豹不少;凡尘俗世,灯红酒绿迷幻。

小碰是快乐;

大碰是麻烦;

常碰是负担;

小财是财富;

大财是包袱;

再大犯迷糊;

小气是脾气;

大气是生气;

常生气会断气;

小了有福享;

大了心不静;

再大定不幸;

小吃补营养;

大吃损健康;

多吃卧病床。(色 财 气 名 食,摘自网络)

修行路难,回头有岸。戒之,慎之。

5.如何开启学生思考的大门?

磁场营造。大兴论谈之风,先进带动。

切近生存。选题宜切口小,又切中生存要害,以便学生不觉疏离,心蠢蠢而口欲言。

方法推介。除现身说法的熏染之外,还要有逻辑推理、言说规范等知识的传授。

思力储蓄。一靠经典大池的老汤陈酿,一靠时文佳篇的鲜爽新味。后者,《南方周末》当是首选。

(以上思考,是为年后新课程备课。)

6.知识碎片化时代,学习如何逐末而务本?

循大道,会取舍。

好钢用在刀刃上。精力分配在主调上。

以日以年,持守有恒。

7.中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里面,人数比较多的学校特别特别多,一所学校可能是有两、三千人。在欧美的一些国家的小学里面,学习者超过150人以上的学校都没有。所以你就知道中国的小学到底有多么庞大了。

日本的小学里面,平均人数在130人左右。芬兰一些国家,小学的人数可能都在60人左右。中国的大概是人家的二十倍以上人数。(佐藤学)

摒弃粗放式,走向集约化。

粗糙难有成,精致出宝贝。

面向每一位个体学生,切实助力提高语文水平,切实为他们的人生赋能。

8.这些学生们为什么是聚集在这里的呢?必须要把这些孩子和孩子们之间,制造一些关系,让他们有一些更亲切的关系连接起来,把一个一个的孩子给,比如像成为朋友这样的关系。

在这样的学校,无论老师是多么的努力,要拯救这些孩子几乎是不可能的。能救孩子们的,只有孩子们自己。我认为老师的责任是让学生救自己,创造这样一种环境。所以老师要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放低自己的声音。给学生创造一种随时能够互相学习的环境。这样才能去挑战更高层级。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样的孩子会被限定在一种低水平的学习中。如果光是专注于基础的学习的话,再努力的学习基础,用一百年还在基础学习里面。所以要让学生们挑战更高的挑战。把他们牵往更高的地方。这样大家才都会爱上学习,大家一起相互学习进步。

做更高水平的挑战,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样的话孩子就会被限定在一个低水平的学习中,如果一直这样的话,再用100年还是在基础的水平力,没有进步。所以,要让学生挑战一个更高阶的学习,用一个更高的标准把他们提升上来。这样大家才会爱上学习,一起学习。(佐藤学)

这翻译够差劲的。前言不搭后语。

不过先生所言,值得玩味。

一个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翁”精神的调动,一个是互助互学班级浓厚学习氛围的营造,一个是高挑战性学习项目的引入。

9.对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练习确实是很必要的,这没错。但请想想,是反复的练习造就了我们现在的知识体系吗?举例来说,九九乘法表,大家认为,这是反复练习之后我们才学会计算的吗?是因为我们反复的去用,我们才学会的,并非因为会背诵。反复的练习只对我们的短期记忆有帮助,对长期的记忆是没有帮助。对于长期记忆有用的是,是它本身含义的理解,如果不理解它本身的含义的话,对长期记忆是没用的。无论怎样背诵。在考试前也许会记得,但考完就会忘记。所以我认为,基础的东西是要通过不断的去运用,去记忆,比如说汉字,要使用,通过大量的阅读,去书写,才能记得牢固的。

所以,我所倡导的学习共同体,我们也注重基础的学习,但我们更注重理解,而非短期的记忆。所以,我们要通过对理论核心的理解,去挑战更高的层次。请想想,是什么让平均分那么低的学校能拿到平均分90分呢,这肯定不是靠记忆就能实现的。(佐藤学)

让知识回归鲜活的生命场景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日读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