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决策第一号:ENNweekly(长按可复制)
本文转载自2020年4月6日微信公众号“瞭望”(ID:OutlookWeekly1981),《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梁晓飞邹欣媛刘良恒丁非白齐健汪奥娜,原标题《疫后地方财困倒逼改革提速》,刊于《瞭望》2020年第14期。
“疫情对县一级税收影响最大。”西部某省财政厅一位中层干部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该省各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约七成。受税收降幅较大影响,预计一季度财政收入将大幅减少。
《瞭望》记者近日在部分省市采访调研发现,疫情对各地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突出表现为地方政府税收下滑,社保基金征缴缩水,基层政府面临“三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难度增大、偿债压力陡增、惠企政策落地难等问题。
基层干部和专家学者表示,应对财政压力,一方面,中央应统筹考虑及时纾困地方,积极防范风险;另一方面,地方应千方百计开源节流,确保平稳渡过“财荒”,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一季度地方税收断崖式下滑
贵州某县财政局局长告诉记者,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该县企业陆续恢复生产,但受前期疫情影响,该县纳税总量大幅下滑。预计一季度,该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25.5%。其中,税收收入预计同比下降41.3%。
湖南一位了解情况的干部告诉记者,湖南14个地级市(州)1至2月税收减幅较大,减幅最大的两个市(州)分别减少30%、25%左右,预计3月份减幅还会进一步扩大。这些市(州)财政本就相对困难,脱贫攻坚任务相对较重,今年工作难免会受到冲击。
安徽东部某县1至2月份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降低了16.5%。该县财政局局长指出,受疫情影响商场停业,税收大幅减少。政府基金收入(主要是土地出让金收入)基本为零。
“我们1至2月份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29%。一方面是受减税降费政策影响,市县两级政府税收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一次性非税收入大幅度减少,今年前两个月全市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还不到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西北某市财政局一位副局长告诉记者。
一些地方财政本来就紧张,现在更是雪上加霜。东北某市一位副市长说,作为资源枯竭型工业城市,近年来受去产能等因素影响,该市财政已经出现困难,今年疫情又成为冲击税收、社保征缴的重大突发因素。
“1月份企业养老保险费收入为0.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5亿元;2月份企业养老保险费收入仅为0.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亿元。前两个月累计收入1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7亿元。”上述副市长说。
支出现较大缺口
一些接受记者采访的基层干部表示,中西部多数地方本来财政就不宽裕,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地方各项支出不减,还增加了防疫经费、一线人员补贴等额外开支,对地方“钱袋子”形成较大压力。
“三保”问题突出。一些地方受疫情及减税降费政策影响,财政收支矛盾凸显,现有财力在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方面已出现较大缺口,在经济建设、改善民生方面的支出更是捉襟见肘。上述东北某市预计,2020年“三保”支出缺口约15亿元,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更是高达25亿元以上。
西部某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一季度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下降5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下降约12%。正常库款资金调度又受以前年度超调资金影响,进一步加大了县级国库库款压力,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需求面临压力。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增加。上述西北某市财政局副局长告诉记者,财政压力主要集中在债务偿还上。目前每年偿还债务主要靠出让土地,但面向社会公开挂牌出让成交量并不大,去年有的土地出让交易所有手续都办好了,由于企业资金不到位导致流拍。目前债务偿还未出现逾期,如果土地出让收入仍然减少,偿贷会受到一定影响。
以上述东北某市为例,今年全市预计要偿还政府性债务本息37.8亿元,其中市本级预计还本付息26亿元,各县区11.8亿元。当地干部认为,对该市来说,如何偿还到期政府债务,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将是今年比较棘手的一个大难题。
一些地方反映项目配套压力较大。目前部分建设项目在实际执行中要求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今年财政收入大大减少、支出增加,压力较大。
上述安徽某县财政局局长告诉记者,比如市级的各类企业扶持资金(固定资产补贴、亩均效益评价奖励、招工补助等),市、县各承担50%,县里也有专门的扶持企业的政策。疫情之下,政府更应该兑现政策,但目前来看,配套压力比较大。
以更大力度改革纾困地方财政
部分受访干部表示,鉴于疫情对地方财政带来的压力,建议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有针对性地及时出台一揽子纾困政策,帮助地方渡过难关。
有学者表示,建议中央调整转移支付结构,压减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加大对地方的财力性补助力度。特别是大幅增加对困难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阶段性财力补助等,提高“三保”支出因素的分配权重,切实增加地方可用财力。
山西一位从业30多年的县财政局局长说,年初安排财政预算时,转移支付补助17亿元,其中近6亿元是共同事权。“共同事权名义上也是财力,实际上和专项一样,是戴着帽子下来的,基层没有自主性。”他建议减少类似“半专项”,赋予基层更多自主权。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副教授胡荣才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调整增值税等共享税种的地方分享比例,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来源;今年减税降费可由中央财政承担,以减轻地方负担,相应适当扩大今年赤字规模来弥补减收缺口。
湖南某市财政部门负责人建议,中央和省级政府可加大对市县两级政府重大项目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提高中央和省级相关补助标准和承担比例。另外,还可以加大政府债券资金的支持、倾斜力度,特别是提高对公益性项目一般性债券的支持额度,纾解市级和区县项目建设压力。
“涉及财政资金各级分摊的重大事项,上级在出台政策之前应充分征求地方意见,了解各地方财力情况,并且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相关分摊比例标准,使政策更加符合基层实际。”上述负责人还表示。
一些基层干部还表示,只有市场主体全力运转起来,社会消费力迸发出来,政府“财源”才有保障。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各地复工复产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不少堵点、卡点和断点。在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的同时,必须千方百计提高企业复工复产效率。
东部某县一位财政部门负责人建议,在财税来源有限的情况下,今年必须更大力度地节流过紧日子,大幅度压减三公开支,清理并盘活存量资金。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总监制:苏会志
监制:程瑛
责任编辑:王婷
任何事宜请后台留言
或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喜欢的朋友请多多分享
长按指纹自动识别二维码即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