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刀伤人背后:别人家的孩子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恶魔

持刀伤人背后:别人家的孩子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恶魔_第1张图片

01

几天前,真被米脂的持刀伤人案吓得惊出了一身冷汗。凶手的可恶与可恨程度令人发指,无辜死去的孩子更是让人心痛如绞。

凶手赵某目前已被警方控制,所有人都在等最后的官方调查结果,但不管怎样,那已经逝去的生命却再也不能复生,这个五一,又有多少家庭正在极度痛苦中度过?

案件还在持续调查和发布中,也请大家以官方最终发布的消息为准。

持刀伤人背后:别人家的孩子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恶魔_第2张图片

今天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世界各地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校园欺凌和面对学生施暴的极端暴力事件?

而且这些施暴者,甚至很多都是未成年人?

赵某最为可恨的一点,是他称以前自己读书时曾被人欺负,因此产生恨意。可他最终却选择了与自己风马牛不相及的无辜弱小的孩子。

面对这些只有12、13岁的初中孩子,他持刀行凶的时候怎么下的了手?要知道,自己现在可是个28岁的成熟男人了!

这个世界总有很多事情,太让人意外,太让人痛心。连续施暴的他,疯狂的用刀捅向孩子的致命处。

这种疯狂报复学校和社会的行为实在太可恨,相信法律一定会给他应有的制裁。

02

这次米脂的事件,让我想起了同事给我讲的一件事。

小时候,她同桌是个外地来的小个子男生,因为不同的口音、邋遢的外表和胆小的性格,总被一群无聊的男生追着欺负。

男孩自己不敢给老师、家长说,总是自己默默承受。后来我同事都看不过眼了,大骂过那些欺负人的男生。

也许是因为我同事的仗义,又或者是在这个学校里,是他感受到唯一的善意,总之我同事和这个同桌男生,那时还成了关系挺不错的朋友。

小学被人欺负了三年之后,升入初中的男孩,有一次拾起板砖,砸了欺负他的坏同学首领,这一下,他让对方的小团伙害怕了。

我同事说,初中虽不在一个班,但这个小学同桌居然越战越猛,据说有一次,还拿着菜刀到操场追着一个同学跑,尽管老师果断制止,但这个男生从此臭名远扬,成了远近闻名的“打架大王”。

渐渐的,还在周围的学校中有了名气,于是他彻底的放弃了学业,成了彻底的社会哥们。

这男孩在爸妈离婚后,一直跟着奶奶过,天天让奶奶担心,老人无能为力,根本管不了他。

当他沉溺于享受当社会哥们的乐趣中,三天两头打架斗殴,学业算是彻底荒废了。初中毕业以后就再没读书,就那么莫名其妙地在社会上飘了几年,还进了几次拘留所。

这一下,更没有什么正经工作干,我同事自然也和小时候的这个同桌越来越远。

上次回老家过年,她晚上和老公一起去吃烧烤,没想到烧烤摊摊主竟然就是这个过去的同桌。

现在才算是干了这份能自己养活自己的正经买卖,他主动给我同事讲了自己这几年的经历。还说自己有女朋友了,要准备成家了。年轻时,他曾很享受社会哥们的那种及时行乐的生活。

三年前的一个晚上,他和一个弟兄喝夜啤酒时,仅仅是说话声音大了些,旁边就来了四五个学生模样的人,带头的直接摸出一把刀,放在他面前,声音不大却很有力的警告他:“说话声音小一点,吵到我们了。”

从那个孩子的眼里,他看到只有杀气腾腾的仇恨,仿佛是曾经不顾一切的自己。

那种眼神竟然让他心里莫名的打了寒颤。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个老社会哥们,总有被更年青一代替代的时候,混社会也不是能靠住的事。

因为名声不好,他也找不到什么像样的工作,决定正经做点生意,后来才慢慢有了这个烧烤摊。

他对我同事说:“我和我爸妈都没啥感情,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倒是我奶奶,从小把我带大,也没享过我什么福。

去年奶奶走的时候,对我说,看着我的变化,她很欣慰。虽然我懂事太晚,但是她相信,我从现在开始的人生,依然是有希望的。她会在那个世界每天为我祈福。”

我同事说,那一刻,她特别感慨。

那个曾经瘦瘦小小的同桌,曾经红了眼举着刀在校园里奔跑的男生,仗着年轻到处打架留名寻找人生快乐的放纵青年,如今挺着滚远的肚子,一脸沧桑的“中年油腻男”的样子,却终于真实的回归,一种正常的生活状态。

我同事内心想,社会哥们果然是虚度人生的一种方式。老超哥也成了死在沙滩上的“前浪”。早年要是能好好学习,这个同桌应该是另一种人生!小时候的这个男孩,学习成绩比我同事还好。

可惜最后沉迷于报复殴打者,从一个被人欺负的人成为一个欺负别人的人。

这也许正是弱者的思维和行事方式。只不过第一类弱者,会彻底滑向更加罪恶的深渊,总干一些伤天害理、不被法律允许的事儿;而二类人,也可能像我同事的同桌一样,洗心革面重新去生活。

只是第一类人,一旦自己放弃了生的念头,那么对社会来说就是“隐形炸弹”,爆炸之前,没人知道这炸弹会有多可怕。

03

在这个新闻之后,我家L先生给孩子强调了三点突发危机面前的应急措施。

首先,拼命的跑,跑的越快越好,越远越好。你手无寸铁,对方有凶器,你们之间并不平等,创造跑的条件,把身上的书包扔掉,快速跑。

其次,来不及跑的时候,往最近有人的店铺躲。这种突发危险,寻找有大人的地方,总比直接暴露在凶手的眼前好一些。

最后条件限制,没法跑,也不要呆住,一定要寻找顺手的工具,拿起来拼了。

哪怕是地上的一块石头一个木棍什么,用尽全力去拼,总会给自己一点求生的机会。

如果没有工具,就要学会用手用脚去攻击对方的关键部位,总之,绝不能站着不动。

特别要注意,危机面前一定要冷静才好,不能自己慌了手脚。

我也不知道L先生的建议管不管用,但可能在那么危险的时刻,暂时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不是每个孩子都学过武术或者跆拳道。

我记得,孩子学校曾请过防暴警察,作为学校课外辅导员,专门给孩子们讲紧急情况下该怎样正确求生,以及和坏人搏斗时怎样以弱胜强。

那一次,我孩子还积极的举手,争取去做示范,警官给孩子们示范了紧急防身术。

现在想来,这个学习内容,真的太有必要了。

真应该有更多的学校,开展此类的学习,这一类的知识,比较专业,需要由专业的人士来进行教学。

应急防身术,真的是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学习的基本技能。

孩子总有要独自面对社会的时候,学会保护自己、在危机时刻拥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应该成为他们的生存本能。

04

细想为什么总有对社会绝望,对自己绝望的人,用非常极端的方式面对社会?

我们群里的妈妈们觉得,这些人从来没有感受到被爱,所以根本不懂爱。一个没有爱的人,心里装的自然是与爱相反的东西。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普通人,在28岁的时候,有自己稳定的工作,有自己的小家,甚至有了自己的孩子,他有这么多的家庭使命和社会责任,又怎么会成为一个自己不想活了还要伤害陌生人的人,并干出这样丧心病狂的事?

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一些孩子长大后,成为消极面对人生的人。

他们年纪轻轻就觉得,眼前什么都没有意思,可未来毕竟还没到来,真的就不能给自己一点等待和主动改变的耐心吗?

这些问题的背后,有学校和家庭教育单一化评价模式的“痕迹”。

我们都太过强调,学习成绩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但如果只用成绩和升学指标评价孩子成长的价值体系,是远远不够的。

有一个很火的词“赋能”,曾有很多人把赋能用在探索各种商业模式和发挥人类潜能上。

但在我看来,赋能更像是一粒深埋于土下的种子,在看不到结果之前,谁也不知道它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但能否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依靠的就是赋能。

这个过程就是用心呵护,浇水施肥,以足够的耐心为种子搭建成长环境,直到种子有足够的能力破土而出、自我生长。

想一想,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似乎也总把短期学习成绩和升学作为唯一的考核指标。

这种短期的考核目标,难免会让学校更专注于学习成绩本身的提升与考核。

如果建立长期的考核机制,我们把一个孩子的成长路径,设置成一个个动态的成长档案,由专业人士定期对孩子进行心理测评。

通过正向激励,记录孩子头脑中那些属于自己的梦想,就是为孩子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的赋能。

学会为自己的梦想负责,应该成为每个孩子的使命。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才是教育终极的目标。

而这个教育赋能,更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合力的结果。

如果对一个学校的考核能够用更长的时间段进行记录,做相关的追踪调查反馈应该更为科学。

不仅关注学生的升学情况,还应该采集该校学生犯罪情况等数据的变化情况。

用十年或者更长时间,给予教育更大的成长环境和空间,我们的教育,才真正的能摆脱短期只看重学生升学成绩的弊端。

这种采集多维度数据综合评判一个学校的教育成果,才能让我们看到,一所学校究竟是不是一所真正的好学校的真相。

过去这些几乎不可实现,但随着现代科技、数据使用的发展,这些想法也许不再遥不可及。

除此之外,每个家庭都应该承担养育和教育的责任,家长们一定要有底线思维,孩子可以成绩不优秀,但决不能做任何违法乱纪的事,更不能成为恶魔。

不管怎么样,只要孩子尽了全力,认认真真努力活过这一生,都应该是爸爸妈妈的骄傲。

别被流行的那些,简单粗暴的成功概念乱了自己的分寸,能够守住底线教育的家庭,孩子心中基本的安全感是存在的。

能够感受到爱,知道自己是有价值的,能得到家人认可,真的是对孩子特别特别特别重要的一件事。

我想起有天晚上,孩子曾问我:“妈妈,人之初不应该是性本善吧?如果是这样,那为什么这个社会总还有那么多的坏人?”

我想了想,告诉他:“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应该把它放在一个完整的句子和语境里思考,而不是通过简单局部去思考。

就像最初的婴孩呱呱坠地,都很可爱乖巧,导致他们后来行为和思想的差异,的确是所处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不同。这才形成了最终彼此的不同。

我想,教育真的是一个人一生的事业,也是关乎人能否获得真正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我们真不必羡慕别人的孩子是天使,感慨自己家的孩子太过普通,他至少不是恶魔!

每个人都只在这个世界走一趟,希望这一生,每一步行走的时候,都能有自己的方向,充满希望的前行。

没有任何希望的人生才会绝望。而我们,要努力让孩子们真正拥有,在绝望中重生希望的力量。

共勉。


阅读完喜欢请点个赞,如果能选关注,必是真爱啊!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获行业内最高大奖。

12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谢谢原图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持刀伤人背后:别人家的孩子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