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三国

简说三国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人说,自古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刘备本是织席贩履的平民,曹操是阉宦之后,孙权是忠良之后,孙权的父亲孙坚是当世的良将、猛将、当时的能称得上英雄的寥寥几人之一。

在认识徐庶之前,刘备没有一块立足之地,没有根据地是发展不起来的,所以他们三兄弟颠沛流离,受尽欺辱。他们自桃园三结义,匡扶正义,参加盟军讨伐董卓,可是作为十九路讨伐军,被袁术鄙视、克扣粮饷,尽管关羽杯酒斩华雄,他们三兄弟同心协力击败吕布。好在有庸主,就有明君。曹操就是这等明智的人,他慧眼识英雄,从刘备三兄弟的所作所为看出刘备胸怀大志,他们三兄弟能同甘共苦、不可小觑。兵法讲究诡谲,讲究变通,开始是吕布与刘备联手对抗曹操,可是陈宫与吕布自然有他们的小算盘。吕布素无诚信,最后曹操用离间计除掉了吕布。刘备被吕布击败后,寄于曹操屋檐之下,后刘备取下徐州,可是毕竟兵马不足,又被曹操击败。落魄之时,刘备甚至想要拔剑自刭。好在袁绍突然清醒发兵攻打曹操,使得刘备有喘息的机会。而此时,刘关张赵都已经各自分散,尤其关羽不得已屈身于曹操屋檐之下。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逃亡至家乡,招兵买马,他自己认识到单枪匹马刺杀董卓只是匹夫之勇,不足取。曹操素有谋略,胆识过人,又深谙厚黑学,故而发展壮大得很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曹操素来恩威并施,赏罚分明,不像刘备只是把事业建立在三兄弟的桃园结义的感情之上,实为意气用事,而曹操则是用利益驱使部下赴汤蹈火,更为实际。曹操文武兼备,具有雄才伟略,更为重要的是他有识人之明,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手下文臣有荀彧、郭嘉等;武将则有许褚、徐晃、曹仁等。虽然天下有劲敌,但是曹操自己也是实力雄厚,足以抵御强敌。后来,曹操又得到了司马家族的辅佐,如虎添翼。

孙权出生于名门望族,其父孙坚乃当世枭雄,其兄长孙策也是一名良将。当是时,内有张昭,外有周瑜,且地处东吴,兵精粮足,尤其其水师无敌于天下。遗憾的是,其父亲孙坚贪恋权势,为了一块玉玺竟然殒命于刘表、蔡瑁的偷袭之中。其时,孙权才八岁,可是他却已经深明大义,独自于刘表处讨回其父孙坚的尸首。小小年纪,有此举动,令人刮目相看。之后,孙权的兄长孙策又被仇家所杀,于是江东的家业就全部落在了孙权的稚嫩的肩膀上。

我们常常以为有正就有邪,刘备是正,曹操是邪,最后自然是邪不压正。可是这就像如今的一些大企业或者大家族,尽管相互竞争甚至互相倾轧,但是它们最后都是相安无事,并且不断发展壮大。诸葛亮最后也想力挽狂澜,可是现实是,魏国比蜀国大得多,强得多,以致于诸葛亮最后累死于五丈原,可是蜀国还是逃脱不了被灭亡的结局。天下的事情,真的不是那么简单,书上写的,不一定就是当时的事实,尤其是经过一些文学家的润色之后,史实可能已经面目全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东吴非常富饶,也是人才济济,但是毕竟不能偏安于一隅,最后被西晋灭掉,天下完成统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说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