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襄阳印象

循着刘备三兄弟的足迹,我走进古隆中。1800多年了,谈不上缅怀,至少也要领略一下先贤蛰伏的环境。这里的山水定然是钟灵毓秀的,连带着卧龙先生躬耕过的土地,想必已成为孕育智慧的息壤。

大门口,是一方巨石,上面刻有董必武手书隆中二字。

隆中·襄阳印象_第1张图片

刚进门,景区里下起了小雨。出发前我是看过天气预报的,没有雨呀。无奈之下,先去买伞吧。

撑着冒牌的天堂伞,踩着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坐上景区的电瓶车。当年的孔明先生自然是没有这种待遇的。电瓶车依着山势,走了大约几百米,就到了武侯祠。

下车时,雨便停了。如同诸葛亮用兵,变幻无常啊。

导游讲,全国有几百座武侯祠,这里的最为正宗。她说,由于诸葛亮犯了杀戒,所以武侯祠不能建的很大。否则,是要遭天谴的。

隆中·襄阳印象_第2张图片
武侯祠

武侯祠门前,种有几棵柏树。这一棵比较奇怪,树龄是用橡皮膏贴上去的,上书150年。我很好奇,揭开一看,里面写的是65年。不由得慨叹,这个年头,不光是食品药品会造假,学术会造假,连一棵树都要造假。难不成要把它砍了,数一数年轮,看到底是多少年?

隆中·襄阳印象_第3张图片
树龄150年
隆中·襄阳印象_第4张图片
里面是65年

武侯祠确实不大,甚至令人感觉有些局促。如此伟大的一位军事家,短暂的一生,却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甚至去世以后,还能吓跑活着的司马懿。种种民间传说,越发彰显其超凡之处。

隆中·襄阳印象_第5张图片
诸葛亮造像

刘关张三兄弟,三次来请诸葛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必要的架子还是有的,太容易就出山了,刘备未必会珍惜。

隆中·襄阳印象_第6张图片
三顾茅庐遗址

武侯祠虽略显简陋,但建筑风格也有可圈可点之处。这翘起的飞檐,线条律动,颇具匠心。

隆中·襄阳印象_第7张图片
武侯祠的飞檐

刘备哥仨来了,就是在这里候着?

隆中·襄阳印象_第8张图片
孔明会客厅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旁边用杜甫的名句作联,相得益彰。

隆中·襄阳印象_第9张图片
诸葛亮

做工很精美的影壁墙。

隆中·襄阳印象_第10张图片
影壁

铜鼓台,似乎与诸葛亮关系不大的文物。他在隆中是躬耕,是隐居,难不成还要每天击鼓,炫耀一番?

隆中·襄阳印象_第11张图片
铜鼓台

这是毛主席和江青的女儿李讷提给诸葛孔明的夫人的。据说诸葛夫人的才学甚至远高于诸葛亮,她能做出木牛流马,在那个年代,就有了媲美当下的机器人,我都怀疑她岂不是外星人转世了。

隆中·襄阳印象_第12张图片
诸葛夫人

诸葛亮用过的水井,六角井。石质的井床,做工精细。我都怀疑这就是诸葛亮亲手所制,因为他是全才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有他不会做的吗?

隆中·襄阳印象_第13张图片
六角井

这里是诸葛亮草庐的遗址,原来的东西早就毁于战火了吧。旁边还有一个襄阳王的墓碑,这家伙非要和诸葛亮挤在一起,令人哭笑不得。

隆中·襄阳印象_第14张图片
草庐亭
隆中·襄阳印象_第15张图片
锁着门,不让进

顺着陡峭的石阶,一路攀爬,去往最高峰,腾龙阁。山路十八弯,狭窄陡峭。路上不时的见到长长的青虫,在台阶旁蠕动着,样子有些可怖。我还捡到了一个大蜗牛,直径超过了25毫米。要是被法国人见了,肯定又是一盘大餐。

隆中·襄阳印象_第16张图片
石板路 十八弯

山间的植被很多,可能南方的山地都是这样。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又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我一路气喘吁吁,几欲停下。还好我有还算坚强的意志,终于爬到了山顶,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隆中·襄阳印象_第17张图片
茂林修竹
隆中·襄阳印象_第18张图片
腾龙阁
隆中·襄阳印象_第19张图片
满目葱笼

腾龙阁是九十年代修建的,与古迹不沾边。我就没做逗留,直接下山。路上拦了一辆电瓶车,直奔卧龙岗。

卧龙岗在山脚下,抬头看去,刚刚到过的腾龙阁矗立在山巅,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虽是近年建成,却毫无违和感。

隆中·襄阳印象_第20张图片

去卧龙岗的路边,开满了这种小野花。一片一片的,隽永、温馨、甜蜜的小花,她不需要园艺工人去精心的呵护,甚至也没有人去关心她的存在。可她们就是这样顽强的生长着,绽放着,向世界展现出爱与美,诠释着生命的力量。

隆中·襄阳印象_第21张图片
不知名的野花

卧龙岗其实就是一堆大石头,同行的几个河南口音的人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找到龙的样子,结果都没有成功。我跟他们解释,一定是有条龙在天空飞的累了,降落在这里休息,气力恢复了就飞走了。它卧过的地方就叫做卧龙岗,庞大的身躯把石头都压碎了,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隆中·襄阳印象_第22张图片
卧龙岗

从卧龙岗坐上电瓶车,我从躬耕田亩下来,那可是诸葛亮耕种过的一亩三分地啊,一定要好好看看。

隆中·襄阳印象_第23张图片
诸葛亮的一亩三分地

地方不大,分成了几个小块。可以想象诸葛亮驱动着木牛流马,一边辛苦耕耘,一边思考着国内国际形势。正所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他像姜太公钓鱼一样,在苦苦的等待着一个机会,一个让他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机会。终于,刘备来了,他没见;接着,刘备又来了,他还是没见;刘备第三次来了,他感觉差不多了,过犹不及,于是,就有了隆中对。

隆中·襄阳印象_第24张图片
躬耕田

这里有刘华清手书的石碑。

隆中·襄阳印象_第25张图片
躬耕亭里的石碑

躬耕田的对面,是一个池塘,水很多。听说到了夏天,接天的莲叶,满池的荷花,实在是美不胜收。

隆中·襄阳印象_第26张图片

顺小路下行,经过一个很大的石牌坊。上面写着三代下一人,意思是说夏商周以后,诸葛亮乃是第一人杰。这是何等高度的评价!

隆中·襄阳印象_第27张图片
石牌坊

石牌坊的背面写着古隆中,并刻有诸葛亮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缩略版本。这八个字也被文人墨客引为知音,几百年来,到处写个不停,仿佛不写这几个字,不足以表达雅士之清高一样。

隆中·襄阳印象_第28张图片
背面

出了古隆中,交通还算方便,有公交车直达襄阳城。

隆中·襄阳印象_第29张图片
襄阳古城
隆中·襄阳印象_第30张图片

站在城墙上,远眺汉江。水波漾漾,楼宇船只,倒映江面,甚至有了一种神游画中的感觉。

隆中·襄阳印象_第31张图片

在古城墙上漫步,渐渐的有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感觉。仿佛一步逾千年,旌旗蔽日,烈烈生风,城墙上下,是血与火的战场。脚下的路,不知浸染了多少勇士的鲜血?

隆中·襄阳印象_第32张图片
古城墙上

我们一直都在强调,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可是纵观历史,却是一部血淋淋的战争史。从炎黄开始,就征战不断,甚至将蚩尤给剥皮抽筋。夏商周,五代十国,秦汉三国,以至于后来的唐宋元明清,连年征战,难得有百年的宁日。

就在这样的感慨中,我走到了城墙的尽头,却是死路一条。只好回返,下了城墙。

路上却见到一座码头,上书官厅码头四个大字。真的怀疑是不是回到了宣化。

隆中·襄阳印象_第33张图片
官厅

斑驳陆离的古城。

隆中·襄阳印象_第34张图片
临汉门

襄阳古城内,灯火辉煌。

隆中·襄阳印象_第35张图片

仁义巷的故事,原来就发生在这里。说的是清光绪年间,家在襄阳的单宰相收到一封家书,老家的人说因为田地和邻居杨家起了纷争,想让宰相做主。单宰相宽宏大量,回信道:千里来信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依言,退后三尺。杨家见单家不但没有仗势欺人,还步步退让,也深感惭愧,居然也学着单家的样子,将围墙退后了三尺。于是就有了这条名闻遐迩的仁义巷。

隆中·襄阳印象_第36张图片
仁义巷的传说

古街的牌楼,光线太暗,拍照的效果不好。

隆中·襄阳印象_第37张图片
牌楼

又见牌楼。

古城内还是很繁华的,无论是沿街的店铺,还是种类繁多的地方小吃,烧烤涮,不时有阵阵香气和臭气传来。当然,臭味是油炸臭豆腐,湖北人很好这一口。

隆中·襄阳印象_第38张图片

昭明台,上书英华日新四字。是纪念一位英年早逝的太子而建。这位太子还没有来得及登基就去世了,他的父皇白发人送黑发人,很是悲伤,就筑台纪念。

隆中·襄阳印象_第39张图片
隆中·襄阳印象_第40张图片
昭明台

从昭明台走出来,应该是到了古城外围了。襄阳古城,不愧为千年的历史传承,虽多次历经战火,建了毁,毁了再建。其历史底蕴,却不是那些古镇可以比拟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隆中·襄阳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