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性测试是用户研究的一种类型,能够在产品上线前发现一些可用性的问题,避免在产品设计上走弯路。
一、什么是可用性测试呢?
邀请一批真实的具有代表性的用户针对典型场景操作产品,并鼓励他们在尝试完成任务的时候出声思考,可用性工作人员在一旁观察、聆听、记录,从而发现产品中存在的可用性问题。它适应于产品前期设计开发、中期改进和后期维护完善的各个阶段,是以用户为中心设计思想的重要体现。
可用性测试的具体概念包含观察、访谈和发声
观察:让一群具有代表性的用户对产品进行典型操作,同时观察人员在一旁观察,聆听,做记录。动作的起始位置、操作的流畅程度、面部表情的变化...
访谈:有的时候我们观察用户,并不一定能洞察用户出现的问题,这个时候可以通过访谈的形式来询问用户的想法,比如:“您这么操作是为了? 这里遇到什么问题了?总体使用感受怎么样?”不要问用户您觉得怎么设计会更好用?…这种问题,不要让用户给你解决方案,用户又不是产品经理。
发声:鼓励用户诉说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感受,让用户把遇到的问题和想吐槽的点说出来,用户发声的过程也是一个交流思考的过程。
二、为什么要做可用性测试呢?
有没有发现产品经理做久了,你去用其他产品的时候有些功能会很好找,但是你身边不是做互联网的朋友可能就无法轻易的找到某个功能,那是因为我们身处这个行业,经查使用互联网产品,从而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认为这个功能理所当然该这样设计,但是产品人员是专家用户,用户只是普通用户,我们并不能代表大多数普通用户的想法。
比如理财产品使用加息券这个场景,一位产品人员觉得用户需要一个地方去领加息券产生的收益,结果在做可用性测试的时候,12个用户中有11个用户不知道怎么操作,有的用户觉得加息券产生的收益直接到我账户不就行了,干嘛还让我去领,多次一举。
这就是区别,虽然我们是用户,但并不是具有代表性的真实用户。
一、设计测试任务
下面就是具体方法:
1、先列出一个任务清单,用简单的短句来描述测试中涉及的任务——,任务不宜过多,必须是重要的,核心的,比如金融产品你需要让用户充值、提现、登录、注册等。
2、在筛选完任务清单后,将任务变成场景——场景就是你要读给用户听,或者要给用户看的内容。因此必须要包含用户的目标和动机——因为对用户来说,你的功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目的以及他们完成目的的过程。这时候,你可以再问一次自己上面的问题。比如他的目标是购买定期产品,这个时候你就要观察他操作的过程,如果过程中出现问题,不要引导用户,记录下来就好,因为操作过程会出现问题,说明你设计的不好。
3、确定操作任务需要的条件:比如是不是需要一个新的账号,是不是需要准备好必要的文件等等;
下图是可用性测试的一个操作清单:
如果你是快速测试,可以找同事(同部门的同事就不要找了),朋友,朋友的朋友,网站论坛发广告等等,如果你想精确的测试,可以打电话,发邮件、在你的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招募消息等各种手段向你的目标用户发出邀请。
数据整理与分析
测试完成以后,就需要统计测试结果了,这里给出一份测试结果统计规范,每个团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更改。
分为5个指标进行统计:
“完成情况”
“流畅度”
“问题记录”
“问题严重程度”
“用户预期”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统计的时候不要记录一个干瘪瘪的问题,要把用户具体操作场景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分析用户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对问题的改进有很大的帮助。
确定需要修改的问题
在将指标统计完后,接下来就是确定什么问题需要修改了。
统计问题产生的概率(如下图):
确认什么问题需要修改(如下图):
上图是一套判定问题严重性的规范,这个有助于去判定什么问题需要修改以及什么问题可以暂时不用修改。当然这并不能作为唯一的标准,因为它只是一个数据性的参考,实际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定性的分析,比如说有的问题只有一个用户出现了,但是经过分析这的确是个问题;有的问题大部分的用户都出现了,但是这些问题只是出现在了用户第一次使用的过程中,后面就没有出现过了,改动起来的成本较高,这种问题我们称为可接受的学习成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