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得乌龙角,难逢紫马肝——紫端龙凤砚鉴赏

  砚台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之一,为传播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作用。其产生发展过程充发证明砚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发展中的奇葩,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紫端龙凤砚就具备了这一特点。

易得乌龙角,难逢紫马肝——紫端龙凤砚鉴赏_第1张图片

  紫端龙凤砚,砚呈椭圆形,砚额琢龙凤呈祥纹,龙五爪,昂首,凤展翅,翱翔于祥云之中,整体构图寓意吉祥,刀工精湛。此砚厚重,材质极佳,以浮雕技法雕刻龙凤呈祥图案,构图美好,保存至今,实为不易,极具收藏价值。

易得乌龙角,难逢紫马肝——紫端龙凤砚鉴赏_第2张图片

  端砚以其“细密、坚实、细腻、稚嫩、温润如玉”的石质、一起的天然石品斑纹以及巧夺天工的技能制作,位居“四大名砚”之首,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砚”,千百年来遭到帝王将相以及文人墨客的宠爱和推重。可是,跟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科技的高速展开,电脑现已成为我们平时作业、日子中的首要书写东西,砚台的有用功能几乎完全消退。但值得幸而的是,端砚的欣赏和保藏价值越来越为我们所重视,其已不只仅是一种文明的载体。

易得乌龙角,难逢紫马肝——紫端龙凤砚鉴赏_第3张图片

  对于端砚,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相传唐代初年,一次科举会试时京城大雪,应试者们研磨出来的墨汁很快就结成冰无法写字,而一位来自端州的梁举人,竟以自家宝砚“呵气成墨”完成考试。皇帝得知后,即将其列为贡品。于是“隆冬极寒,他砚常冰,而水岩独否”的端砚开端名扬四海,成为文人雅士心仪之物。李贺、刘禹锡、皮日休、柳公权、欧阳修、王安石、文天祥、陆游、屈大均、纪晓岚、翁方纲等都留下了赞赏端砚的诗篇,而前史上还有很多玩砚成瘾的名人,为得到一方端砚而不惜用园林豪宅相换的记载。

易得乌龙角,难逢紫马肝——紫端龙凤砚鉴赏_第4张图片

  端砚石性温润,石质细腻,分外是老坑砚石,首要由泥质绢云母及硅质胶结而成。老坑砚石的泥质比重很大,敲击时会宣告“笃笃”的木声。其他,老坑砚石中含硅质并长期受地下水浸泡,黏土矿物质为地下水所溶解,逐渐使石质变得纯真柔软,使老坑砚石变得细腻柔嫩、润泽,致使可以抵达“呵气成墨”的效果。

易得乌龙角,难逢紫马肝——紫端龙凤砚鉴赏_第5张图片

  我国制砚历史久远。据《古今事物考》载:“自有书契,即有此砚。盖始于黄帝时也”。砚台由简单的研磨石块(片),演变成材质众多、形制各异的庞大家族,它集雕塑、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于一体,形成不同时代特征和不同风格的艺术门类。通过砚雕艺术反映着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历程,从各地名砚的来历、特质、工艺制作以及文史、民俗、美学、鉴赏、收藏和经济价值等角度来揭示中华民族丰富而深厚的砚文化内涵。

  砚台为古代文人的必备书写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书写工具的现代化,砚台的实用性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面对古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和集聚了中华文明、凝结了古人智慧与汗水的瑰宝,在欣赏之余,一定要做好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时也是一种对中华文明的传承。

你可能感兴趣的:(易得乌龙角,难逢紫马肝——紫端龙凤砚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