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一刻】做人养“善气”除“恶气”

          Yan4911/文


【禅修一刻】做人养“善气”除“恶气”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人生天地间,精、气、神至关重要。尤其是“气”,更是让人摸不到,看不到,却时刻感受到,颇有神秘之感。

吾日观宇宙万物,夜观星辰大海,手捧老子的《道德经》,每日沉思“气”的作用,经年累月略有小感而悟。

做人要多养“元气”,多扬“善气”,摒除“怨气”,消灭“暴戾之气”


---老子阐述,道之根本为“中和之气”

老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五千言《道德经》,论述广泛,无所不及,可谓博大精深。哲学思想囊括整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涡水文化宝库,亳文化之宝藏。

道是老子给自然界所起的名字。言及自然万物从无到有,皆道本体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有物混成,道也。先天地生,道也。为天下母,道也。道从无到万物,无者无声、无相、无色无形,就是老子所说的气,这种气就是中气、和气,合称中和之气。

道生万物之后,人类有了肉体,肉体内有一团气,就是常说的精气神,也就是与德并存的中和之气。中和之气为道所生,又为万物之母。

老子所要发扬的就是真正的慈爱、善美,抛离假丑恶。这种美德的产生是源自与德长久共存的中和之气,中正,贯中,和平,和谐的先天之气才是人类美德,生命之源。中国有句名言:“天地人和”,用《道德经》的话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和说明天地人都要法道,道之中和之气达到天地人和相互和谐的目的。


---天地有正气,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禅修一刻】做人养“善气”除“恶气”_第2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也就是孟子曾经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对孟子说的浩然正气,曾有一首长诗作出过生动的文学描绘,这就是一身正气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写的《正气歌》。诗中写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意思是说,浩然正气寄寓于宇宙间各种不断变化的形体之中。在大自然,便是构成日、月、星辰、高山大河的元气;在人间社会,天下太平、政治清明时,便表现为祥和之气,而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关头时,便表现为仁人志士刚正不阿、宁死不屈的气节。社会秩序靠它维系而得以长存,道义是它产生的根本。他还列举了中国历史上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如不怕杀头仍秉笔直书的晋国史官董狐;坚贞不屈,誓死不降,在匈奴牧羊十九载的苏武;被俘后大喝“蜀中只有断头将军,而无投降将军的严颜;率部渡江北伐、中流击楫、发誓收复中原的东晋名将祖逖,还有充满忠贞正直之气的诸葛亮的《出师表》等,作为例证,说明浩然之气长存于天地之间。


---君子美德,恢弘芝兰之气

《荀子》曾言,“其民之亲我欢若父母,好我芳若芝兰”。

芝兰据说“生于森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孔子家语》),从而将其喻为君子美德(汉焦赣《易林》称“南山芝兰,君子所有”),后又引申开去,比作优秀子弟,称颂他人子孙昌盛,又作“芝兰玉树”、“兰桂齐芳”。据《晋书》,谢安子侄皆贤,乃比作芝兰玉树生于庭阶. 后周窦禹钧五个儿子皆中进士,因中进士人称“蟾宫析桂”,故而有“五桂”之称.兰、桂皆喻贤才后继有人,德泽长留,流芳千古.


---社会之疾,扬弃“暴戾之气”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温情和关心,尤其是暴戾之气充斥在部分人的心中,使得整个社会都显得令人烦躁,人人都缺乏安全感,使人不得开心颜。

君不见,大街上很多人开车行驶完全无视别人的安全,野蛮驾驶的行为比比皆是。因一点小事,就破口大骂,大打出手的,也不鲜见。随地吐痰,大声咳嗽,大声喧哗的,随处可见。

最近的《巨婴国》流传甚广,其中就将国人的心理未成熟的情况比喻为心理年龄未长大的成年人比比皆是。

这因为很多成年人的行为和言谈举止,完全像孩子般的无理取闹和不成熟,使得作者总结出的观点得到很多人的认同。

实际上,暴戾之气能够互相传染,进而使得整个地区间缺乏文明的行为,成熟的人类。暴戾之气,隐然已成侵蚀社会根基的不祥之物,实在应该多方入手清除社会的暴戾之气。


---人性之疾,扬弃“浮躁之气”

气由心生,国人的心绪太浮躁——不是某个人、某个群体一时一地的浮躁,而是集体无意识的浮躁。

人们不想倾听,或者说来不及倾听,更别说把某些东西进行沉淀;如此,人们当然也受不了委屈,不愿意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无需举别的例证,走在大街上,当你和汽车“狭路相逢”,有几个司机会让你先通过?而反过来,当你开车的时候,你可能也不愿意去让行人。浮躁原来就是这样可以相互传染的。

浮躁本身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火气大了,各种违背理性的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就更高。生活中许多情形,缄默比说话更加不易,就像球场上,两名球员发生冲突,最终得到最大利益的一定是那位脾气小的人。并不是要叫大家都去做逆来顺受的“沉默的大多数”,但如果生气于事无补,甚至生气的后果还会危害别人,那这个气损人不利己,还是不生为好。

再往深里追问,也许有人会说,种种社会的不公、问题及矛盾,才是今天国人火气大的真正“导火索”。这的确是个问题,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凡事只停留于发牢骚、抱怨上,是再轻松不过的事,但它于事无补。坐下来,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付诸建设性的、善意的行动,才会真正有助于周围环境的改进。哪怕这些建设性的、善意的行动微不足道,但无数的这样的举动汇聚在一起,就可能变成一种不可低估的正能量。


巍巍天地间,像孟子那样,养浩然正气;向孔子那样,使得君子弘扬芝兰之气;在焦躁生活中,多一些平和之气;在戾气面前,多一些自省之气;在利诱之下,多一些自持之气。


也许,当我们不再生气的时候,我们的时代又在不知不觉中前进了一小步。当我们多修善气之时,我们齐身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就更近了!

【禅修一刻】做人养“善气”除“恶气”_第3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将下面的图片送于所有的朋友们,祝读到此文的朋友们都得到幸福人生!

【禅修一刻】做人养“善气”除“恶气”_第4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我是Yan4911,追求不惑人生的普通人一个。平时喜欢看看书,聊聊天,特别希望能和大家一块围观吃瓜,聊聊人生和智慧,找找幸福和快乐。喜欢我,就关注我吧!祝您幸福快乐一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禅修一刻】做人养“善气”除“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