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8

[cp]工业革命,是人类改变社会结构,重塑生存模式的伟大变革。1760年浓烟滚滚的蒸汽机让人们彻底告别无法估量的人力汇聚,从此踏上高效便捷之路;1860年遍布世界的电力系统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前所未有的提升,促使世界商业竞争不断加剧;1960年网络雏形阿帕网为科学家日后开创互联网时代提供了机缘巧合。如今的地球被一张无形渔网“包裹”,我们可以选定时间让自己踏入虚拟化的情境里。不过互联网也在悄无声息中催生一个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大家族”,这个家族里的成员虽有太多人不曾见面,但都因一个共同的嗜好而让他们的生活显得那么相同。在熙熙攘攘的街道,拥挤不堪的公交车,美味众多的餐厅等所有人们停下脚步的地方都能轻易地看到很多人“忘乎所以”地低下头和手机做着“高效”地“配合”,对周边时刻发生的事情“充耳不闻”。手机的磁铁效应能让人们沉浸在虚拟的空间成为它“忠实”的囚徒,而完全忽视外界显而易见的危险:2013年美国旧金山,一位大学生走出地铁后遭人射杀。出事前凶手曾在地铁握着亮蹭蹭的枪来回走动,不过周围的人全因低头看手机而全然不知。自从手机的功能不断强化增多,引起的悲剧也屡见不鲜,为什么人们还不高度警觉呢?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是人的体内有好奇基因,这种基因能让人们的选择倾向情感方面,即便事先知道这么做可能会有什么不测,但它会让人们产生侥幸心理而主导人们的“选择权”。这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特有的社会危机,它的威胁指数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核武。不过幸好这个时代也有“有识之士”,他们倡导适度看手机的队伍也越发壮大,我想这就是属于中庸之道的平衡智慧,任何事物的存在都离不开平衡状态。现实物质总是如此的光鲜亮丽,让我们陶醉其中乐此不疲,但我们也要回头来看内心世界是否正在大张旗鼓地建设中。根据国民阅读报告,国人的年读书量只有区区几本,和俄罗斯日本几十本比实在“微不足道”。可见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其实是很贫瘠的,他们在物质光环下迷失了自我。如今中国每年出版的书有几十万本,以后这个数字可能会不断刷新。在这样的浩如烟海里,有多少人能扪心自问花了多少时间交给了一本书?在书中获得了什么样的震颤和启发?我想得到这种问题的答案就像用手戳破窗纸一样容易。很多人在抱怨社会不公,生活不如意时总是做出一副受害者的模样,希望得到旁人的同情和帮助。但他们不曾想通过阅读来治愈内心的疾患或认为书里的长篇巨幅令他们失去兴致。因此现在的中国人亟待从阅读折返点出发,在自我审视中逐步回到上世纪全民阅读的时代,只有那样的时代人们的思想才会获得淬炼,精神才能遇到洗礼。[/cp]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