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配度》读书笔记-深度访谈

访谈是用户研究的常见方法,就算是现在市面上眼花缭乱的方法再多,比如用户故事、客户体验地图、服务设计等等,最基础不过要先接触用户,获得第一手材料才有的分析。访谈,和用户交谈,从对方的话语、神态、表情,获得他们的需求、态度,从而发现机会。

访谈经常遇到的尴尬

1)用户不怎么说话,场面越来越冷

2)按照用户提的需求做的东西,都不买账

3)说的都是场面话,感觉不走心

。。。。

访谈不仅仅是聊天

1、需要刻意引导

2、要让用户说出你需要的内容

不要把假设直接抛出来,而是问这个假设涉及到的行为的过程和感受

3、高度集中注意力

1)话题推动者

2)仔细倾听,观察表情和动作,判断状态,猜测心理

3)对有疑问的地方继续询问,但是不破坏气氛

4、克服重复带来的倦怠感

访谈形式

1)一对一VS群体(焦点小组、非焦点小组)

后者更适合找共性。

参考文章:关于焦点小组

2)单独VS陪伴

看陪伴者是否有助于被访谈者打开话匣子。

访谈阶段

1、开场

自我介绍、项目介绍、建立融洽关系

2、探索

了解其经历、遇到的难题、了解情感(满意或者不满意)

3、思考

认知:对产品和其定位的看法,原因;畅想

4、收尾

问题的层次

客观到主观,从原因分析到方案建议。几类问题交叉互补,如果发现相互矛盾的地方,则有可能是用户在说话,也有可能是认知误差,存在机会。

事实性问题:用户的年龄、事情发生的场景。

行为性问题:描述用户具体完成的行为过程,如使用手机过程、购物过程。

倾向性问题:对不同选择的偏好程度,比如喜欢那种颜色的手机。

原因性问题:用户选择、行动的原因,比如为什么要静音呢?

主观性问题:对事物的主观看法和意见。比如你对考试改制的看法。

建议性问题:询问用户对提到的问题是否有自己的解决办法、改进型建议。

问题的深入

从不同的侧面切入,对一个事实有充分的了解

描述性问题:“你能描述一下工作中所做的事情么?” 

结构性问题:“您介绍您的职责分成哪几大块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对比性问题:“您能说明您周末和工作日的生活有什么差异么?”

描述性问题好比玻璃珠堆到一起,结构性问题是让用户把这些玻璃珠分类,并告诉分类的依据和类别之间的关系,对比性问题,则是再找一堆玻璃珠,两堆之间作比较。

所谓深入,是需要访谈者之前对研究对象(产品、竞争品)及相应的观点,有所储备。

如何设计问题

1、多问开放性问题,少问封闭性问题

2、多问具体问题,少问抽象问题

昨天你去了什么地方 VS 你最近比较经常去什么地方

3、多问明确问题,少问含糊问题

含糊:自由度过大,回答过于分散,比如“使用这个产品感觉如何?”

五种尽量不要使用的问题

1、让用户评价对产品感觉

用户会处于礼貌性原因,附和说不错,不走心

不如让他挑毛病,这样用户的心态“如果我说没毛病,显得我没价值”

2、让用户说明没有做的原因

很可能获得用户临时编造的理由

可以问“你购买B的时候,是否听说过A么?”“你是否考虑过把A当做B的备选?”,然后再具体问原因。

3、让用户预测未来行动的可能性

比如,“你是否1-2年内会购买这个产品?”,一般都是根据自己过去的日常生活经验判断,对于新产品、体会到产品价值前,不会有个答案。可以问问他心目中,这个产品比什么贵、什么便宜。

4、问用户解决方案

他们并不是专业的设计人员,他们给的解决方案都是他们认知范围内的。

以上的问题可以突破,但是要知道自己的目标

问:“你未来会在什么场景下给孩子买这个玩具?”

父亲答:“儿子考试成绩好的时候,作为奖励”

问:“以前有过奖励么?”

父亲答:“从没考好过,都是被这些玩具耽误了”

---》从中推出,孩子父亲眼中,玩具和学习是对立的

问:“你未来会在什么场景下给孩子买这个玩具?”

母亲答:“如果超市里他吵着买,我可能会买给他,毕竟在公共场合”

---》从中推出,孩子母亲把玩具当做哄孩子的工具

问题背后的目的,不是真的了解用户是否会买,而是在他们对产品的定位和认知。

问题只是个工具,如果问题对你的目的产生帮助,就可以考虑用

进阶技巧

封闭性问题的使用:引导和推进,把用户不知道怎么回答的问题逐层分解,引导他谈论下去。

抽象性问题的使用:反映整体印象和总体概述,得到用户认知情况。可以通过两个抽象词汇的比较,询问原因。比如对“安全”和“方便”排序。要追问“能举个具体的例子吗?”让用户进一步阐述,如果用户举不出来,则说明用户回答有问题。

含糊性问题的使用:含糊的问题需要用户自己进行加工,比如用户说“还不错”,继续追问“哪里还不错呢”

几乎这些禁忌问题,都成了追问的引子话题

如何让用户说起来

1、把访谈变成谈话

找人试着问一下

a)梳理访谈逻辑:访谈不要急于研究逻辑,而是实际谈话的逻辑。比如用户提到了使用手机阅读,就可以问问他阅读场景的事儿,不一定要把所有的应用先都集中问一遍。

b)做好访谈的过渡处理:稍微总结一下,进入下一个部分。比如“我们刚才谈到了看电影的情况,还有另外一种是看电视的情况,您觉得在这两件事情上,您的投入的时间比例多少?”

1)保持“用户是专家,我是新手”的心态

不要把自己看作研究者

不要使用专业术语,比如“商业模式”,直接问“如何赚钱”。

压制想解释的冲动:会让用户陷入尴尬的境地。

2)如何以真实对话的状态交流

控制好节奏,不要一个接一个的问问题,不要逼得太紧。

尽量少看提纲,要和用户眼睛交流,感觉是回答后自然而然产生的新问题。

引导用户越说越high

1、设计探索性问题:鼓励用户在完成一个问题的回答后,再多补充一点。但不要过度坚持。用户说“没有”的时候,可以补一句“没关系,没有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2、让用户不断说下去

1)不说话,保持沉默一段时间,用户有可能会继续找话题说。但不要经常使用。

2)“然后呢”,如果感觉用户的回答戛然而止,突然断了,但事情没讲完,就可以继续追问。

3)“还有么”,用户给了很浅显的回答,比如“太贵了”,则让用户进一步思考,还有别的可能性么?

4)“为什么”,让用户思考的深入,去想平时一些自己都不会深入思考的事情

5)“比如说”,用户说了抽象的概念或者答案,鼓励他举例子,说的更具体些。

有的时候用户组织语言、捕捉思维中的线索,也需要时间。所以要多给一些鼓励。

3、让用户思路不受限制

1)类比

手机,挖到了炫耀,让他说说如何选择一个炫耀性产品的。

2)“魔法问题”

假设你拥有魔法,会做什么?这种问题像闲聊,用户会轻松,推动他想一些更本质、更宏观、更复杂的痛点。

4、当用户无法用语言表达

需要道具作为刺激物,比如图片、卡片分类。

关键词

1、总结模式

“基本上我每天都会”、“我通常会考虑”

遇到这样的说话方式,要让他描述最近一件事情的具体案例,从总结模式拉出来。

2、观察模式

“我发现好多人、其他人”

如果正好是你要观察的现象,让他描述一下这类人的特点,或者让他介绍几个人,去进一步访谈。如果不是,则让用户介绍自己的经验,从观察模式中拉出来。

3、专家模式

“我太懂了”、“我告诉你怎么弄”

用户从技术角度描述问题是,要辨别是否和你的研究目的所违背。在用户提出解决方案的时候,进一步询问解决方案解决了他什么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匹配度》读书笔记-深度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