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育儿类文章中,我们常常能看见,专家都鼓励家长努力激发孩子的内在激励机制,而尽量不要采取外在激励的方式来使孩子专注于学习。
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要想法设法让孩子为了自己为了自我成长而去学习,尽量不要养成孩子只是为了金钱或是旅游这种父母给的奖励而去学习。
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从心理学层面来说,内在激励力量更强大、影响更长远,而外在激励在短时间内也许非常有效,但一旦失去了外在激励,就很可能面临无法继续进步的窘境。
再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解释,也就是说,外在激励的坏处是,一旦父母不再奖励孩子金钱,那孩子很有可能对学习就再也提不起兴趣来了。尤其是成人之后,步入社会,不可能再继续获得父母的奖励,这样的情况,很多人就容易产生迷惘和找不到方向的感觉。
而与之相反,由于从小建立了内在激励的机制,这样的人往往步入社会之后很容易调整内心的成长目标,从而始终走在自我成长的路上,积极上进就是他们的常态。
这两个概念,在美国心理和管理专家丹尼斯·韦特利写的《成功心理学》书中也有介绍,在“自我激励”章节中的“激励的来源”有详细的说明。
书上是这样说的:
内在激励是积极的激励,它点燃你的兴趣和激情。它促使你做自己喜欢并使你成长的事情,例如:
* 探索新颖和有趣味的事情
* 对自己感觉良好
* 理解你的世界
* 寻求快乐,避免痛苦
* 决定你的生活进程
另一方面,外在激励则更像是快速修复。你做事不是因为你真的想做,而是因为它们是服务目的的手段,比如:
* 看起来不错
* 在社交中与他人相处融洽
* 取悦他人
* 获得物质奖励
* 避免麻烦或惩罚
* 避免羞愧或内疚
外在激励可以提供对行为的鼓舞或勉励,然而无法作为更持久和令人满意的目标。要自己受到激励坚持做某事,你就必须真正发自内心地想做此事。
无独有偶,在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博士写的《影响力》一书中,也有相关的描述。在此书第三章“承诺和一致”中,博士举了一个例子。
讲的是有A、B两国的战争期间,许多被俘的A国士兵被关在C国的战俘营里。C国人采用“宽大政策”的精心设计,依靠承诺和一致性的压力来让战俘顺从,非常有效地让A军透露军事情报、告发战友,甚至公开谴责国家。
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呢?其中一个细节是,在监狱里经常组织俘虏们的征文比赛,而奖励通常是一包烟或者什么监狱禁止而外面非常常见的小物品。C国监狱管理员显然十分有经验,征文的主题他们不会设置得十分明显,获奖文章偶尔也会有与这场战争无关的内容,但他们往往让那些写了批判A国、褒扬C国内容的文章获奖,巧妙地让俘虏们形成一种偏向,认为写这方面内容更容易获奖。
这样一来,渐渐的,这些A国俘虏不知不觉就站到了A国的对立面上,开始反对A国,支持B国和C国,并且等战争结束后,他们也能继续保持这样的立场,并不会为自己在俘虏期间做过的表态感到后悔。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方面,他们写作并没有受到逼迫,他们完全是在自愿的情况下写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而一旦这样的观点和看法变成白纸黑字之后甚至被发表之后,他们不会再自打耳光否认这些观点,哪怕之前他们并不这样想;另一方面,他们获奖并不会受到很大的奖励,如果奖项设置过高,他们即便写下了反对A国的文章,事后也可以耍赖,说自己是受了巨大诱惑才写下的,所以设置不起眼的奖品也是成功给A国俘虏洗脑的关键所在。
这就是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的区别所在。C国的监狱管理员就很好地利用了俘虏内在激励的心理机制,避免了外在激励的刺激,成功地教化了这些俘虏。
这一手段实在高明!让我叹为观止,也让我对内在激励的重要和强大有了一个直观和震撼的感受。
那回到自我激励和育儿的问题上,看过这两本书,我也就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要想自我激励,还是得先明确自己的目标,要明确自己的目标,那得先理解自己。而我们其实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自己。
就像《大鱼·海棠》里的那句独白:我是谁,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我们终其一生也许都在探索自己,想要知道做什么才能让自己拥有真正而持久的快乐。
而孩子,就让他们自由生长吧,让他们多去尝试,让他们在体验中获得快乐,不要给他们太多的干涉哪怕奖励,在潜移默化中指引他们努力向着幸福前进。
你要先幸福了,然后就能引领孩子一起享受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