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笔记」:如何验证你的产品创意?

最近在整理一个线上产品课程:邱岳的产品实战。本篇为第一课的笔记。

1.调研框架是怎样的?

“任何一个产品创意都不会孤立存在,而是有自己独特的行业定位和上下游资源。”

1. 产品的上下游

1.1  产品的核心资源是什么?

1.2 资源的上下游中有哪些关键角色?

1.3 资源是否集中?

1.4 是否存在没有被解决的痛点?

e.g. 一个网络文学阅读产品:

上游:内容生产者:独立作者、经纪公司。版权保护的现状如何?供稿速度、质量、成本如何?渠道中是否存在有绝对话语权的玩家?现有流程中是否存在需要被解决的问题?

下游:网络文学消费群体:分散读者。人群画像是什么样的?消费频次、能力如何?忠诚度如何?是否存在痛点?

P.S. 纯工具类的产品是没有上游的,但是如果工具有售卖过程,也要搞清商业机会的上游在哪里。

1.2 广义竞品与行业环境

1.2.1 广义竞品

跨行业竞争:回到最本质的需求看产品,即除了你的产品之外,上游资源还会流向哪里、资源是否是独占的、下游消费者有没有替代解决方案、你的方案与竞品之间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1.2.2 行业环境

政策法规、舆论环境、潜规则等。

1.3 早期的竞品

大部分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知道它产生的历史原因。

这个问题是否有人试图解决过?怎样解决的?为何没有成功?

1.4 国外的竞品

1.4.1  找到国外的竞品,在充分理解中外市场环境差异的前提下,好好学习,多多借鉴

1.4.2 国内产品是否有成熟的模式,可以搬出去获取国外市场

2. 如何获取信息?

1. 体系化的课程

想要快速、深入、系统化地了解一个行业,“听课”这种听起来最慢的方法,反倒是最快的。这里指的是有教研、有进度设计、有沉淀的体系化课程。

这样的内容,你可以去提供视频公开课的学校网站去找,也可以去一些网课平台上去找。

2. 跟行业内专家深入交流

一些做风险投资的人,总是可以非常快地掌握一个行业的趋势和现状,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各种咖啡馆游走,和创业者聊天,而这些创业者通常都在行业里浸泡已久,对行业有着第一手观察和思考。

并且,对于创业者来说,他们见投资人多半不是闲聊,所以通常会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密集而系统地介绍行业和自己。这样一来,在行业里面聊项目的同时,投资人仿佛给自己找了许多全心全意的“行业导师”,自然能够比我们更快更立体地了解一个行业。

还有一个是需要在跟别人交流时注意的细节,就是尽量提前有个准备,准备一些尽量具体的问题,同时对这些问题自己先有个提前思考。不要问一些大而化之又很虚的大问题,比如“你对企业服务市场怎么看”之类的纯开放式问题,尽量能用具体的小问题作为豁口,会更容易有实质性的收获。

3. 读书

书分成两种,一种是有体系结构,可以作为教材的大书。这样的书旨在构建体系,特点是逻辑严谨、内容完整,章节之间存在严格的递进或关联。精心地学完一本,就可以对某个领域或者学科有框架性的了解。

另一种书内容比较稀松,比如像杂文、随笔的内容集合或商业传记。这类书的组织相对有些散,读起来比较轻松,跟上面提到有完整脉络的知识体系的书相比,这样的书更像是点状的内容。这两种书的价值不同,但并不意味着一种比另一种更好。

4. 财报、券商分析报告、行业分析报告

好书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配得上“经典”的好书,多半不是刚出炉的新书,而是被众多读者和时代验证过的旧书;所以,有时对于我们了解行业来说,读书可能会缺乏时效性。

而财报和分析报告则是时效性很强、而且相对严谨的信息类型。很多产品经理不会看财报,觉得都是财务层面的事情跟自己没关系,其实不然,财报里除了许多财务概念和数字之外,还会有市场规模、市场机会和市场风险的分析,还会有商业模式的详细说明。这些都是对产品至关重要的信息。

虽然会有很多财务手段可以影响其中的构成,但整体情况通常不会有太大偏差。产品经理能从财报中得到很多信息,比如可以通过财报去分析某个业务的成本构成,是采购成本还是服务成本;钱花在哪些人身上,大概花了多少;哪项业务最赚钱,毛利有多少,等等。

5. 行业资讯、文章、论坛

这可能是我们最熟悉也是最擅长的信息收集渠道,通过关键词,你可以搜出各种各样的文章和论坛。这些内容并非不好,而是质量实在参差不齐,需要花时间去筛选。

尤其是各种产品分析和行业评论,很多言之凿凿的文章背后作者可能是个毫无行业背景的菜鸟,凭借想象也能洋洋洒洒图文并茂地写很长,其实没什么营养,没必要一读。

还有一些厂商花钱投的软文或 PR 稿,能做到公立客观的其实很少,文章大部分带着强烈的立场,有一些为了达成目的甚至不惜篡改数据,这样的东西更没必要花费时间去读。

很多专业论坛和问答网站有时会有高质量的内容,由于它们中的一些内容并没有被搜索引擎索引到,可能需要到具体的站点去潜伏才能找到,这里你的投入产出比要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笔记」:如何验证你的产品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