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春秋中后期,诸侯各国内部卿大夫把持国政已经成为常例,卫国也不例外。与晋国几大卿族轮流把持国政不同,主导卫国内政外交的主要是孙氏家族。
孙氏属于是卫国的公族,长期以来一直以来都默默无闻,一直到孔达为国自缢后,孙良夫才开始主掌国政。孙良夫遗留的事迹不算多,他一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在鲁宣公八年时访问鲁国。当时鲁卫因受齐国的压迫而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景公十一年的晋齐鞍之战就是因为鲁卫受到齐国的连年侵略而引发的,孙良夫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孙良夫似乎从一开始就与卫定公的关系不甚融洽,孙良夫认识到晋国在国际关系,甚至是卫国内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迅速开始向晋国靠拢,鞍之战的第二年,孙良夫还配合晋国剿灭了晋卫边境的廧咎如,彻底消灭了赤狄。
孙氏与卫国公室之间的矛盾,在晋景公十六年时开始有所显露。当时由于宋国拒绝参加晋国的盟会,晋国联合诸侯讨伐宋国。在回师途中,晋国大夫夏阳说有意偷袭卫国,但被此次远征军的主将伯宗劝阻,因此对没能成行,然而卫国却对此很是警觉。左传成公六年上说“师还,卫人登陴”,这句话没有具体的说明,但也隐约地透露出卫国内部发生了大事。
因为就在这次事件后不久,孙良夫就莫名地消失了,第二年,就有孙良夫的儿子孙林父逃亡到晋国。至于原因,左传说是卫定公“恶”孙林父,至于怎么“恶”的并没有交代。孙林父出逃后不久,卫定公就追到晋国,其目的大概是想让晋国把孙林夫遣返回国,好按照卫国的规矩处置。但晋国刻意保护孙林夫,拒绝将其遣返,只是把孙林父的封邑戚地归还给了卫国。
孙林夫在晋国住了七年之久,期间估计在晋国上下有不少的活动,到晋厉公四年,卫定公去到晋国,晋厉公强请卫定公接见孙林父,卫定公很是执拗,死活就是不肯与孙林夫相见。卫定公在晋国住了几个月,一直都没有接见孙林夫,晋国于是就采取强制措施,在卫定公回国后,强行派郤犫护送孙林父回国。
面对晋国的强硬姿态,卫定公还是铁了心的不想与孙林父会面。这时他的夫人定姜就出面劝说:“孙林父不管怎么说也是先君宗卿的后代,你忍心让列祖列宗看着他们的后代在外流亡吗?更何况,大国以此作为请求,现在还算客气,如果你一再违逆大国的意愿,恐怕卫国宗庙都会不保,你就忍了这口气吧。”
卫定公实在无法忍受这种威胁,然而郤犫在卫国骄横跋扈傲慢无礼,很不把卫国的君臣放在眼里,这恐怕也是晋国的态度。毕竟晋国的权力都在这些权臣的手里,当权派一定要卫国接收孙林夫,卫国怕是也没有拒绝的理由。如果卫定公再坚持原则,恐怕晋国就会采取非常手段,后果不堪设想。左思右想,卫定公终于还是咬了咬牙,同意让孙林夫回国,并且恢复了他的职位和采邑。
这年十一月,卫定公怀着满腹的屈辱和愤恨离开了人世。临终前托付孔成子和宁殖立敬姒的儿子衎作为太子,这个太子就是后来的卫献公。丈夫临终立献公的做法让定姜很是不满,定姜没有儿子,这倒怨不得别人,但他更中意的是敬娰的另一个儿子子鲜,对这个太子就很看不过眼。
在卫定公丧礼上,定姜哭丧之后休息,看到太子面无悲哀之色,就一旁讥讽说,有这个太子在,卫国恐怕就要败亡了,最先遭殃的,恐怕就是我这个未亡人。唉!要是让子鲜来主持这个国家该多好!
正是因为种种的不如意,定姜和孙林父之间就越走越近了。晋悼公十一年,郑国侵扰卫国,孙林父带兵追击郑军,战前他曾有一次占卜,然而占卜的结果却是献给定姜,而不是当时的国君。
卫献公继位后坚决奉行定公政策,刚刚回国的孙林夫也知道这个新君不好对付,为了提防可能会出现的不测,他预先把自己在卫都家中的珍宝器物都放在了采邑戚地,同时更加卖力地维系与晋国诸卿大夫之间的关系。
在后来的二十多年里,孙林夫积极地参与晋国主导的国际事务,而他主政的卫国更是紧紧地团结在以晋国为核心的夏盟周围,时刻准备着为晋国分忧。晋国联盟受到郑国的侵扰,卫国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出兵,孙林父的封地戚,也成了国际会议的常设地。晋厉公五年讨伐曹成公的会盟,悼公三年图谋伐郑的两次会盟,悼公十五年卫献公流亡后定卫之会都是在戚地举行的。另外,悼公二年伐郑,晋悼公就驻扎在戚地以为后援。
孙林夫正是依托着晋国的平台,得以在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国君手下混的风生水起,而那个被他架空的国君似乎也不敢把他怎么样,这就让孙林夫更加骄狂了起来。晋悼公八年,孙林父到鲁国聘问,在鲁国朝堂举行的朝会上,孙林父竟然与鲁襄公并行登殿,俨然把自己看成了一国之君。
这种做法在看重礼仪的春秋时代,是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的,鲁襄公是君,孙林父是臣,即便是霸主之国晋国的上卿,也未必敢和鲁国的国君并行,更何况是地位相当的卫国。孙林父这种做法,显然已经超出了符合自己地位身份的礼仪规制,是僭越之举。因此鲁国君臣很是愤慨,负责相礼的叔孙豹言辞阻止他的这种做法,然而孙林父对此竟然毫不在意,丝毫没有悔改的意思。
能够在国际国内目空一切到如此程度的,此前恐怕也只有晋国的郤氏家族了,然而以郤氏在晋国权势熏天,也依然摆脱不了被灭族的命运,更何况是卫国一个依附于晋国狐假虎威的孙林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