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镇江印象

    01 心向往之

    自李白一首《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传唱天下,烟花三月的扬州便被赋予诗意的浪漫并为历朝文人骚客所向往。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镇江印象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到扬州,不可不知“骚雅”与“清空”的姜夔的《扬州慢》。杜牧《扬州》诗描写扬州是“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在《赠别》诗中又说:“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足见昔日的扬州如此风光绮丽。

    扬州,这个因古运河而繁荣兴旺,因漕运和盐帮而富甲天下的都市,这个被无数文人骚客赋诗吟叹的风花雪月的不夜城,今天是否风韵尤存?

    镇江是长江重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上追溯到三国,近代到鸦片战争,这里都发生过多次惨烈的战争。最著名的镇江三山,金山、焦山和北崮山,今天是否固若金汤?

    02 游走的怀古情

    北崮山,号称“天下第一江山”,刘备迎娶孙权妹妹孙尚香故事发生之地甘露寺就在这个山上,南宋大词人辛弃疾曾在此写下千古佳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镇杨之间是长江,原来过江只能轮渡,坊间传闻:某位领导在位时,修了座搭桥,本应叫镇杨大桥比较合理,但觉得不好,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他老家扬州给“镇了”,于是改为今天的名字,润杨大桥。   

    至于金山寺,“千年等一回”,“水满金山”,关于许仙、白娘子、法海的千古传奇,只是在与导游的一句戏虐词“袈裟往这里一蒙---”中烟消云散了。   

扬州~镇江印象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总体感觉,何园的假山和亭台轩榭还是挺有特色,曲径通幽,无处不妙。荷塘月色,搭台唱曲,可以想象当年的盛事光景。不过说实话,与我想象的盐帮大亨的气势还是有一点距离,没有想象中气派。

    03 坐车闲观运河公园     

    运河是扬州的魂---扬州在历史上因运河而建,因漕运盐运而繁荣,到清朝康熙乾隆时期达到鼎盛,乾隆皇帝下江南多从这里经过。现在运河是近年来重新疏通花了大代价才建好的。      

    整个公园依运河而建,设计得幽雅、大气而充满十足的江南韵味。    

    岸边是婆娑的垂柳在微风中摇曳,柔弱无骨,不知名的花草点缀其中,一条小路顺河而去,通向远方。河上游船穿梭往来,载着四面八方的客人,没有多远就有一座桥,对岸是青砖黛瓦的民居,静静地掩映在春色之中。     

    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云: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04 停停走走瘦西湖    

    湖边是静静停放的画舫,等者客人的来临。过去每当夜色降临,画舫上灯笼高挂,会有歌女弹着琵琶,唱唱小曲。

    鸽子在道上啄食,我们一路走走停停,地儿虽“瘦”,想来还算是不枉“西湖”之名的。

    记得这是至今唯一一次与女儿同游,想着她挽着你的胳膊走着,心里就十分欢喜。

    是为记。

扬州~镇江印象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扬州~镇江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