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错误之二:“琅琊山”引出的故事

今天(2018年10月22日)上文言文阅读课,教的是经典名作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上课的时候,当我在板书“琅琊山”的时候居然写了两个错别字。上课提问的浦江平同学的时候,他向我指出来。当然,我遇到这个情况,不会怯场。当时,我心里一动,马上追问究竟,然后改正。错别字是这样的。“琅琊”,前一个“琅”字多了一右耳朵,后一个“琊”字少了一个右耳朵。我不动声色地表扬了浦同学。这时,下面的学生热闹起来了,怪声怪气说话的借机起哄的学生真不少。

为什么学生们面对错误会这样大惊小怪呢?教室是产生错误的地方,这是非常正常的。老师不是神,完全有可能产生错误。套用“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格言,也可以说“错误是真理之母”。对于正常现象的大惊小怪,这样的心态不是很好,因为会影响改错同学的勇气,使得大家不敢改错,害怕犯错,就失去了进步的机会。

这里,我觉得不能简单批评一下某些怪声怪气的学生,更重要的是深入分析、思考对策。当然为什么有怪声怪气的声音呢?首先这样的一种怪声音表达的是对于错误的鄙弃、嘲笑,但是错误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说是到达真理或成功的必由之路。然而一些同学要刷存在感,这样的人云亦云起哄是缺乏独立见解的,但既能表达自己存在,代价并不高,不需要努力,甚至并不需要思考。指出错别字的浦江平同学并没有发出怪声怪气,而那些起哄的同学却是在一旁闲得发慌。当然对于一些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当同学、甚至是老师犯错误,有困难的时候,这一些人就在旁边不省心了,就开始制造动静了。

以权威解释为目标,只追求标准答案的教育可以称之为伪教育,这样的氛围下,当然任何错误都不可以犯错。而关注人的成长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允许错误的,是鼓励努力,宽容更是关爱对方的。善于发现错误,也善于思考其中的原因。这是一个团结的班级,一个和谐的团队。当然,这样的氛围不是容易培养,这样的团队不是一天能够建立的。

回到办公室再查一下汉典,原来“琅琊”的写法很多,这里做一个记录。

琅同瑯láng〈名词〉(1) (形声。从玉,良声。本义:似玉的美石或青色的珊瑚)(2) 同本义,琅,琅玕似珠者。——《说文》。“厥贡惟球琳琅玕。”——《书·禹贡》。传:“石似玉。”(3) 又如:琳琅(美玉,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

词性变化琅láng,<象>形容清朗、响亮的声音。如:琅玕(用铁链锁人。又指象声词);琅然(声音清朗的样子);琅诵(朗诵) 琅 láng〈形〉洁白、华美如玉。“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皮日休《奉和鲁望白菊诗》

琊,余遮切,音耶。琅琊,卽琅邪,地名。《山海经》琅琊台在渤海闲。又《韵补》叶详余切,音徐。《扬雄·徐州牧箴》降周任姜,鎭于琅琊。姜氏绝苗,田氏攸都。

玡(1)琊 yá(2) ——琅玡( Lángyá),山名,在山东省。

玡yà〈名〉(1) 似玉的骨 玡,骨似玉者。——《集韵》(2) 另见 yá。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错误之二:“琅琊山”引出的故事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错误之二:“琅琊山”引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