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附思维导图)

作者:平白书


文/Rue

一直以来我读书都遇到困惑,书读了不少,记下的内容却寥寥无几。鉴于平时工作生活繁忙,很难有机会复读一本书,加上对新知识的渴求,新旧书堆在书架上久而久之成为心理的负担。

我曾问过很多高效率朋友如何整理自己的读书笔记(包括金句),大家的反馈都是用手机APP或者笔记随手记录,但对于如何整理和应用比较迷茫。

昨天阅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后大呼过瘾,一些原始笔录的方法,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困惑。下面我从自身的需求方面整理了以下几点与大家共享: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提出,读书活动要结构化,即: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看似简单,其实操作起来有很多技巧在其中。

1.如何选书?

主动地选择书籍,而不是被动的购买书籍。作者建议大家通过建立购书清单,来锁定自己需要书籍。购书清单包括检索号、书名、作者、出版社、阅读理由、备注等信息,其中,检索号,是指书籍封面后ISBN码中数字。

                                     

阅读理由比较重要,可以帮助后期与个人喜好、增进知识领域匹配,是否优先选择购买。最近看网络大咖比较推崇垂直领域阅读法,也就是按照知识需求的领域通读相关优秀书籍,以做到深入学习。

建议不要盲目跟随大咖分享的书单,还是要看自己是否需要,集中精力,有计划的阅读。

结合自身,确定书单的几种方法:

❶ 结合当下学习计划和兴趣覆盖面,确定读书需求;

❷ 通过微信公众号文章、豆瓣读书、知乎、攀登读书会等平台获得书评或书单推荐,从而确定书单;

❸ 从正在阅读的书中,寻找想要阅读的书目。

2.如何读书?

普通读书法和笔记读书法的目的和结果截然不同。

                                     

普通读书法阅读后,由于目的不明确,缺乏思考和关注,很快会把书的内容遗忘。但是笔记读书法,则强调“输出倒逼输入”的方法,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就会有所提升。

读书的目的从“读完就好”变成了“写读书笔记”,读书的重心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因为读书而写读书笔记”,而是“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

                                     

读书实施如下筛选的过程:

❶ 通读: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❷ 重读:读完一遍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❸ 标记:再重新读一遍折起两个页角的基业,如果第三次阅读后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

然后就可以开始做笔记了。通过三遍优中选优地阅读,重点段落和语句想必已经记在脑海中了,再通过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至少一段时间不会遗忘。

阅读时可以辅以不同的画线方式对重点句子进行区分:

普通直线:用于“重要”“客观上很重要”“暂时先画出”的情况;

波浪线:用于“非常重要”“主观觉得值得重视”“想记住这里,以后加以运用”的情况;

圆圈:用来圈出重要的专有名词、关键词、关键句等需要吸引眼球的内容。

3.如何做读书笔记?

做好标记后,下面就要制作读书笔记了。书中介绍了“葱鲔火锅”笔记法。

制作步骤:

第一步:写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名;

如[180114]《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日]奥野宣之

第二步:摘抄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摘抄前面用“”来表示;

第三步:评论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前面用“”来表示。

简单说就是“书目信息+摘抄+评论”笔记法。大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后面加上出版社、豆瓣评分、关键词等个性化的信息,以方便日后查找回忆。

如[180114]《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日]奥野宣之/江西人民出版社/7.5/阅读工具书

图书都是有重点的,没有必要从头到尾详读。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对读过的书有点印象。即使只记下这本书的作者、书名、阅读时的情景或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通过作者的介绍,我理解了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正是读书笔记法,即便是一个书名,也让度过的书成了一次看得见的体验。

……

……

摘抄的好处:

❶ 可以促进、加深对书的记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写是最有效的记忆方式。

❷ 可以加深理解。摘抄过程中,你很容易发现作者经过反复思考,藏在文章里的机锋,也可能随即有感悟涌现出来。

❸ 记录自己当下的感想。也是感受自己的话和作者的话放在一起“落差”的好机会。读书获得感想正是原创思考的源泉。

4.如何复盘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建好,下一步就是重读了。

❶制作重读计划:这里作者建议量化重读的频率,可以是一周一次,也可以是三天一次。把重读计划列岛日历或笔记本中,到了预定的那一天,不管发生什么,都要打开读书笔记阅读。在阅读读书笔记时,也就是那些摘抄和评论时,有时甚至可以达到重读一遍原书的效果。

作者说:所谓“摘抄”对象是当时自己认为很重要的段落,评论的对象是当时自己的问题、思想和表现力。但是作为思想的仓库,读书笔记就具备坚持下去的价值。

❷建议大家在博客上写书评。当然,书评不像笔记那么简单,书评锻炼对文章结构的组织能力、提高思想输出的质量,写作技巧也会大幅的提升。

❸读书会分享,扩大传播。

5.如何运用读书笔记?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他阅读了三本书,分别作了三个读书笔记,因为内容比较琐碎,以要点+感想的模式记录的。三本书提炼出三个观点,通过假说、验证,最终得出结论。读书笔记帮助他完成了一次“读三本相同主题的书,一次解决商务人士烦恼”的网络书评连载。

                                     

读书笔记看似杂乱无章,但如果按需阅读整理,最终将成为写作的素材本和感想库,加之提炼总结,就可以完成一篇不错的文章的输出。读书笔记实际上就是一个整理的过程。很多人希望用简便方式——懒得写字,来整理素材,但貌似绕了一圈,还是回归了最普通的笔记方式,兼顾记忆和理解多重效用。

作者强调:“不管有多少信息,如果不重新组合碰撞,是不会产生创意的。一个创意好不好,关键在于如何安排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使用读书笔记后,书中的信息不会再被封存在暑假里,而是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读书笔记可以作为写作的辅助工具。

6.如何制作检索用标签?

❶ 如果制作的读书笔记少于10本,可以再读书笔记的扉页上添加一个目录,为方便找到那一页。也可以直接在书侧页贴上纸胶带当做标签,像字典一样看到想看的内容。

❷ 如果读书笔记超过10本,建议在电脑中用excel做索引。 依次在电脑中输入:“笔记本编号”“阅读日期”“笔记类型”“书名”“作者”“出版社”六项。

如:[1]080114/读书笔记/《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日]奥野宣之/江西人民出版社

还可以在索引用标签最后加上【关键词】,这样做的目的是,当你想就某个主题写文章但又找不到切入点的或材料的时候,可以通过检索关键词一举获得参考资料,这个工作也可以在重读读书笔记的时候完成。

7.如何整理书架更便捷?

将书分为“未读”“读过后”“读完”三类:

❶ 未读书放置在一字架上,随读随取;

❷ 正在读或读过后,还没写读书笔记的书放在书桌上,等待整理;

❸ 读过写完读书笔记的书放到普通书架上。

8.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19个技巧

⑴不依赖网络,多用参考书。地图、图鉴、统计数据、百科全书、词典等。参考书不限一本,可多买几本,放在需要的地方。

⑵多读百科全书。

⑶通过订阅来提醒自己:书籍或杂志是一种传播隐藏于生活中的智慧的媒介;

⑷书店里不只有新书、旧书,还会有意外地发现;

⑸由浅入深 吃透难懂的图书:读三本好懂的书比读一本难懂的书要简单得多;

⑹把书堆成山,读书不再难,作者推荐了一字书架,即便放满了书,想看哪一本也很轻松抽出来;

⑺把名著放在枕边:即便不想马上阅读,也要为忽然想读的那一天做准备;

⑻常带三本书同时阅读,用心决定三本书涉及的领域;

⑼在家里的每个角落放满书:空间也能左右感受语言的方式;

⑽去掉外封,让读书变得轻松,作者有心的用一个大夹子把新书的外封收藏起来了;

⑾杂志要边撕边读;

⑿不能小看有声学问,是指演讲和研讨会之类的收获;

⒀准备一只你想珍藏的钢笔; ⒁是名言要贴在显眼处;

⒂读后感从摘抄开始; ⒃用复印机让读书更方便;

⒄用“独创版权页”记录书的履历;

⒅书与笔记交叉使用

⒆书架是读书生活的基地。

读完这本书,感觉找到了一种可以操作的笔记整理方法,相对简单实用。其中作者在摘抄后感悟一节描述,哪怕只是评论一句话也是好的。在之后的复读中会有新的感悟,也建议每本书感悟下面可以适当空行。

对于这段的描述,我有一个全新的体验,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的生活快节奏,来不及回头复读,不如先从最值得记忆的摘录开始,帮助我们消化吸收书本的精华。

这种学习方法尤其适合小学生们,现在老师建议的读书笔记,大多数孩子只是敷衍的完成作业,如果用这种方法整理书籍,帮助孩子形成读书笔记的习惯,日积月累,孩子阅读记录和素材库得以保存,这是可以看得见的财富。

我会继续阅读此类工具书籍,寻找适合我们,同时简便已操作的高效阅读方法。也期待大家的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