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不再焦虑

生活为什么会有焦虑?自问的时候不多,倒是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形,试图说服自己平静起来,可惜摆平自己的本领太薄弱了。

细细纠结的时候,明显感到焦躁不安的情绪不断侵入内心,却又感觉不到具体的不安定因素。据说因素是物质的最小单元,这么小的单元都无法找到。那我又在苦苦纠缠什么?

没有细细纠结的时候,焦虑情绪悄无声息地作用到其他方面,影响到自己生活,更为可怕,仿佛能量守恒定律一般,不曾消逝,而是四处寻找安放的载体,表现出待人接物的坏脾气甚至酒后的失态。

话说给他人开方子还是不难的,一整套貌似可行的理论应该放置他人挺准的,实则不然。

方子一:勤俭节约本是传统美德,其实在运用人力干活的时候应该更加注意这方面的应用。人力资源是最优资源,岂能浪费。一件事的完成,尽可能使用最小的人力消耗。做到事半功倍当然好,做不到,也应该满足于事等于功。绝不能出现事倍功半的低效运转。

好比钓鱼,钓一条鱼需要选择天气、风向、水温等状态,打一把窝子下去,钓起鱼来。而不能为了钓一条鱼,满满的撒满一鱼塘的窝子,只为钓个大鱼。更不能刷刷的撒窝子,钓不起一条鱼。

钓鱼非本人所长,所以例子是否举得恰当还待证明。另外,自己才开始在新的部门运用半年,为时尚早,所以只能算一个方子而已。

方子二:在说服别人的时候,谈及一个观点。意识和思想上解决不了“为了谁”的问题,行动上就解决不了“怎么干”的问题。如果为了大局,自然可以摆脱条条框框的羁绊。如果着眼于私意、伪亲情友情的顾虑,那绊手绊脚的行为就是行动的常态。表现出来的形式是干事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忽左忽右、瞻前顾后。

说服别人容易,说服自己难。说服别人有相信的理论和例子,逻辑关系蛮好。可以讲出来看着执行,然后指指点点嘛。说服自己为什么好的缜密理论不能落实呢?

还是实践不够。只有言传是不够的、没有身体力行,那站在一旁的指导岂不是空中楼阁吗?言传不如身教,把自己摆进去才好。

不同意见是,理论型不是实践派。我们提出理论后,可以跟进追查,收集执行过程反馈的各种信息,归纳分析,纠正理论与实践不完善的方面。

这样当然行咯,全程参与,通过克服理论在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一并调整、克服、直至解决后形成完整的机制。

但很遗憾,通常的现象是,提出理论的人仅仅满足于设计的完整,然后以后续设计其他干活的理论为由,跟进的项目虎头蛇尾,甚至压根儿没有进行跟进,那么缺乏了验证的理论,怎能顺畅。

焦虑源于自己不在当下的状态,所以看见晏几道的“且尽眼中欢,莫叹时光促”感慨万千。自省是距离“仁”太远了。处在一种找寻的状态而不自拔。但愿时常时时找得到自我,摆脱不安静、不平静。

你可能感兴趣的:(愿不再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