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用英语笔记

第一章 起点


能不能学好的前提是你要相信你能够学好。

1和99之间的差别再大,也不如0和1之间的差别大。(同样100%和99%的差别也很大,前者是相信,后者是置于死地而后生否则你就可以利用这 1%生成各种借口)

知道这个字的答案,很可能就是一些人重生的起点。

更令我在想明白之后不寒而栗的是:我们甚至可能并不知道“我们从未相信过”。(浅意识中并不相信英语很重要


为什么很多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难度大增,因为第二语言所使用的脑图要与已经形成强大势力的母语脑图竞争——当然越来越难。

所以有的教育专家提出来“浸泡式学习方式”有一定的依据,也有相当的效果。所谓“浸泡式学习”,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里,强迫学生只使用第二语言,禁止使用母语,进而刺激大脑加速构建新的脑图


人人都能用英语笔记_第1张图片

正如上图的小女孩为了训练自己的右臂而把自己完全正常的左臂捆起来一样。学习英语也需要这种浸泡式的环境,这种办法也类似于置于死地而后生。99%和100%的区别也很大


在学习这件事儿是,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并不一定保证真的能够学好;但是,反过来,如果相信自己不可能学好,那最终真的就不可能学好。所谓“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就是这样,总是在负面起作用。

自证预言的运作机理颇有些令人迷惑:好事儿很少心想事成,坏事往往却竟然可以无中生有。但也不是不能解释清楚:也许这与人类大脑中根深蒂固的“恐惧情绪” 心理有关。相对来看,喜悦会使一个人停下行动去享受喜悦,而恐惧却恰恰相反,会引发一个去马上采取行动去避免危险——尽管有的时候事与愿违。事实上,出于恐惧的决策几乎总是事与愿违。

 (所以制定目标必须要有处罚措失,这比奖励效果绝对影响力要强。)

无论哪一种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才能够真正习得

也可以这样理解:只有不断地“用”,才能真正地“学”,因为所有技能的习得,都要靠试错(Trial and Error)。很多人宁愿“学一辈子”,却坚持“一辈也不用”的原因就在于害怕犯错。儿时犯错往往招致惩罚,成年之后,就算没有来自他人的惩罚,还有因为犯错而导致自己自卑和尴尬,所以,很多人是“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出错的。然而,要知道知识的习得过程离不开试错, 没有试错,就不可能有全面而真实的进步。所以,要知道犯错是正常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做事的时候,出错是必然的, 如果正在做事却一点错都没有,那不是做事──那是在做梦。(其实这就是我不作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不要怕错误,只有在不断地实际应用中才能学好英语。

至于在哪儿用、怎么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反复审视。然而,原则却很简单:你是怎么用母语的,你就应该怎么用英语。要对“使用外语”等闲视之──所谓“使用一种语言”,本质上来看,不就是说话识字而已么?肯定不简单,但也绝对 没有那么难。


口语之所以难以习得,是因为它本身属于输出,所以,一定要比输入难度高很多。有效的输出,不仅需要有效的输入,还需要有效的处理(思考),这样来看,练就流利的口语比练就流利的阅读难上八倍都不止……

不过,无论如何,输入是基础。很多人无法输出的根本原因在于输入太少。究竟少到什么程度,他们自己并不清楚。这句话可以用在任何一个学习的领域:不知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过去,我们不仅不相信自己能够学好、用好英语,更为重要的是,即便挣扎其中,我们都对自己要求太低了,乃至于“学傻”或者“被教傻”

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正常人每天都在语言的使用上“跑马拉松”,并且还是在毫不费力的情况下。

最为关键的是,最初阅读文字可能会比较累(想想我们小时候背着词典上学的过程吧)。但是,很快就会渐入佳境。那之后,大多数人其实是在“享受文字”。用它获取信息,用它娱乐精神,用它沟通交流,而不是“研究语文”。

现在,对比下我们在英语上的学习过程,只能说过去我们对自己要求太低了。 我们应该做的是,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对“马拉松”的适应,而后哪怕每天“马拉松”也不觉得异常,甚至应该早忘记当初的痛苦,而去专注于语言的主要功用:用英语获取信息,用英语交流……反正,用就是了。

这不仅仅是一本如何用英语的书,做好一件事,你可能就会做好很多事,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人都能用英语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