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你,是否也在朋友圈里“躺尸”?

失眠似乎成为身边90后的一种常态,洗头发时一抓一大把的忧伤,这好像并不是“贵人不顶重发”所能解释的;因为90后的我们,作为社会的新生主力,大部分还不是达官贵人,用头发的稀疏来判断“社会段位”的高低也不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依据。

不过,对于我身边的女孩们来说,大部分都在默默地开始攻坚一场艰难的持久战,那就是“誓死守护发际线”的保卫战,发际线后移哪怕几毫米,对于我们来说都会是战败一方的惊慌失措。

90后的你,是否也在朋友圈里“躺尸”?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成长是我们无法逃避的自然规律,随着我们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心态的成熟好像与生俱来的能力一样,一次次的踏入现实的枷锁,而又一次次突破现实的轮回,我们在束缚与突破之间不断地挣扎。

听着深夜的电台,仿佛那些无法安眠的夜晚,总有陌生的人举杯陪你寂寥;

网易云的音乐切换了一首有一首,入了心的好像总是那么几首听了无数遍的老歌,他们好像是我们对青春的一种祭奠,我们在戴上耳机的世界里默默的酝酿着,好像只听前奏就可以入戏很深;

QQ空间成了一个最值得留念的“根据地”,无论是留言板还是相册,初高中时用心经营的空间“门面”好像只记得“非主流”这三个字了,当时我们所在意的访客记录好像很久都没有变化过了。头像的闪动好像不是代表着有文件接收就是各个就业群、考公务员群、考研群和考博群的消息。那些我们曾经所热爱的,好像都不再热爱了,不断地告别,不断地拥有,90后的我们都在悄悄的变化着。

微博里的独白一次次的刷着看,微博好像成了90后大型“复活”现场,开心的与不开心的,抱怨的与脆弱的,阳光的与阴暗的……我们所喧嚣和呐喊的,最终只有自己一个人感同身受,独角戏虽看起来略显孤寂,但每当夜晚我们卸下所有伪装,坚强又是那么的容易翻船,在微博里记录下真性情的自己时,一切心情仿佛都被微博毫无芥蒂的接纳。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害怕并不熟悉的人问“你的微博号是多少?互相关注一下吧”,因为,在我们的秘密基地里,不容外人的窥视与诟病。

微信的通讯录列表经常显示有好友请求,不断地有新的朋友入了我们的圈子,也不断地有旧的朋友淹没在我们的好友列表里;只是新的朋友可能不够交心,旧的朋友不够走心;剩下能想起的就是真正的在意你的那几个人;而微信消息的顶端,弹出最多的还是各种各样的公众号消息;每天准时报道的好像就是微信运动了,也会经常被拉进各种各样的群里,又因为是熟人而不敢退群时而尴尬,最后能和自己聊很久的人,可能寥寥无几了。

微信的二维码除了在大街上参加过“扫一扫就送气球玩偶”的活动,就是“扫一扫加好友”的请求,扫的最多的可能还是付款码;收入不多,却要支配很多,所以当生活的压力初次压倒在我们自己身上时,那种感觉可能就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支配不起我们的梦想与野心;剩下的就只能是埋头苦干,拼命奋斗了。

还记得微博有一条热搜是“90后和00后最大的代沟是什么?”,有个热门评论是“一个觉得自己不老,一个觉得自己很成熟”,虽然回答莫名的喜感,却又意外的一针见血。90后的我们曾经也期盼着长大,脱离束缚自由飞翔;可是真正长大时,我们又开始害怕成长,成长意味着责任与承担,独立与去爱;曾经所期盼的脱离束缚,其实只是我们变成了大人,学会了缄默不语,一切的情绪都在心中自己默念成花,所以表面才能表现得那么自由自在、云淡风轻。

“90后渐渐消失在朋友圈了?”

是的,好像朋友圈里很少见我们的活动踪迹了,刷朋友圈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发朋友圈更是微乎其微,朋友圈状态被设置为三天好友可见或者半年可见,因为我们觉得很多事不可说;很多人不可见,很多事没必要分享;很多状态没必要众所周知;很多心情没人感同身受;很多欢喜没人真正与你同欢......还有很多时间,要留给最重要的人;很多精力,需要留着承载我们成年后的梦想....或许,这就是90后的我们,选择“躺尸”在朋友圈的理由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90后的你,是否也在朋友圈里“躺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