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与国事

家事与国事_第1张图片

       白天听课一天,只好晚上备课。准备好,已是深夜。洗漱完毕,坐在沙发上,翻开了厚厚的县志。这几天,我总是睡前读几页县志。

       今天翻看的是烈士篇。我村亭子头的名字,赫然入目。怀着崇敬、庄重与好奇的心情,一行行读烈士条目。
       烈士名字后面是一些信息。籍贯、出生年月,工作时间,部队番号,牺牲的地点,时间。有的人信息较全,有的人信息是残缺的,原因,我们大家都懂的。

        突然耿二黑的名字映入我的眼帘。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就是家里老人们经常说的,12岁就去参军的二爷。 小时候,每到过年的时候,村里大队上,许多人就会敲锣打鼓就会到爷爷家里去。扫院子,贴春联,还给送上一些米、面之类的吃的,清晰地记着一句话,“慰问军烈属”。

       父亲母亲说过,二爷12岁就参军走了,一直就没有回来。在我童年模模糊糊的记忆中,好像关于二爷的情况就这么一句。在那个特殊的战争年代,同样也是孩子的爷爷又能知道多少关于二爷的信息啊。

       家里的三爷,也当过兵,有军功章。三爷在我的印象中,总是很严肃的样子,小时候,很害怕他。好像三爷的眼有时候会发怔,大人们说,那是打仗时,因为拼刺刀,而留下的后遗症。

       再次看看二爷的条目。牺牲的时间,牺牲的地点,没有记录。仅仅是名字,籍贯,参加工作间,部队的番号,这点仅有的记录。

        泪,无声地流出。我想象着,一个12岁少年,稚嫩身躯,手握钢枪,投入了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在枪林弹雨、烈火焚烧中一次次奋勇杀敌。

        我是那样的骄傲与自豪,又是那样那样的心疼。 

       我无法想象,当时我们的家庭是怀着怎样的责任、担当、与悲痛相继送二爷与三爷参了军。

       在那个苦难的岁月,无数个家庭,就是这样送走年青的儿郎,杀鬼子,保家卫国,终于赢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让我们铭记,英雄们的光辉业绩!

        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事与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