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7~9章)

儒家:孟子

解释了为什么要采用孔子的「行仁」

  • 建立性善论
  • 人之异于禽兽,在于有仁义礼智四端,所以要行仁以发挥

孔子忠恕于人,修为内圣,孟子推广到国家,是为外王,王道
知「道」、「集义」:了解道,和兴仁义之事
通过“知道”和“集义”来养“浩然正气”到达“天民”的境界。

名家

  • 惠施:相对论

    强调「实」的相对性
    惠施十事,尽皆和常理相反,按照相对的理论可解
    
  • 公孙龙:共相

    强调「名」的绝对性,名不依赖于实而存在
    案例:「白马非马」、「离坚白之辩」
    

名家是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派,没有逻辑就无所谓科学、哲学,虽然公孙龙等人以诡辩见长,但可以看出他们注重推理演绎的精神果实,这对研究学问是很重要的。

道家:老子

老子是承接杨朱和名家的,是名家到道家无名的过度。冯友兰考证《老子》这部著作的出现晚于孔子时代。老子的理念:“无”是根本,属于本理论的形而上学。

老子的思想精髓:

  1. 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中最根本的是"物极必反"。
  2. "有"之前必须是"无",由"无"生"有"。
  3. 不知常,妄作凶。
  4. 道家的中心问题本来是全生避害,躲开人世的危险。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7~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