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书男主们多是杰克苏。这个说法有人不同意,但事实上,确是大多男主一人面对数个女子。
韦爵爷自然拔得头筹,七个!杨过除了小龙女外,若程英无双完颜萍公孙绿萼郭芙郭襄一个都不能少,也算七个了。张教主四个,陈总舵主两个,狄云这老实人也有两个。若丁当算半个,石破天可以算一个半。
一对三的很多。牵强些说,胡斐是灵素紫衣若兰,段誉是钟灵木婉清王语嫣,袁承志是青青阿九和宛儿。
2
令狐冲自然是盈盈岳灵珊和仪琳。
岳灵珊和盈盈已经说得很多了,一个是初恋又移情别恋,一个是单恋又后来居上。至于令狐冲跟谁在一起更幸福?他心中到底更爱谁?每个题目都可以写万字长文。
3
今天从另一个角度看。
令狐冲或有意、或无意,在与岳、任、仪三人互动中体现出的是人格的本我、自我、超我。
他与岳灵珊互动是本我。本我是与生俱来的,遵循快乐原则。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婴幼儿时期本我思想表现最突出。这种感情纯出自然,不受个人控制。
他率领群豪围攻少林寺时,见到雪花落下,不由自主想到“小师妹在干什么”,这是心底里冒出来的念头,不受控制。而岳灵珊视他为小时的玩伴,亦是如此。
他与盈盈互动是自我。在自我层面,现实原则代替了快乐原则。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个人的生物欲望和社会规范间相互协调折衷,就表现出“自我”。
在现实中,他对盈盈的感情是有意识的。他本来不知道盈盈身份,知道盈盈为救他而投入少林后,他便没有选择,死也要救她出来。
林平之瞎了双目,岳灵珊驾车离开。他追去救护,又怕盈盈多心,说道,“盈盈,在这世上,我只有你一人,倘若你我之间也生了甚么嫌隙,那做人还有甚么意味?”
这是经过有意识权衡而不去做什么,从而呵护这段关系。盈盈对令狐冲的现实考虑,那更不用多说了,当然是很成功的。
他与仪琳互动是超我。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道德原则支配。
在仪琳面前,他自始至终以道德考量为先,理性压过感性。他救仪琳是因为五岳剑派、同气连枝,并非男女之情。遍览全书,只有仪琳对他暗生情愫,没有他对仪琳动情的描写。
仪琳这样的妙龄少女对自己苦恋至此,他至少有一丝感动在吧?这么说也许有诛心之嫌,但且看他陪一众恒山女弟子赴少林寺一段。莫大连续五晚暗中窥伺他,发现他每晚都合衣卧在后舱,一直谨守礼数,便说自己年轻二十岁可做不到。
莫大也是正道中人、大派掌门,他这么说,却未必真做不到,只是表明他年轻二十岁一定会十分动心。
小编在“莫大的困境中”分析过,莫大就是现实版的令狐冲。莫大会动心,我想令狐冲也会的。
仪琳就在一众女弟子中。动心而不动手,才更难,才是以道德和理性克制感情与感性。而仪琳对令狐冲之情发乎自然,却克制如一,从未放纵自己释放这份感情。
4
在面对岳灵珊时,他没有政治考量。
如果让他在小师妹和华山掌门中间选择,他一定会坚决选择前者。
但在面对盈盈时,令狐冲不得不进行政治考量与选择。
在“三战”一节,他面对岳不群犹豫不决,很明显盈盈在他心中的份量没有超过华山派。甚至可以说,正因为岳灵珊的份量仍比盈盈重,他才会在岳不群使出冲灵剑法时意乱情迷,误刺中岳不群手腕。
即使不是主观因素,客观形势也让他在面对盈盈时不得不做权衡考量。冲虚以让他重归华山门墙劝他,他并非不动心,只是念及盈盈义重,不忍相负。任我行邀他入日月教,从与盈盈的关系看本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他出于个人原则一再拒绝。
在处理与盈盈的关系时,他始终天人交战,不停以现实原则克制快乐原则。
5
在面对岳灵珊时,他们之间的隐喻是冲灵剑法。
这剑法十分幼稚,根本不能用于实战。但他们设计初衷就是快乐,怎么自在怎么来,只要开心就行了。
在面对盈盈时,他们之间的隐喻是笑傲江湖曲。
这曲子与冲灵剑法一样,也是非两人合奏不成,但在技术层面非但不幼稚,更是前无古人之绝唱。这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而是政治人物间珠联璧合的合作了。
在面对仪琳时,他们之间的隐喻是法华经观世音普门品。
每当令狐冲陷于重伤或昏迷,仪琳总是念起这一段,求观音救令狐冲脱离苦海。我佛慈悲,普渡众生,不会考量与计较众生回报。她是以自己陷入苦海为代价去拯救令狐冲,只将这场苦恋停留在相思阶段。
令狐冲对法华经从感情出发感到好笑,直到感到感激和安慰。他并非真相信念经有什么作用,而是意识到仪琳的真情。这已超越了寻常男女感情层面了。
6
从自我出发,令狐冲有了任便是政治人物,便是书中主角,便是改变江湖格局的最大变数与因素。
从本我出发,令狐冲若与岳灵珊在一起,只能是本书出场时的令狐冲,不能成为政治人物。
像令狐冲和张无忌这样的人,只能别人创造条件给他,他才会成就大事。他们自己能力或许足够,但意愿不足。
但无论他们想不想,他们都是别人所需的、能接受的、乐于帮助的、要借重的。因此,他们注定要赶这趟浑水,注定不能笑傲江湖。
本我只是儿童时的主导原则,敌不过成人后的自我。
7
突然想起,这三个女子的父亲也很有意思。一个是挥刀自宫的伪君子,一个是性子暴躁的杀人狂,一个是颠三倒四的缺心眼。
如果让他从岳父的角度选,最能接受哪个?你们说呢?
金庸笔下九段父子情,哪段最摧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