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是造价的终结者?

就这个题目看到这么一段话:“关于取代还是共存的问题这个取决于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如果你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数设备,算长度这些简单的重复劳动,那么,软件的高度自动化会取代你。如果你还掌握了一些软件很难自动化的东西,比如分区概念、清单定额……这些。BIM软件会成为你的帮手。就好比CAD的出现没有绝了设计师的饭碗一样,因为CAD也好,BIM软件也好,只是在一定的抽象层级上替你干了一些事情,如果你的能力超出它的范畴,那么,你是不可取代的。”

诚以为,这段话说出了很多技术人员的心声。

从2011年开始火热的BIM概念,号称要取代CAD,改变施工格局,不懂BIM就out,到今年全国各省市陆续出台相关标准,BIM的全面推广是事在必行,那工程造价是否就会退出历史舞台呢?

BIM有三大特点:参数化设计、信息的集成与传递、信息的综合利用,这三个特点满足了人类对于懒和高效的追求。

工程造价的本质是对“量”和“价”的控制,量和价的调整取决于合同和规范。

BIM做为一个工程工具,可以实现信息“输入-集成-提取”,这对于造假中的计量工作实在是巨大的优势,极大的方便了量的提取工作;BIM的参数化特性满足了中国工程无数变更和升版图的特点,也方便了工程量的统计工作;由于BIM模型的信息集成,可以实现“工程-工期-造价”的数据联动,为工程进度款上报和审核提供巨大帮助。但是这是理想状态。由于定额和基价规则的不同,导致BIM模型的建模精细度不(LOD),如果从造价角度来说,定额计价的工作内容和范围决定了BIM模型的深度和信息的提取依据。如果从施工角度来说,建模深度取决于工艺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计算机的承载力,建模花费的成本和精力。所以指望现阶段用BIM取代造价算量,想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

BIM思想是基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这个和造价控制的思想不谋而合。工程前期有投资估算和可研,设计阶段有初设概算,施工阶段有施工图预算,竣工阶段有竣工结算和财务决算,造价控制就是对整个建筑生命周期的各个结算进行层层控制。BIM的思想也是让业主、施工单位、设计院、供应商、物业参与到这个闭环中,然后信息富集度越来越高,模型价值越来越高,各个阶段中信息被重复利用和纠正。两个如此相似的思想,肯定会有交集。

由此可见,BIM是工具,是有效进行造价控制和管理的工具。BIM是思想,与造价工作的本质相辅相成;BIM是解决方案,在解决一些造价的困难问题时候,能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所以,最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BIM是无法取代造价,但是会影响造价工作。

本文由微信:山西建筑教育提供微信号:sxbfjzjy

你可能感兴趣的:(Bim是造价的终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