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改变了什么?

大体上我是不读小说的,大概是因为我对故事的兴趣都被电影和电视剧吸引去了。

罗辑思维还没变APP的时候听罗振宇多次推荐过《三体》,但那时我想,不就是科幻吗?能有欧美的大片过瘾?而且对罗胖推崇书里的黑暗森林法则我也不大感冒,后来证明书中的黑暗森林法则确也并不是我最感兴趣的重点。这是我对《三体》的第一印象。

后来,高晓松也为这部科幻小说倾倒,连着做了好几期节目,开始对这部小说严重“剧透”。

据说奥巴马也迷上了,居然急着催这部小说翻译稿,兴冲冲的给刘慈欣发邮件,结果还被刘慈欣误当垃圾邮件给删了......

我突然感觉不好,这明显是大咖们留给“知识青年”的功课啊,不管怎样,赶紧把书买了,不能再拖了。

那时正好Kindle在优惠,正好赶上五一两天长假……

《三体》改变了什么?_第1张图片

结果我看完好几天说不出来话来。

关于故事的梗概,各位看官有兴趣的可以看原著,懒得看的可以直接去听高晓松的节目,矮大紧一般不会让听众失望。

而我想表达的是《三体》这么不同凡响,《三体》的出现到底澄清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

我试着写写我对这部小说的感发。

我们的世界到底有多大?

这个问题其实跟你对天文学的兴趣有关系。如果世界就是地球,那阿姆斯特朗确证了月球并不是一个发光的圆盘,他和阿波罗的其他船员们绕着月球转圈,并成功在月亮上面留下了人类的脚印。

对地外空间科学的掌握,以及对火星轨道的精确测算使得人类不断投放探测器,开启并延续了对火星的探索。

我们几乎确证了太阳系的实际存在,不单单是用眼观测,还亲自去触,亲自去摸。登陆火星的载人航天计划已经开启并有望在我们有生之年实现。(2020年为公认的火星年)。

我们对宇宙的探测是有严谨科学依据的,并且在人类有限的地外空间探索的行动中已经证实其有效性。

我们的世界有多大?

万亿计的星系以及万亿计的星体。

外星文明是否真的存在?

因为有人类存在,智慧生命存在的概率绝对不是零,那么从宇宙大样本上来考虑,外星文明的存在几乎是绝对的。只是有待去发现。

从这个意义上,刘慈欣的《三体》就成了某种可能的预言。我们完全可以像刘慈欣一样在逻辑上假定一个三体文明存在。

三体是谁?

故事的自始至终,三体文明都不是地球的入侵者。他们只是像黑暗森林法则推演的那样,一切都为了自保,为了自己文明的存续。故事的最后还帮助人类保留了文明最后的种子。三体自始至终都不是人类的敌人,怎么说呢,三体文明就像学渣眼里的学霸,妈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刘慈欣在对三体文明的描述里寄托了他对地球文明的所有期待。

我们是谁?

我们是三体文明眼里的未进化完全的虫子。

是的,在进化的纬度上,在三体眼里我们就是虫子,但在三体眼里我们还是太阳系。

因为他们认为摧毁我们的太阳就摧毁了我们的文明。

诸君以前有谁开始用太阳系的主人看待我们自己的文明的?刘慈欣用小说向我们揭示了这一点,这就是《三体》首先带来观念上的改变。

汉娜阿伦特的阿基米德点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地球”--阿基米德。

是的,这个点在地球之外。

《三体》改变了什么?_第2张图片
旅行者一号在即将远离太阳系最后一次回望,拍下的暗淡蓝点(我们的地球)。  

不站在这个点上,刘慈欣是写不出《三体》的。

三体本质上是一部现代神话,但不是什么故事都可以成为神话的。其框架是合逻辑的,其虚构是合理的,其寓言是可能的,但想法太过超前,与现实差距巨大所以才成其为神话。

《三体》是汉娜阿伦特提出的阿基米德点的一次爆燃,它不但在改变地球上的固有观念,还以此生产着立足于这个点上文化意义上的人口。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地球外的阿基米德点上开启心灵的眼睛,重新审视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现状;重新理解人类的狭隘,自私和愚蠢。也会重新定义人类的伟大与光荣。一场文化的风暴徐徐到来。

太阳系的主人

《三体》改变了什么?_第3张图片

就算没有三体文明的捣乱,太阳也会在10亿年后变为红巨星,地球将不再宜居。

问题不在于这完全超离了个体生命时间,问题在于现代天文学已经把人类共享繁荣的美好社会理想的地基悄悄移走了。

太阳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坚不可摧,永恒存在。

但这正是大同世界,理想国,共产主义的隐藏前提。

我们的彼岸世界没有了。

人类的罪恶不会召来末日审判,但太阳终会耗尽燃料。

美好的社会理想没有它得以完成的地基了,或许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达成,但那时更大的危机,更复杂的问题会让那些研究人类如何相互挠痒痒更舒服的理论变得根本不重要了。

或许最后在人类的终极关怀里,在人类的彼岸世界里,只留下一个梦,一个有关逃离和文明存续狼狈而一点都不美好的梦。

而这也许就是生命的原貌。

我们何以洋洋自得?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体》改变了什么?)